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芳
摘 要:長沙是一方紅色熱土,將紅色血脈與城市文脈相結合,傾力書寫“紅色之城”新時代篇章。據研究發現,研究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較少。因此,本文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立足提升長沙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為導向,研究紅色文化資源提升的策略,進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實現路徑,傳承紅色基因,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以昂揚姿態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奮發作為,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讓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關鍵詞:長沙 紅色文化資源 價值 策略
1 紅色文化資源內涵
關于紅色文化資源方面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從不同的立場、角度及不同的方法,闡述了紅色文化資源的內涵。紅色文化資源的概念是由彭央華與項波在《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培育大學生民族精神的思考》提出來的,它擁有不同的闡釋和概括,包含了三個核心要素:靈魂是革命精神與革命傳統;核心是說的紅色文化與資源,概括了其原生性和衍生性兩個特征。紅色文化資源既是紅色文化的主要載體,也是中國共產黨建設和發展所產出的歷史故事、文學作品、物質文化資源等。國內學術界就紅色文化資源內涵的定義未達成共識,沒有統一概念。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以及維普資訊三大數據庫檢索發現,研究者認為紅色文化資源的內涵是將紅色、文化和資源這三個概念有效結合整理。
2 長沙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
長沙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是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助力推動長沙紅色文化弘揚,對長沙的進步、發展及“網紅城市”有積極的作用。為進一步了解長沙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從政治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教育價值四個方面的價值進行探討分析。
(1)政治價值。政治價值是指人們對政治現象做出一定的價值判斷。充分利用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培養政治信仰、政治行為、政治內涵等政治認同感,為政治價值的發展提供有力思想支撐。長沙紅色文化資源的政治價值,主要提倡培養人民品德高尚的思想素養和紅色革命文化的道德情操,塑造了長沙人民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與價值追求。筆者認為,把長沙紅色文化資源進行高效合理整合,既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大力弘揚長沙紅色文化,緩解社會矛盾,也能促進長沙的政治穩定和諧發展。
(2)經濟價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紅色文化資源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經濟資源,也是拉動當地經濟的重要途徑,將紅色革命精神融入到長沙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和利用中,長沙地方政府、民眾在保護本土的紅色文化資源應采取高效合理措施、辦法,有效促進長沙的經濟迅速發展,改善長沙人民的生活質量,增強長沙人民的幸福指數。目前,紅色旅游、紅色文化已形成一些特色產業,成為長沙現在的特色經濟,大力發展紅色文化資源的新興文化產業,推動經濟產業發展,提高長沙的經濟效益。
(3)文化價值。紅色文化資源蘊含著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批批革命先驅通過不懈奮斗和實踐中總結經驗,使之有效的指導工作。要加強宣傳力度,積極引導長沙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始終保持積極向上、努力奮斗的精神面貌。長沙紅色文化是通過多次實踐總結經驗,將其指導現實工作的理論依據、內容、觀念等。筆者認為,長沙紅色文化資源的文化價值是傳承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依托長沙革命遺址、紅色精神等載體引導長沙人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價值判斷,增強長沙大眾文化自信,提升紅色文化價值。
(4)教育價值。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紅色文化資源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品德、人文素養具有積極的作用。長沙紅色文化資源有著獨特而豐富的資源,為受教育對象了解長沙紅色文化的歷史打下基礎和提供有利條件。紅色文化資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和重要載體,牢記革命先輩們通過不怕犧牲、艱苦奮斗取得勝利,用他們的精神力量激起人們的斗志和熱情,告示著人們珍惜現在美好幸福的生活,用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生活,學會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通過一代代人對長沙紅色精神的認識和分析,促進長沙的發展。
3 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的機制
為提升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價值,需建立和完善價值提升的機制,使紅色文化價值提升的工作落到實處,構建科學的運行機制和保障機制。
3.1 構建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的教育體制
1.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體制的優勢。長沙紅色文化資源是宣傳部、教育局、各大主流媒體及高校宣傳的主陣地,要建立健全紅色文化資源教育體制機制。尤其是高校建立以黨委領導,校長負責制的組織領導體制;編寫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授課計劃等,使之德育教育滲透到每門課程中;同時建立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德育隊伍,提高紅色文化育人質量。
2.構建紅色文化資源決策機制。省、市層次的領導要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資源,要設置專門工作機構和管理部門,完成上級上傳下達的工作,同時充分發揮自己的領導監督職能。在長沙市里各高等院校內,學校領導明確自己的責任,切實做好長沙紅色文化資源的決策體制的創新。
3.2 建立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的運行機制
長沙紅色文化資源運行機制,要充分發揮創新能力,合理利用各部門資源,把各部門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通過紅色文化資源運行機制使各部門工作開展起來科學、高效。
1.強化紅色文化資源的實現機制。一是紅色文化資源要做到中心突出、主題明確,做好正確引導,切實加強個體意識與社會意識之間互相融合、互相滲透。二是把不同的觀念、理念和意識互相配合,積極配合。三是緊緊圍繞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價值實現的主題,使之做好整體協調,取得紅色教育基地的綜合效益。
