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偉節


一年一度的主題規劃,是《中小學班主任》雜志的辦刊文化理念與中小學班主任發展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所有辦刊人對雜志理路變革與發展前景達成的一種共識的價值取向、一種理性的目標期待。為了進一步弘揚百年大業,開啟新百征程,迎接更大挑戰,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國家“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精神,積極擔當班主任“辦高品質教育,建高品質學校,創高品質班級”的新使命,不斷推動班主任事業朝著更高質量、更高品質、更高效益的方向前行,《中小學班主任》雜志社于2021年7月11日在揚州市江蘇省邗江中學,組織召開了2022年雜志期刊總結反思、深耕變革與主題規劃論證編委會。
會上,全體與會者緊緊聚焦中心議題,通過深度學習和領悟國家一系列綱領性文件精神和指導意義,充分看到《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所描述的我國教育中長期發展的愿景;清晰認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主旨,以高規格全面整合定調,有“行動指南”和“剛性落實”的意義,勾勒了未來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的藍圖。尤其是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師的論述精神,深刻領會黨中央第一個教師主題的里程碑文件要義,進一步增強班主任從業的獲得感、幸福感、尊嚴感;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步伐,在新一輪高品質特色班集體創建中,通過傳承與發展、整合與借鑒、開拓與創新,旗幟鮮明地提出了《中小學班主任》雜志“高品質育人:卓越追求班主任的修煉境界”的年度主題。
這里“高品質育人”中的“高”,有高位、高度、高層之意;“品”,有品位、品質、品德之意;“質”,有本質、質量、特質之意。班主任作為新時代學校改革與發展最寶貴的人力資源,是實現學校特色發展、品質發展、持續發展的關鍵主體和核心力量,其內在與外顯的高品質,無疑決定著學校教育的高品質,也決定著每一個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學生的高品質。意味著面對新時代學校高品質發展進入快車道的新要求,如何抓住特色而有內涵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激活廣大班主任全面踐行立德樹人、發展素質教育和學生核心素養的育人宗旨,需要進一步提高站位高度,加大改革力度,追求研究深度,拓展思維廣度;預示著班主任發展真正走向:強大師本、豐盈內涵、塑造品質、提升素養的新境界。
因此,進一步加快實現新時代特色學校高品質發展愿景的步伐,高度關注時代、區域、校本、班級的教育現實,建設質量上乘、品質優良、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班集體,實現學校班級高品質特色建設的跨越式發展新目標,著力打造高質量、品牌化、標桿式班集體,成為引領變革、品質高位、特質彰顯、更具影響力的班級教育新高地,需要卓越追求班主任高品質育人的修煉境界,體現對學校與班級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支持。為了喚起班主任品質發展的自我覺醒與行為自覺,努力建設一支適應新時代挑戰、學校發展、班集體創優需要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班主任隊伍,在充分發掘班主任“高品質育人”主題內涵、廣泛論證的基礎上,形成了《中小學班主任》(班級育人版)2022全年12期的系列主題,即敬業之品、仁愛之品、本真之品、和善之品、審美之品、利他之品、精細之品、潤心之品、悟道之品、合作之品、慧導之品、化人之品。現分別將各期主題的內涵要義具體闡釋如下:
1.敬業之品。這一主題是班主任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顯示一個優秀公民德性的核心要素;強化班主任“敬業之品”的修煉,不僅是通向班主任職場卓越境界的“通行證”,更是影響學生素養發展的必備品格。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兩點:
(1)認知關鍵內涵。這里的“敬業”主要是指班主任從事專業工作全心全意,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的負責態度,是對自己職業的基本尊敬和履職時體現出來的熱愛而投入的精神。誠如我國古代思想家朱熹所云:“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倡導高品質育人的敬業之品,意味著班主任具有認認真真、盡職盡責的敬業精神,這是職業精神的首要內涵,是職業道德和優秀品格的集中體現,是一種熱情工作的高品質姿態。“因為唯有熱情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真正把事情辦好,這是成功者必備的特質。”
(2)選擇修煉要點。班主任在履行高品質育人的過程中,需要強化自身的職業品質修煉,創建高品質班集體要求班主任具有真正的職業信仰和價值觀。要確立正確的敬業信念,使信仰深入人心,溶化在血液中,遵行在實踐上。并著重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忠誠班主任的價值信仰,即認同班主任的人生價值追求在于領悟職業的神圣、艱辛和幸福,充滿班主任的育人情懷、卓越愿景和堅定意志,通過專注于班主任工作而形成職業定力;二是堅持班主任行動的科學信仰,即以立德樹人理念指導行為:思中重“行”,理想重在落地;行中論“道”,符合育人規律;行中講“術”,優化育人方法。
2.仁愛之品。這一主題是班主任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有好教師”應具有“大愛大德大情懷”必備品德的修煉之舉,是體現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精神的核心指向。需要明晰以下兩點:
(1)理解本質內涵。這里的“仁愛”主要是指班主任具有一顆仁義慈愛的心,正如《論語·集注》對 “仁”的解釋:“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仁”就是“愛”和“本心”,培養人的仁愛之心和“大愛天下”的情懷。倡導高品質育人的仁愛之品,就是要大力弘揚班主任“仁愛之心,大愛情懷”,高揚班主任“大愛育人”的主旋律,力求仁至義盡,一視同仁,差異包容,通情達理,彰顯“仁愛與正義的道德”,驗證“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高爾基語)的育人真理。
(2)落實修煉基點。班主任實踐高品質育人需要修煉仁愛之品,這是班主任應有的職業操守,是豐富自己內心的基本品德,也是專業成長的核心與靈魂。因此,至少需要落地兩大修煉基點:一是自覺投向每個學生的仁愛之心。班主任在高品質班級育人中,要發自內心地去尊重、關愛、呵護每一個孩子,滿懷欣喜地期待學生健康成長。尤其要給后進生、弱勢學生以特殊的愛,用愛心人格啟迪人格,以愛心真情換取真情。二是自覺修煉自身的仁愛之品。班主任要學會滋養心靈,純凈愛心境界,換位貼心對話,唯有以仁愛之心育人,才能加深同伴的情誼,摘到育德的果實,嘗到親師的佳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