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發展,根據課文創設情境,隨文練筆,成為一種全新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這樣的寫作練習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不但能促進對學生課文的理解,還可以提升學生寫作的能力,因為有課文的支持,學生不用思考需要寫什么,因而學生在隨文學寫的過程中永遠都有話說、有話寫。
關鍵詞: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隨文學寫;策略探究
小學語文隨文學寫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師采用隨文學寫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在文章閱讀學習過程中,融入寫作環節,促使學生形成完整的閱讀寫作認知體系,保證語文閱讀與寫作不分家,幫助學生實現語文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的雙向發展,提高學生勇于創新、挑戰自我的語文學習精神,全面促進學生語文閱讀寫作能力的提升。
一、發散學生思維,增強隨文學寫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會為學生布置單元隨文學寫的任務,當學生寫完作文以后,還需要將其進行分享和展示。所以,語文教師應該構建全新的呈現平臺。當今,網絡信息環境飛速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從傳統的板書教學逐漸轉向到現如今的網絡化教學之中,并將隨文學寫教學方法有效應用起來,完成對學生的高效教學和指導。
例如,教師為學生講解隨文學寫方法的時候,可以結合《蝙蝠和雷達》這篇文章,要求學生認真進行閱讀,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使學生了解到什么是“仿生學”,以及當前我們人類在社會環境中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的時候,有哪些方面應用到了“仿生學”,如同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系一樣,實現了對動物獨有特征的工業化應用。同時,教師在提出這一基礎性的問題之后,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隨文學寫的方法對自己回答的問題內容進行仿寫,在仿寫的過程中要結合《蝙蝠與雷達》這一文章的結構進行設計。此時,學生會設計仿寫隨文學寫的題目為《小鳥和飛機》《老鼠和鼠標》等。在這一背景下,學生會緊密結合自己的認知能力,選一個自己非常熟悉的“仿生學”概念進行隨文學寫。與此同時,在隨文學寫當中融入一些個人的看法和見解,讓所描繪出來的故事顯得更加立體,更加豐滿。由此可見,借助隨文學寫訓練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掌握寫作的精髓和正確方法,且可以讓學生對寫作更感興趣。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在開展小學語文隨文學寫教學時,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觀察力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能夠發現隨文學寫的樂趣,靈活地將觀察到的事物描摹出來。同時,在隨文學寫過程中,學生通過對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進行觀察和分析,能在隨文學寫過程中進行有效歸納、積累、效仿,從而提高寫作能力。知識源于生活、生活創造知識,這一理念應用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增強應用能力,從而不斷提升觀察能力,發現知識并學習掌握知識,最終應用在寫作上。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寫“我的心愛之物”時,可先向學生描述自己的心愛之物,從而調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鼓勵學生對相關文章進行閱讀和理解。教師在介紹自己心愛之物的過程中,可以用語言進行渲染,以增強敘述的趣味性,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講完,可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心愛之物,可以運用各種生動形象的詞匯,也可運用修辭手法。有學生說自己的心愛之物是某個玩具,也有學生說自己的心愛之物是一部動畫片等。小學生的年齡小,其心愛之物大多是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因此,教師在隨文學寫這一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應用合理的文章素材為學生提供更深層次的引導,從而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寫作的時候,應該怎樣模仿文章素材對自己的心愛之物進行描寫,以及如何在寫作過程中應用合理的文筆表達方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心愛之物。此外,教師在隨文學寫教學中,還要鍛煉學生觀察和總結的能力,促進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讀與寫水平。
三、激活學生的思維續寫故事
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在語文教材中,有的課文后有省略號,給予學生廣闊的想象空間,這正是激活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閱讀全文,發揮想象力,利用隨文學寫描繪出自己的想法。有些學生不能精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及時指導,思考用哪些詞語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讓學生的詞匯儲備更充足,便于以后寫作時運用。
例如,教學《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師先大致講述文章內容:這是個寓言故事,講述了老屋、小貓、小雞與蜘蛛之間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設置疑問:小貓剛離開,其他人就來了,老屋會不會不耐煩?讓學生發揮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角,思考故事后續的發展。根據文章內容練筆,可以續寫結尾,讓學生組織語言,發揮想象力,按故事的發展脈絡寫下去。在隨文學寫的過程中,學生能不斷提高寫作能力,為接下來的寫作打好基礎。小學生正處于成長初期,好奇心強,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運用新穎的導入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活躍課堂氛圍,還要結合課本知識,指導學生寫作。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空白,想象接下來的故事情節,組織語言,提筆寫作。
綜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新階段,教師應該積極響應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進行改革,加強對學生的隨文學寫訓練,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語文教學能力,從而為學生帶來更高效的課堂,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參考文獻:
[1]董九斤.小學四年級語文有效“隨文學寫”策略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8):166-167.
[2]張長青,張會恩.劉勰論“情”與“景”的關系——《文心雕龍·物色》篇札記[J].湖南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04):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