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紅 馬紅梅
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許多農業生產地區開始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并且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成就,但是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本文結合當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從培訓、信息化管理平臺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
隨著生態文明戰略的提出,傳統農業的發展模式需要進一步革新。而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型文明國家,有著幾千年的農業文明歷史,在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將這些技術應用到實際的農業發展當中,提升農業經濟的管理能力,提高農民的收益,這是當前農業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水平可以激發出農業經濟的活動,有利于激發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并且使粗放式發展逐漸開始向集約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迫在眉睫。
1.1農業科技與農業資源管理信息化
從農業經濟管理的內容來看,專業化服務和技術服務一直以來都是農業發展重點關注的內容,也是國家幫扶的項目。農業科技是提升農產品質量和產量的關鍵,可以向農民宣傳信息技術的便利,有利于農民了解行業的最新資訊,從而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經營模式。
1.2 農業市場與生產要素信息化
從農業市場的角度來看,在信息網絡環境下,可以將農業中的生產要素轉化為信息化的數據,然后從網絡中了解當前農業的銷售渠道以及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從而提升農業經濟的發展效益。
1.3 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意義
根據當前的現狀,在農業經濟管理中開展信息化,有利于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提升農業經濟的管理效率,發揮農業經濟的重要價值。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逐漸開始形成的過程中,激發了我國農業經濟的活力和能動性,因此提升農業經濟的信息化水平是當前的主要趨勢。而部分農村地區由于資源落后,難以吸引資金,造成區域經濟封閉,而發展農業信息化有利于農村信息的流動,促進農村農業市場的快速發展。
隨著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進程不斷加快,導致部分地區農業信息化的管理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
2.1 地區信息化水平較低
部分地區農民的文化素養有待提升,信息化時代要求農民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領導部門在農業信息化中還是處于一個摸索的狀態,影響了信息化管理的進程。
2.2 缺乏健全完善的信息化平臺
從當前信息資源的整合來看,許多地區的農業信息共享程度比較低,信息管理還沒有取得一些突破性的成果,相關的信息化平臺還有許多缺陷,需要進一步地完善,需要相關的政府進一步加大投入的資金。
2.3 人才匱乏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許多農村地區的人才涌入了城市,導致了農村人才越來越匱乏,許多從事農業經濟管理的都不是專業編制內的人,另外在當前信息素質比較低的情況下,許多地區的管理效率較低。因此當前推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需要吸納高素質的人才,從而提升資金投入的力度。
3.1 加大對農民教育和培訓的力度
農民是農業經濟發展的主體,農民自身的素質直接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質量,筆者認為,增強農民的培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利于推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進程。具體的培訓策略如下:一是讓農民認識到農業經濟信息化的意義,相關部門可以利用新媒體或傳統的媒介來加大農業信息化的宣傳,從而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二是政府部門可以聘請相關的專業人員來開展相應的講座,促進農業經濟信息化知識在農村中進一步的普及,從而為農村信息化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
3.2 建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平臺
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將農業生產過程的要素進行定價,參與到市場流通的整個過程中,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建立起信息化的管理機制,具體的策略如下:一是基于當前信息化背景,政府部門需要建立起信息化管理平臺,整合農村地區的農業資源,加大各個地區農業信息的共享力度。二是可以聯合高校,借助高校的人員來管理這個平臺,保證平臺的信息和內容真實可靠,從而為農民提供正確的指導。三是鼓勵農民自主學習,在網絡上分享自己的種植經驗,為他人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建議。四是增加農業經濟信息化的投入資金,對于部分地區基礎設施差的情況,政府部門需要加大資金的投入,為信息化的建設提供重要的物資保障。五是各地政府需要對于對應的農業生產地區的生產情況進行調查。
3.3 強化信息技術隊伍的建設
由于許多農村地區缺乏高素質人才,在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增大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度,只有人才才能進一步推動農業經濟信息化進程。具體的策略如下:一是高校部門需要增加相關的專業,為農業人才發展提供基礎。二是各地政府需要建立起一只模范隊伍,讓農民能夠了解信息化的優勢,引導農民主動參與信息化培訓,豐富農業知識儲備,提升種植水平。三是政府部門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強對于農業信息技術的研發,增強農業經濟管理的科學性。
綜上所述,在當前經濟發展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模式亟需革新,采用規模化、科學化、網絡化的管理模式,深入挖掘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潛力,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效益。
■作者簡介:
吳秋紅(1975.9-),女,漢族,農業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
馬紅梅(1978.2-),女,漢族,本科學歷,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