2.構建紅色文化資源的反饋機制。解決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反饋機制,推動長沙紅色文化資源的發展。那么,在長沙紅色文化場館等場地要有專人負責調研、處理相關的反饋信息,在研究整理后反饋給決策部門,為他們提供參考意見。建立完善科學的信息反饋制度,反饋制度促進反饋機制的運行,明確崗位職責、認真負責,確保反饋渠道的暢通無阻。
3.3 完善紅色教育價值提升的保障機制
建立科學合理的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的保障機制,可以促進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價值的提升。建立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保障機制,務必要做好組織、制度、環境等保障機制。
1.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的組織保障。發揮紅色文化教育的功能和優勢;尊重長沙紅色文化資源的內在發展規律,依托社會大環境的變化、發展以及紅色文化教育的新業態,針對學生接受紅色文化的情況,建立符合實際的紅色文化資源的組織領導結構。堅持紅色文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模式,實現各要素之間的互相進步、無縫對接、高效運行,助推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
2.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的制度保障。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的制度是用來規范工作、制約行為,確保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的保障措施。加強建立健全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做好各部門之間互相配合溝通、與高校教育教學相關制度相銜接、與學生個性特點相符合的制度保障體系,強化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的制度建設、制度創新,為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措施。
4 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的策略
4.1 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紅色文化資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契機,各高校把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甚至融到其他課程教學中,使得紅色文化的教育更加深入人心。思想先行,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設,我們要從思想上接受紅色文化教育,成為自覺行為,從思想上加強引導和建設。以長沙市紅色文化思想教育資源為依托,充分發揮其政治價值,建設成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做到因地制宜,科學利用長沙市的紅色文化資源。
4.2 加強紅色文化產業基地的建設,發展紅色文化產業鏈
長沙紅色文化要整合紅色文化資源,加強紅色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做到聚焦重點、突出特色,政府要對長沙紅色文化產業化發展進行摸底排查,著實了解據具體情況,開展實地調研,對現有紅色文化產業、配套資源基礎設施提質改造把脈開方,把長沙紅色文化產業做精做好做實,做到可推廣、可復制。加快構建政府、企業、社會、高校“四位一體”的發展格局,形成長沙“產學研一體化”的紅色文化產業發展模式,促進長沙紅色文化產業基地建設,打造長沙地域特色紅色文化產業中心,形成具有長沙特色的紅色文化產業鏈的新路子,實現長沙紅色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
4.3 科學合理的開發與利用紅色文化資源
長沙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有獨特的優勢,大膽深挖其特色亮點,充分開發與利用紅色文化資源。一是了解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它所承載的政治、教育、藝術等內涵意義,發揮和弘揚其價值、功能、作用,充分展現長沙紅色文化資源的凝聚力、感染力。二是科學謀劃、統籌協調,構建長沙紅色文化開發和利用的機制體制。做好長沙紅色文化資源的頂層設計,編制整體規劃,成立組織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和考核評價。三是拓寬長沙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價值與功能的途徑。強化育人模式,培養文化素養,凸顯長沙紅色文化的育人價值,大膽創新宣傳、傳播形式方法,推出紅色文化產品,將長沙精神融入到紅色文化資源中,是長沙精神和紅色文化深度融合,挖掘長沙紅色文化資源中大眾化、鄉土化內容,用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語言表述紅色人物事跡、經典故事等,實現紅色文化的育人目標。
4.4 創新長沙紅色文化表現手法
開發和深挖的長沙紅色文化素材,創新宣傳方式、展示手段、表現手法等形式,加強傳播力度和強度,讓大家熟知長沙本土紅色文化。當前是融媒體時代,依托大數據互聯網平臺,精心策劃傳承和弘揚的內容,大力宣傳長沙本土紅色文化,使紅色文化入腦入心。敢于創新長沙紅色文化的表現形式,多方位多形式地傳播和宣傳紅色經典文化,結合長沙自身發展的特色,凸顯長沙紅色文化的亮點,推陳出新一批批具有新時代特色的紅色文化作品等資源。同時也要將當下的新技術、新形式應用到長沙紅色場館建設,讓大家感受身臨其境,體驗式參觀,使之更加直觀。利用好黨和國家的重要紀念日或慶典日,推介和傳播好長沙紅色文化,積極利用長沙紅色遺址資源,加強長沙紅色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和傳承;建立紅色革命教育實踐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互聯網網格平臺和數據庫,引導廣大青少年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長沙精神,大大提升長沙紅色文化資源的知名度、影響力。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1年度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長沙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研究”(編號:2021csskkt36)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許麗.紅色文化資源數字化保護與創新發展路徑[J].人民論壇.2021(01).
[2] 謝國志.用好用活紅色文化資源[J].當代廣西.2021(08).
[3] 沈靜慧.盤活用好紅色文化資源的探索——以上海市閔行區為例[J].黨政論壇.2020(10).
[4] 曾小紅.論湖湘紅色文化元素在旅游紀念品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包裝,2017(05).
[5] 楊明珠.融媒體背景下紅色文化的傳播策略和傳播價值——以《湖湘英烈》為例[J].出版廣角,2019(12).
[6] 莫志斌.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新析[J].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17(1).
[7] 曾長秋.論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提升與功能拓展[J].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16(1).
[8] 譚佳,黃平森.建設文化強國視閾下的紅色文化資源整合[J].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