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潮
摘 要: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自然對糧食的需求量也很大。想提高糧食產量,必須有良好的種植技術和方法。國家對農業越來越重視,對農業的發展提出了一定的政策支持。我國南方以水稻種植為主,水稻的種植技術越來越先進,本文現針對廣西地區水稻種植技術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提高當地的水稻產量。
關鍵詞:廣西;水稻種植;技術
不管在哪個國家或地區,農業的發展都是處于重要的位置,農業的穩定發展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如果失去農業的支持,國家連人民的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因此農業對于國家的發展而言非常重要。近年來,廣西的水稻種植水平在不斷地提高,水稻的種類和產量都在增加,對于野生水稻的開發也有了新的進展和突破,但是仍有部分問題需要解決。
要想提升廣西的水稻種植技術,首先應該加大研發力度,保證資金的投入。資金投入不足的,可以向國家申請研發資金,解決研發經費的問題。其次應該提升研發人員的專業水平,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更好地研發優質的水稻品種和水稻種植技術。針對廣西的土壤特點和氣候特征,相關的研發部門應該注重研發適合廣西地區生長的水稻品種,并加大對土壤營養成分的研究。在研發水稻品種時,研發人員可以結合野生水稻的生長優勢,與普通的水稻雜交,培育出更優質、更適合廣西地區種植的水稻品種。
2.1 種子選擇和播種
選擇優質的種子是保證水稻產量的重要前提,種子應該適應性強,抗病害能力高。要對種子做好藥物的處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在廣西地區種植水稻時,農民應該注重播種的時間,一般分為早晚兩個季節種植,分別是每年的3月上旬或者7月中上旬播種。此外還要控制好水稻的播種密度,采用育秧的方式,方便之后的移栽。還要進行搭建帳篷或者覆蓋薄膜的操作,為苗床提供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提高出苗率。
2.2 苗期管理
播種水稻后,在水稻的育苗階段,應該做好雜草防治、病蟲害防除以及水肥管理。如果發現苗床中有雜草應該進行人工清除,當秧苗長出兩個葉子時,需要進行灌水,在之后的過程中,應該在發現秧苗微微蔫時,在早間或者晚間進行適當的澆水。對于秧苗的病蟲害應該選擇合適的農藥和生長素等進行預防。
在水稻秧苗有4個葉片時,是移栽的最佳時期。一般情況下有機械插秧和人工插秧兩種方式。機械插秧雖然節省了勞動力但是經常會出現秧苗被損壞的情況。為了保證插秧的成本和時間,在實際的插秧中可以采用機械插秧和人工插秧結合的方式。同時要保證水稻秧苗的科學種植密度,使得每一棵水稻苗能夠有足夠的水分和陽光,保證秧苗以后的成長。
水稻生長時期田間管理是重要的環節。在完成插秧后,及時補充足夠的營養,主要是施基肥來促使水稻根部的迅速成長。等到緩苗之后,就需要進行灌溉,為水稻的成長提供充足的水分,此外還要施追肥,保證水稻生長的養分。在水稻的孕穗期應該適當地進行水肥管理,為水稻的豐收提供保障。在水稻的谷粒生長期,應將管理重點放在谷穗的質量上,與此同時為了防止水稻返青早衰的情況,應嚴格控制灌水量,保持淺水的狀態。等到稻穗長齊之后,應調整通風狀態和水量,保證顆粒飽滿。
在廣西的水稻種植技術中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廣西的農業部門應該重視研發適合本地區種植的水稻品種,在保證水稻質量的基礎上增加水稻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