靜安區人大財經委、常委會預算工委
預算監督是人大監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實踐證明,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人大加強預算監督,推進政府預算的制度優化、程序規范和提質增效,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題中應有之義。
2017年以來,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旨在進一步加強預算審查監督,推動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蔣卓慶也專門對加強預算監督提出了要求。面對新形勢下預算審查監督的新要求,靜安區人大常委會立足依法治國的大局,在對財政預決算及預算執行情況開展審查監督中,更加關注財政資金支出的績效和政策實施的效果,不斷深化預算監督內容,努力提高監督實效,促進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提升政府預算的社會滿意度和認可度。
一、深化監督內容,實現“三個延伸”
靜安區人大常委會在對財政預算開展審查監督過程中,逐步做到了三個延伸。
(一)報告呈現從數字向圖文延伸
為進一步加強預算的公開透明,提高預算報告的可讀性及代表在人代會期間的審議質量,區人大財經委、常委會預算工委積極與區財政局溝通,要求其在確保預算報告數據詳實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報告的圖文說明,便于讓代表更準確了解政府為什么要花這些錢,財政是如何安排支出的。在人大的推動和財政部門的響應下,近年來,區人代會上的預算草案報告、草案說明、簡明讀本等材料愈發完善和詳盡,也得到了代表們的肯定。
(二)審查方式從書面向面對面延伸
區人大常委會逐年加強對部門預算公開的監督,由書面審查財政預算報告向面對面詢問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延伸。近兩年,區人大常委會每年都選擇10家預算部門和單位,組織開展部門預算匯報會,由部門行政主要負責人面對面向代表報告預算編制、執行和績效管理情況,并接受代表就預算執行率、項目資金使用效果、購買服務具體項目等情況的一一詢問,區人大常委會各專工委負責同志及50余位區人大代表參加。這一實踐,增進了代表對部門預算的了解,提高了代表的履職積極性和水平,更有力促進了區各政府部門責任意識和績效意識的強化。
(三)監督重點從程序性向績效性延伸
區人大常委會主動順應新形式,不斷深化和拓展預算監督內容,在確保監督預算編制依法合規的基礎上,同時將預算審查監督的重點放在分析公共財政的支出政策和執行效果上,將績效理念深度融入預算監督的過程中,以項目資金為切入點,重點對專項資金、重大項目資金、社會民生領域資金等方面加強財政績效監督,推進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做到了從程序性監督向績效性監督的延伸。
二、完善監督方式,抓好“五個環節”
既要深化監督內容,還要不斷創新和完善監督方式。在對預算績效開展監督的過程中,區人大常委會重點抓住五個環節。
(一)精選監督項目以點帶面,提高監督針對性
區人大常委會為聚焦人民群眾和人大代表關心的焦點問題,在選取預算績效監督項目時,采取事先征詢代表意見的方式,對涉及民生的項目和重大資金項目都充分聽取人大代表和群眾的意見,從中選準績效監督的切入點,力爭做到監督項目“精而深”。近年來,常委會先后對“美麗家園”、文化發展、非機管理、教育支出、養老專項、科技創新、“菜籃子”專項、綠化建設、促進就業、直管公房全項目修繕、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品牌建設、戲劇谷發展等近40個專項資金使用績效管理工作開展了監督,促進政府及部門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堅持議事議財相結合原則,形成監督合力
在區人大常委會的領導下,財經委、常委會預算工委加強與各專工委的工作協同,將各專工委的監督重點工作與編排預算審查監督計劃相結合,牽頭監察司法委、社會委、城建環保工委、教科文衛工委等專工委,組織開展聯動調研。堅持議事議財相結合的工作原則,從資金編排使用和工作實效方面“雙管齊下”,凝聚工作合力,使監督工作更全面、深入。
(三)覆蓋預算管理各個環節,構建監督閉環
聚焦預算監督的全過程,選擇重點項目和預算部門,從預算績效目標編制、績效執行跟蹤、績效后評價等環節入手開展監督。比如,財經委、常委會預算工委連續兩年對區“美麗家園”專項資金開展績效監督,重點審查項目完成情況、支出政策的貫徹落實、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同時加強對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的監督,推動審計問題清單和整改責任清單管理,從而構建起事前事中事后績效監督的閉環,并形成了人大預算績效監督的長效機制,有力地推進了人大預算績效監督的落實。
(四)積極發揮代表作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在組織預算監督的調研活動中,區人大常委會注重擴大代表的參與面,廣泛邀請區人大代表、街鎮代表組預算審查小組成員、專工委委員參與預算監督工作,發揮專業人士在預算審查監督工作中的作用。區人代會前組織預算解讀會,輔導代表更好地讀懂預算,拓展代表參與預算監管的平臺,提高預算審查監督的民主性、權威性和公信力。
(五)深化預算聯網監督建設,實現信息化賦能
區人大常委會積極推進預算聯網監督系統項目建設。借助預算聯網監督系統的實時性、穿透性和分析、預警功能,加強對財政本級預算、國有資本預算、部門預算和項目預算執行的動態監督,并加強分析研究。各專工委在對部門開展工作監督時,利用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對相關領域重點支出、重大項目、重要政策方面的預算資金安排與使用情況開展調研,獲取有針對性的財政預算數據。預算聯網監督系統的建設與應用提高了預決算審查的效率和效果。
三、鞏固監督成效,推動“三個提升”
區人大常委會注重監督成果運用,促使區政府部門把預算績效作為預算安排的主要依據,不斷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和工作質量,主要實現了三個提升。
一是提升了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在區人大常委會的積極推動下,區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開展本區預算單位綜合財政監管工作的意見》《靜安區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等制度。2020年,完成78家預算部門和單位2348個項目,部門預算項目績效目標編制實現全覆蓋。2021年,績效目標編制范圍從財政項目支出拓展到財政政策和部門整體支出。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二是提升了預算執行的嚴肅性。通過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監督,推動了區政府部門樹立績效理念,將過去注重投入的老觀念逐步轉向注重執行結果的新觀念上來,提高了預算執行的嚴肅性。比如2020年,區財政局和預算工委組織實施了12個項目的重點跟蹤,對績效目標運行偏離、未達預期進度或目標的,分析原因并強化績效跟蹤結果應用,提出調減建議。
三是提升了預算監督的權威性。區人大常委會連續兩年組織部分預算部門和單位行政負責人,面對面向代表報告預算績效工作,本屆內將實現對區政府序列部門及街鎮預算績效監督的一次覆蓋,并在一級預算部門和單位中不斷延伸。通過近幾年加強預算績效監督,區政府的績效理念和責任意識在提高,區人大監督的權威也在提升。
加強預算績效監督是新形勢下人大預算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人大及其常委會服務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所應有的使命。區人大常委會將繼續努力,統籌實施,不斷推進人大預算監督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