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平 沈利娟
海鹽縣實驗中學是一所城鎮初級中學,創建于1997年。作為一所年輕的現代化實驗學校,以“智啟學識、慧潤品格”為辦學理念,24年來學校不斷開拓創新,用品質的力量塑造優質教育,力求讓每一位師生員工發揮優勢和潛能,讓每一個生命都因追求品質而綻放精彩。
營造品質文化,優化育人氛圍
首先,構建深蘊“品質”理念內涵的精神文化。學校品質理念包含四個層面:一是以智慧教育拓展課程為載體,用學生作品布置走廊主題文化;二是以樓廳文化為亮點,建設主題墻、書吧等;三是創建溫馨教室和辦公室,做到既有統一的布局,又有各自的特色;四是讓專用教室為校園文化添亮點。學校努力使校園的每一處都具有文化的氣息和育人的功能。其次,建立富有“品質”理念情感的制度文化。學校制度的生成與學校精神的價值一致,努力體現學校的價值觀念和風格特色。
鍛造品質師資,激發教師活力
遵循教師的成長規律,學校依托“縣管校聘、輪崗交流”等機制,尋找最近發展區,推進教師快速發展。
首先是分層發展,對各階層的教師提出具體發展目標及要求。骨干教師領先培養:創建“名師工作室”,發放名教師科研津貼,落實專業論文、教改課題、示范課、專題講座等,促進其向高位發展。中老年教師再提升:開展教學常規調研、課堂教學展示等,避免發展的“高原期”。青年教師重點培養:實施“青藍工程”,確立理論學習、課堂互聽等制度,促進其不斷成長。其次是激勵機制,學校在管理中充分引進激勵機制,調動教師的科研積極性,讓教師在激勵中實現超越自我。再次是校際聯動機制,促進教師培養、黨建工作、資源共享等全領域深度融合。
探索品質德育,夯實思想根基
五育并舉,學校努力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一是優化校園一日生活,晨間倡導閱讀,培養語感和情感;課前,充分信任學生的自學能力;課中,尊重學生的見解主張,鼓勵學生自由表達;課后,實施分層愛心輔導、關注個性發展。二是強化主題教育活動,以“感恩教育”為載體,深化感恩教育內涵;將“紅船精神”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大講堂等主題教育活動,夯實學生思想根基。三是重視綜合實踐活動,利用社會資源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四是開展勞動教育,每周開設一節勞動課,開辟勞動實踐基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構建品質課程,促進個性發展
學校結合數字化校園的優勢,在落實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對學校的選擇性校本課程進行了頂層設計,構建了智慧教育拓展課程體系,開發和實施“一體三翼五大門類”智慧教育拓展課程體系。
“一體”:以學校的教育核心理念“智慧教育”為主旨。三翼:分別指向人格成長的“智品德育課程”,優質教學的“智慧教學課程”,實踐素養的“智趣活動課程”。五類:分為品格素養、思維素養、技能素養、生活素養和實踐素養五個課程類別。學校依據均衡性、綜合性、選擇性、規范性、協調性、特色化六個原則和本校課程目標,開展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努力加強課程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30多門校本課程,在省市縣各級各類課程評比中成績喜人。
打造品質課堂,實現減負提質
借力上海優質資源,學校與華東師大基教所合作,深化課程改革,促進教學策略與學業質量提升,從均衡優質發展向優質均衡發展轉變。
學校重視課堂效率,秉承“將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打造生態課堂,努力踐行“輕負高質”;重視體藝教育,以學生健康為第一基點,在提升課堂質量的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讓學生擁有更活躍的思維,在社團里展現特長,創造屬于自己的個性空間,培育高品格、大志向、高素質。學校每學年還開展讀書節、體育節、科技節、藝術節等活動,為學生營造健康成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