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潔
摘 要:隨著社會和家長對幼兒教育的日益關注,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幼兒教師專業壓力的不斷增加,再加上繁重的日常工作等原因,導致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逐漸暴露,其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關系到兒童的健康發展。結合幼兒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應重視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及時改進和解決。
關鍵詞:心理健康 幼兒教師 策略
關于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研究相對較少。其中,張積家總結了近年有關教師心理健康的研究結果,在統計的1465名幼兒教師中,心理問題檢出人數為432人,檢出率為29.5%。[1]雖然因測量群體、測量工具、判斷標準的不同,但研究者們得出了較為一致的結論: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和職業壓力的增加,幼兒教師暴露出的心理問題與日俱增,從整體情況來看,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2]
1 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核心問題
現有的研究發現,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問題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為情緒問題;第二類為人際關系問題;第三類為職業壓力與工作滿意度問題。
第一類情緒問題是幼兒教師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的核心問題,主要包括焦慮、抑郁、強迫癥和敵意。焦慮指的是復雜的情緒狀態的悲傷,焦慮和不安引起的問題或疼痛,即將面臨或將出現[3]幼兒教師的焦慮表現在兒童的安全和健康,幼兒園是否意識到他們的工作,和來自父母的壓力,等等。它經常伴隨著緊張、恐懼、逃避、不耐煩和健忘的癥狀。抑郁是指由抑郁、冷漠、悲觀等情緒構成的復雜的消極情緒。患有抑郁癥的孩子容易失去信心,對事物缺乏興趣。強迫癥是指幼兒教師缺乏安全感,經常感受到突如其來的緊張與焦灼狀態。常見的強迫表現有,幼兒教師對自身及他人過分追求完美,即使能力有限,也要拼命完成某件事。敵對是指幼兒教師猜忌心過重,常常曲解同事的無意的、善意的行為,認為他們的工作與言行對自己是一種潛在的威脅,過于警惕與防衛。
2 幼兒教師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幼兒教師的工作性質由其特殊的職業特點所決定,其工作重心以保育為主,相比其他階段的教師而言,工作量更為繁重、責任巨大。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將幼兒教師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幼兒教師工作壓力大。如今的幼兒教師已經不單單是照顧教育班里的幼兒,隨著幼兒園與家長不斷提出的新要求,幼兒教師不可避免的要參與各種培訓、會議與調研,組織園里的活動,工作量加重。另外,幼兒園家園合作日益普遍,教師與家長的聯系更為密切,與家長的線下交流、線上互動,這也需要花費幼兒教師的大量精力。
第二,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感嚴重。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情感衰竭、去個性化和成就感。幼兒教師出現嚴重的情感衰竭,究其原因是幼兒教師對工作的高強度付出,過度消耗了許多情緒與生理資源,但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普遍較低。去個性化的一個重要體現是在師幼關系上,有研究發現,幼兒教師整體對幼兒的態度是較為積極的,處于中等水平。但存在少數教師對幼兒的態度與行為處在消極層面,這與教師對幼教工作的倦怠感有關。[4]雖然幼兒教師出現了明顯的情感衰竭,但成就感卻很高。教師的辛勤付出,在幼兒那里得到了回報,孩子的聰明可愛、對老師的依賴與信任滿足了幼兒教師對自己工作的認可。當然不排除部分教師不滿意自己的工作現狀,力求更高的經濟收入與社會地位。
3 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應對策略
除了幼兒教師自身能對心理壓力進行積極調控外,幼兒園也需要減輕幼兒教師的工作量,在幼兒教師培訓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釋放壓力的辦法等。具體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3.1 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
“幼兒教師就是看孩子的”,這種傳統觀念在社會上根深蒂固。幼兒教師的工作強度要大于其他階段的老師,但經濟收入與社會地位卻普遍低于其他階段的教師,如初高中老師、大學老師等。國家和社會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轉變傳統觀念,改善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增加幼兒教師對自身職業的滿意度,降低職業倦怠感。與此同時,幼兒家長也需支持、理解幼兒教師的工作,多一些寬容,多一份尊重,讓幼兒教師更加喜愛與認可自己的職業。
3.2 建立心理健康援助系統
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對幼兒的發展影響很大,當教師自身發現心理存在焦慮、抑郁等問題時,幼兒園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援助系統,商討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方案,比如,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傳播保持良好心理健康水平的知識。也可以通過開設心理健康咨詢熱線,一對一進行專項服務,在保護教師隱私的同時,也能高效解決問題。另外,幼兒園需要定期邀請專家對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進行檢測分析,防患于未然。
3.3 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幼兒園教師為幼兒園工作。幼兒園要學會關心和關愛幼兒,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了解幼兒教師的辛苦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在按時發工資的同時,為幼兒教師創造快樂、輕松的工作與學習氛圍,尊重他們、信任他們,發放一些福利,同時注重經濟與精神上提供支持。同時,幼兒園要廣泛爭取和創造學習機會,也要為幼兒教師提供職業發展方向。并根據幼兒的班級配額,合理安排一定數量的教師,避免教師工作量過大,心理壓力增高。
課題項目:2019年武漢市教育局課題《中高職銜接視角下高職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內容的設置與研究》,課題編號2019140。
參考文獻:
[1] 張積家,陸愛桃.十年來教師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顧和展望[J].教育研究,2008(1).
[2] 曲苒.淺議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
[3] 周寶紅.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探析[J].理論研討,2008.
[4] 陳小異.青年民辦幼兒教師職業倦怠與心理健康研究[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