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珺玲
詩歌是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被稱為“文學中的文學”,它因其詩情畫意的語言、鮮明的音韻節奏、豐富的想象深受幼兒的喜愛。生活題材的詩歌能豐富幼兒的生活體驗,語言優美和意境豐富的詩歌能培養幼兒的美感,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兒童詩歌是以兒童為閱讀對象,以富有詩情畫意、音韻節奏鮮明、想象豐富的語言,來表現兒童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分為兒歌和兒童詩兩類。其中,兒歌是采用韻語形式的簡短的歌謠體詩歌。兒歌有一種特別的韻味,這種即興吟成的歌謠從文學的角度看,有天真爛漫、難以言傳的特點。兒歌分為數字歌和游戲兒歌,前者是指將數字和動植物形象相結合,幫助兒童認識基數的兒歌,如繞口令。后者是一種傳統的兒歌形式,指幼兒在跳繩、跳皮筋等游戲活動中互問互答的童謠,如滑稽歌(又稱稀奇歌、古怪歌、反唱歌、連鎖調等)。
教師要根據詩歌不同的內容、性質,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幼兒通過看、聽、想、說、做等方式,接受詩歌教育,學到詩歌知識,豐富其語言積累,開發其智力和想象力,實現幼兒教育中的語言教學目的。
兒童詩歌根據表達方式的不同,分為敘事詩、抒情詩、散文詩等。通過情節敘述與人物刻畫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詩歌是敘事詩。抒情詩主要是抒發作者的感情。有詩的意境和散文形式的詩歌是散文詩。除了以上三種比較常見的類型,兒童詩歌還有諷刺詩、童話詩、寓言詩、謎語詩、科學詩、圖片說明詩等。
在幼兒教學中,詩歌作為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教師向幼兒傳授知識的重要載體。教師在教幼兒熟讀詩歌的基礎上,要讓幼兒正確掌握朗誦詩歌的技巧,讓幼兒感受詩歌優美、動聽的節奏美,從而陶冶其美的情操,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在詩歌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如下幾種方法:一是觀察法。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事物形象表現詩歌的內容,讓幼兒邊觀察邊學習。例如,示范閱讀時,教師分別出示與詩歌內容相關的動植物圖片,讓幼兒理解并記住兒歌的內容;二是情境表演法。教師或幼兒可以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繹詩歌的內容,加深幼兒對詩歌的理解;三是提問談話法。教師可以圍繞教學內容提出帶提示性的問題,讓幼兒在談話中逐步理解教學內容。例如,教師按詩歌內容一步步提出問題,可以讓幼兒明白詩句含義的同時理解各句間的關系;四是講述法。教師可以根據詩歌內容編寫故事,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幼兒在接觸詩歌前對詩歌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示范朗誦或提問談話,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的語言特點和內容主題。
教師可以細化幼兒詩歌的教學環節,形成“看詩歌—聽詩歌—說詩歌—讀詩歌—編詩歌—玩詩歌”的教學流程。根據分級閱讀教學中的“自由閱讀—理解閱讀—創意閱讀”,看詩歌、聽詩歌環節屬于自由閱讀環節,說詩歌、讀詩歌屬于理解閱讀環節,編詩歌、玩詩歌屬于創意閱讀環節。教師應該如何進行詩歌教學,在每個環節的教學中又要注意哪些要點呢?筆者以欣賞兒歌《蟲兒的歌》為例進行探討,詩歌原文如下。
“什么蟲兒嗡嗡嗡?
什么蟲兒提燈籠?
什么蟲兒愛跳舞?
什么蟲兒吃害蟲?
蜜蜂飛來嗡嗡嗡。
螢火蟲兒提燈籠。
花間蝴蝶愛跳舞。
蜻蜓最愛吃害蟲。”
在看詩歌環節,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先觀看圖畫,讓其一邊看一邊思考相關問題,如:詩歌里有哪些昆蟲,它們在干什么?然后引導幼兒看書尋找答案,在翻書時教師可親自示范,左手捏書角,右手一頁一頁地往后翻,讓幼兒掌握翻閱圖書的技能。
在聽詩歌環節,教師可以讓幼兒聽兩遍后朗讀,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教師可以在第一遍示范讀,第二遍播放錄音,在幼兒聽完后出示大圖書,圈出與詩歌中的文字相對應的昆蟲圖片。當然,教師可以根據詩歌內容的難易程度考慮幼兒傾聽的次數,除了要讓幼兒聽清楚詩歌內容外,還要考慮如何激發幼兒讀詩歌的興趣。
在說詩歌環節,教師可以讓幼兒重復問題,引導幼兒說出完整的句子,營造自由輕松的氛圍,讓幼兒有話敢說、大膽表述、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在讀詩歌環節,教師可以讓幼兒反復朗讀三至四遍,讓幼兒初步感受到詩歌的形式美,體會到朗讀的樂趣。《蟲兒的歌》是一首問答歌,教師可以采用一問一答配樂讀的形式,或對唱山歌的形式,或情境表演的形式等開展朗讀活動,由易到難引導幼兒朗讀詩歌。
在編詩歌環節,教師可以讓幼兒在理解詩歌大意的基礎上利用同義詞或近義詞替換詩歌中的詞語,或替換人物名稱,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創編詩歌需要對原有詩歌進行拓展和升華,有利于培養幼兒思維的獨特性,提升幼兒的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創編的詩歌,可提前準備一些昆蟲圖片讓幼兒討論它們的名稱和特征,引導幼兒想象昆蟲會去哪些地方做哪些事情,啟發幼兒根據討論的結果對詩歌的詞句進行創編,最后讓幼兒完整地朗讀自己創編的詩歌內容。
在玩詩歌環節,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法、表演法讓幼兒盡情演繹詩歌。在《蟲兒的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玩字卡游戲,或是讓幼兒表演詩歌的內容。
在兒童詩的教學賞析活動中,教師應有所側重。例如敘事詩教學,教師要引導幼兒感受詩歌敘述的內容,聯系自身生活;抒情詩教學,教師要引導幼兒體會詩歌中的情感,利用詩歌的表達方式來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又如散文詩教學,教師可以讓幼兒仿寫句子,讓幼兒感受語言的節奏美、音韻美和意境美,為幼兒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白銀市會寧縣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