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劍英
摘 要:小學班主任應注重掌握溝通技巧,在溝通時應當兼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化需求,提升溝通藝術,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為促進學生和班主任有效交流提供保障。因此,本文將圍繞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溝通技巧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了解注重掌握溝通技巧的價值,再提出促進班主任和學生有效溝通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溝通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2-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86
溝通是語言交流藝術,能夠讓同學之間深入交流,提升交流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在各教學環節中都離不開溝通,溝通也是師生傳遞知識的橋梁。對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心理和生理都處于發展階段,對一切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很難將關注點始終放在學習中,所以在后續教學和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掌握各溝通技巧,細心照顧學生,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交流,并掌握溝通技巧,增進師生情感,為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針對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探究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地背景下,教師在各教學環節中應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著展現自我的空間,所以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觀念,落實創新。班主任有責任和義務融入學生群體中,和其深入交流溝通,掌握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實現依據現成問題來開展專業的教學管理工作。班主任也是和學生接觸最多的老師,做好溝通工作是班主任應關注的重點,要想實現管理好班集體,讓學生有著更加廣闊發展空間,班主任要掌握各種溝通技巧,處理好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因此班主任的有效溝通是重要的一門學問。
在小學班主任各項工作中都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堅持圍繞學生開展各項工作,以此來迎合新課改提出的各項要求,讓學生有廣闊發展空間。而班主任則應體現出各種溝通藝術,加強和學生交流,班主任要改變以往的態度,放下“架子”,走進學生群體,將最真實、最美好的一面展現給學生,樹立良好榜樣,讓學生認可和信任班主任,在這一潛移默化過程中為其為達到教育目的提供保障。與此同時,班主任還應創設良好溝通環境,讓學生在所處的環境中始終處于放松的狀態,降低緊張感、恐懼感,善于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感受,并鼓勵其將自身的想法和建議表達出來。另外,班主任采用的溝通手段要體現出靈活性、多樣性,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合理調整溝通形式,從而適應學生存在的變化,為達到理想的溝通效果以及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奠定堅實的基礎[1]。
二、針對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實現激勵為主的探究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應以激勵為主,利用微笑來贊美學生,微笑是最好的語言,所以班主任應用積極向上的態度來面對學生,如果班主任總是板著臉,對學生愛答不理,那么必然不會得到良好溝通效果,學生也不會主動和班主任交流,因此班主任要時刻保持微笑,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溫暖。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面對各種工作時,難免會有負面情緒,而當存在這一問題時,則要求班主任學會合理調節自身情緒,避免將自身負面情緒帶給學生。俗話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多微笑會讓人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班主任在各項工作中有必要和學生保持微笑進行交流溝通。小學時期的學生,心理和生理都處于發展階段,對一些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很難一直保持注意力集中,而教師則應以一種正確的眼光看待學生這一年齡特點,要意識到通過贊美、肯定、鼓勵學生,會激發起斗志,更有利于其全面發展。雖然批評以及高壓政策是各班主任所推崇的管理和工作手段,但是這種做法只會導致學生在表面上服從班主任,但是心里卻依然具有叛逆心理。所以說,班主任還是應注重表揚學生,利用各種贊美的語言對其肯定,從而樹立自信心和勇氣,那么班主任在開展各種教育管理工作時也會變得更加順暢。
三、針對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應對各錯誤的探究
在小學班主任各項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學生犯錯誤的情況,而教師則應善于以一種正確的眼光看待學生存在的錯誤,要學會寬容,對學生少一點威嚴和嚴肅,多一些親切感。要認識到學生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應深入理解,用寬容的心態來對學生耐心開導,實現以朋友的身份走進學生內心世界,進行心對心的交流溝通,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敞開心扉,將自身的想法表達出來,流露出真實的情感。如果說當學生犯錯后,班主任立刻采用責備或體罰的形式幫其改正,那么極易讓學生產生畏懼和反感心理,隨之也將會導致師生距離越來越遠,不利于促進師生交流,在后續學生遇到各種問題時,也不再會跟班主任如實反映。因此,在面對學生犯錯誤的問題上,班主任要持有寬容的態度,善于采用合理的手段來循循善誘,落實啟發學生,讓學生在意識到自身缺陷的同時,能夠付出努力改正。除此之外,班主任還應始終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雖然大多數的小學班主任都認識到了利用各種溝通技巧的價值和優勢,但是依然將自身的關注點和精力都放在了學生的學習表現上,卻未能重視學生心理狀態和身體健康。因此,在后續各項工作中班主任應善于把和每個學生的溝通頻率準確記錄,并制作成為檔案,其中主要包括和學生溝通的內容、目的等,以此來提升溝通的效率,達到理想溝通目標。
四、針對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加強家校溝通的探究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要加強家校溝通,實現良性互動。開展有效交流和溝通,實現從家長口中來獲得學生全面、真實的信息,班主任在后續管理工作教學工作中則將會更加具有針對性,讓學生始終向著正確方向發展,還能增進雙方信任度。對于家長來說,對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都較為了解,將會給班主任更加可行性的建議,促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而班主任則應善于從教師的角度來給予家長各種家庭教育建議,讓學生家長獲得更加完善的教育手段。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班主任還是學生家長,在和學生相互交流溝通中都要給予學生更多尊重,要尊重學生的想法。班主任和學生家長應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實現在家長和班主任共同努力背景下為學生創設良好學習氛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