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波
摘 要:小學科學是一門涉及到了生活方方面面的學科,而且小學階段的科學知識不會過于復雜深奧,而是讓學生簡單地理解和明白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現象原理。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驗教學,因為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濃厚的科學興趣,還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記憶和理解知識,從而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有關科學的現象原理時,能夠驗證自己的知識。同時,開展實驗教學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使學生的個人發展更加全面和均衡。
關鍵詞:實驗教學;小學科學;興趣;輔助理解;動手能力
很多學生在學習科學這門科目時,會表現出異常的興趣,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么學科需要學生去動手實踐。教師一定要重視這一部分,而且還要把動手實踐進行豐富和深化,開展更加具有實際意義的實驗教學,讓學生能夠沉浸在課堂中。在享受學習的過程時,把知識深深地記在腦海里,同時還可以靈活地與生活現象進行聯系,做到學以致用,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一、培養科學興趣
科學是一門需要思考與實踐結合的學科,對于這門學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教師使用何種教學方法,也不是課堂中教師講授的知識是否精彩,學習科學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飽含熱情,富有興趣,要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樣教師只需要在課堂教學時做好引導作用,引導學生自主高效地去學習。科學知識是強求不來的,哪怕讓學生背過一些知識原理,對于學生的幫助也是很少,教師要善于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讓學生自己可以在科學的世界里,找到屬于自己的天地。
例如,在教授“有趣的磁鐵”這部分知識時,我首先從班級學生的文具中,挑出了幾個帶有磁鐵功能的文具盒,并讓學生去思考它們的原理,很多學生只是知道有磁鐵,但不明白磁鐵的原理。這時,我拿出了做實驗的U型磁鐵,向學生講解了同斥異吸的磁鐵原理,并且讓每位學生都進行磁鐵實驗,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在實驗的過程中,既能解答學生的知識疑惑,又能讓學生的科學興趣得到培養,可謂一舉兩得。小學科學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教師一定要善于利用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實驗教學中深化自己的科學興趣。
二、輔助知識理解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弱,如果只是把一些理論性的知識點教授給他們,即使學生能背誦出來,然而卻不能理解,這對于學生是無用的。利用實驗教學,教師可以把知識更加立體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的記憶會更為深刻。甚至在實驗教學中,一些學生可以找到自己學習科學的方法,能夠更加深刻地明白一些科學現象的原理,從而輔助學生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進行“蒸發”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時,學生都能夠從課本上明白蒸發是水在沸騰或者自然狀態下,水分慢慢流失,以氣體的形式融合到空氣當中。但如果只讓學生記住這段話,學生對蒸發的理解并不會很深,于是我便讓學生進行實驗,先把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學生拿著具有相同水量的量杯,其中一組學生把量杯靜止在那里,另一組學生通過吹氣扇風等讓空氣流動的方式,加速水的蒸發,還有一組學生,通過加熱水的方式促進水的蒸發,從而研究同等量的水在不同條件下的蒸發情況。通過對比,學生知道了蒸發的意義與加快蒸發的條件,這會讓學生對蒸發這部分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記憶得更加深刻。在講解一些較為抽象的科學知識時,教師一定要借助一些趣味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這些知識,從而用學生自己的方式把知識記到腦海當中。
三、鍛煉動手能力
小學生活潑好動,教師在開展小學科學教學時千萬不能忽略這一點,要結合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科學課堂上有著更好的發揮。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些科學模型,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實驗教學,一來可以保證對知識的理解記憶,二來學生的動手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從而讓學生更加具有探究能力,強化了學生的知識應用。動手能力的培養是需要從小學階段抓起的,教師要意識到學生這一能力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授“燈泡亮了”這部分知識時,這節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制作出簡單的電路。學生在制作電路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難題,學生要根據學到的知識,或者詢問教師來解決這些難題,這對于學生的知識鞏固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同時,在制作一些復雜的電路中,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思考能力要進行協調,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完成電路的制作。實驗教學可以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通過親手進行實驗,讓學生感受科學這門學科的魅力。
總之,小學科學的學習是培養學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教師的任務不單單是教授學生科學知識,更是要在科學課堂上開展實驗教學,讓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進一步優化。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只有把學到的知識與生活進行聯系,才是最高效的學習。由此可見,實驗教學有著多種用途,教師要不斷地鉆研與實踐,利用實驗教學這一方法為學生創造高效有趣的小學科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吳開其,張晉.小學科學實驗課堂中探究性問題的有效生成[J].教學與管理,2016(12):95-97.
[2]葉寶生.小學科學教學觀察實驗設計的依據和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3,33(12):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