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赟
【摘? 要】受新時期基礎課程改革的影響,當前小學課堂的閱讀教學成為大家所關注的重點,同時也是組成語文課程教學不可缺失的關鍵部分之一。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和語文學習水平,并為以后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讀寫能力,有效運用閱讀教學手法,為語文課堂閱讀增加涵蘊。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9-0178-03
Let Effective Reading add Meaning and Rhyme to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Huchuan School District, Zhangjiachuan Hui Autonomous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MA Yun
【Abstract】Affected by the reform of basic courses in the new era, reading teaching in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everyone's attention,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key parts of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knowled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 and Chinese learning level,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writing. Therefore, when carrying out reading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must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and effectively use reading teaching methods to increase the meaning of Chinese classroom read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ies
在當前素質教育迅速發(fā)展以及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有了新的教育標準,教師應以嶄新的語文教學理念來指引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知識。教師把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當作教學的主要目標,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而且能從中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技能和水平,使其讀書的能力以及編寫的水平都可以提高。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的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讓學生在掌握課程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地積累閱讀經驗,拓展閱讀渠道,使他們受到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陶冶。學生只有具備獨立的閱讀能力,在語文學習中才可以如魚得水,并體驗文章的豐富情感,這也是凸顯小學階段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有利渠道。
一、當前小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基礎薄弱,閱讀能力不強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普遍存在閱讀基礎薄弱等系列問題,而這些學生的學習問題是小學語文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學問題。小學時期的大多數(shù)學生對語文的字詞、語句等基礎知識的積累不充足,在日常學習中的閱讀訓練機會也較少,而教師一味地將教學重點放在了闡述和講解文章的核心思想這方面,忽略了學生在課文閱讀過程中獨特的感想與情感的體驗。同時,造成學生閱讀能力薄弱的原因還有教學方法的運用,有時學生看起來是充滿學習動力的,實則語文學習的效率并不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閱讀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他們的語文認知水平,在講解課文時,需要將相關的理念知識講授到位,充分奠定學生的閱讀基礎,以提升他們的語文閱讀水平。
(二)寫作水平低下,書面表達能力弱
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壓力越來越大,他們的學習時間也非常緊張,在學完課文后就草草了事,不會主動地多次閱讀,導致閱讀量減少,習作的水平也逐漸降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天性——好玩,他們只有在課上才會主動學習課程知識,在課下如果無人監(jiān)督,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玩,無暇顧及課外的閱讀,這造成了學生閱讀水平的下降,同時也影響了他們書面表達能力的提升。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課上要認真教授學生知識內容,在課下要為他們布置課外閱讀的家庭作業(yè),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三)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
真正擁有良好閱讀學習習慣的學生很少,因為他們在學校的學習任務重大,回家寫家庭作業(yè)的時間也較緊迫,再加上如今現(xiàn)代技術等電子游戲設備的發(fā)展,對學生造成了很大的誘惑。目前,學生已經漸漸對歷史文學失去了閱讀的興趣,致使文學教學成為語文教學中的缺口,沒有達到讓學生充分學習與傳承的教學目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喪失了對文學學習的渴望,同時也錯過了養(yǎng)成良好語文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從學生閱讀量以及學習習慣這兩個部分著手,使他們養(yǎng)成更好的讀書習慣,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從而強化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二、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利用多媒體,開拓學生閱讀視野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學生語文課程知識時,要著重培養(yǎng)他們對語文閱讀的興趣,為其建立良好的閱讀平臺。教師可以通過教學來激發(fā)與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并將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作為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開語文閱讀的教學活動,使其通過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拓展自身閱讀的知識視野,讓語文閱讀的知識空間得到進一步的開拓。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師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當成語文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并且和家長要在精神層面上為學生加油,從而使他們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世界,最終提升學生語文的讀書水平。
例如,在講授《鄉(xiāng)下人家》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法,為學生展示課文相關的畫面內容,讓他們從中感受到具有特色的鄉(xiāng)村圖畫,并以輕快的音樂為伴奏,喚起學生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情感。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健康、有益的教學前提下,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新穎的學習環(huán)境,以引發(fā)他們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同時還要遵循學生閱讀的選擇需求,不強加于人。隨后,教師要讓學生通讀課文,達到快速、正確的朗讀程度,并充分掌握課文當中的重點詞句。最后,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關鍵語句進行勾畫,以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為其語文閱讀水平的提升作良好的鋪墊。
(二)通過教學文本,使學生體會文章魅力
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途徑,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在展開閱讀教學工作時,首先要借助有效的教學手段,以引發(fā)學生對讀書的熱情和興趣,進一步強化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感知能力,使學生從中體會到語文課文的魅力所在,使其內心感受閱讀后的獨特體驗。教師只有加強學生對教學文本的內涵理解,才能讓他們熱愛閱讀,并學會自主學習語文知識內容。同時,教師還可以巧用閱讀教學情境,以觸動學生的閱讀靈感,使其在無形中提升自己的創(chuàng)新精神。
比如,在學習《飛向藍天的恐龍》這一課時,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以及交流互動,讓他們在輕松、歡快的學習狀態(tài)下表述感想,并將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通過與同學和教師的交流與探索來尋找解題的答案。小學語文教師要指引學生學會充分利用教材,使其在閱讀教材課文的過程中搜尋眾多的知識要點,以體會課文精準的表達,學習課文當中多種寫作手法。在閱讀的同時,要讓學生思考恐龍飛向藍天的整個演化過程,以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新與思維能力,并使其感受到語文課堂中文章的魅力。
(三)結合課外閱讀書籍,感受語文知識
小學語文教師要把語文教學的閱讀作為課堂上的重點,并及時指導學生正確地閱讀課文書籍。除了讓學生在課上順利完成學習內容外,還要督促他們在課下多讀一些課外的書籍,讓學生感受到讀書也是一種玩耍的樂趣途徑,使其形成良好學習的行為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還要不停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他們創(chuàng)建高效的閱讀氣氛,并向學生推薦多種課外閱讀的良好書籍,使他們感受到語文知識學海無涯。
比如,在講到第三單元《白樺》這篇課文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文字的神奇之處,使其體會從多個角度去描寫同一物體,并利用擬人、比喻等多個修辭手法,從中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反復地閱讀課文,讓他們體會文中白樺的高尚人格特征,并要求學生課外多閱讀不同的課文,利用公共的圖書資源,通過閱讀大量書籍,學習多種寫作的手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課后閱讀書籍,并讀有意義的文學作品,這有助于他們今后的習作,為其積累眾多豐富的寫作素材,并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水平。
(四)加強朗讀訓練,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是提升他們閱讀能力的前提,同時利用這種讀書的方法,不但能夠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受到啟示,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日常閱讀的良好學習習慣。對于今天的語文閱讀來說,新課標要求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要形成自己情感的初步體驗,并從中感悟到文章的奧妙之處。小學語文教師要與學生一起建立整體性的閱讀觀念,從中培養(yǎng)他們閱讀、感悟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讀書水平。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貓》這一教學內容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讓他們利用分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來進行分組學習。首先要遵循每個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其次讓學生在小組內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特點,并選擇不同的課文段落進行閱讀,從中感受作者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最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閱讀訓練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促進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增強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三、結語
言而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的教學工作時,首先要重視培育學生閱讀的能力,并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閱讀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全面、高效的閱讀學習環(huán)境。閱讀是提升每個學生語文成績和綜合能力的關鍵部分,學生需要通過課上認真聽講與反復閱讀,以及課下多閱讀書籍,感受每篇文章的情感表述,這是提升閱讀能力最有效、直接的學習方法。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多種合理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讀書的水平,最終達到語文閱讀的理想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徐利霞.讓有效閱讀演繹精彩課堂——淺談培養(yǎng)小學閱讀教學的幾點策略[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7(13).
[2]張海燕,李淑芳,于海燕,等.《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朗讀的策略研究》結題報告[J].小說月刊(下半月),2018(18).
[3]齊志敏.打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課堂[J].未來英才,2016(06).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