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40周年,華夏神州發生了滄海桑田的巨變。新中國的人民防空也已走過了50多年的光輝歷程,由起初組織人民群眾防備敵人空中襲擊轉變為現在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它不僅是我國國土防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同時還是一項利國利民的社會公益事業。因此作為新時代的護民之盾,加強人防信息化建設,對我國人防事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人民防空
前言
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指出:“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我們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是從國家發展和安全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隨之而來是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城市建筑越來越密集,道路越來越擁堵,人口越來越密集。傳統人防已不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為更好地發揮人防職能,打造新時代的人防,鑄就新時代護民之盾,就必須提高人防的信息化建設。
1、健全和完善應急裝備的資源配置
人防應急資源裝備是指在災害救援過程中以及城市建設過程綜合使用的各種通信設備和器材?,F人防系統均配備較全的應急裝備。然而,大量的采購應急裝備并不能實現應急通信的保障功能,要想切實的發揮人防應急裝備的作用,就需要對應急裝備進行科學的資源配置。
1.1人力的資源配置
人員的合理配備對應急裝備的高效利用起著重大作用。首先人員的配備數量必須滿足實際執行任務的需要;其次配備人員必須具有相關資質來確保應急裝備的正確使用;再次在人員的配備過程中必須堅持科學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1.2通信信道的資源配置
通信信道對人防應急裝備的發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根據不同的裝備需求配備不同的信道資源;另一方面通信信道資源要著眼于“應急性”,確保在常規通信手段失靈后快速構建通信體系滿足裝備的應用需要。
2、加快大數據工程建設挖掘有效信息資源
2.1大數據工程對人防工作的重要意義
信息技術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響著社會的變革,人防信息化建設對促進我國人防事業的快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數據的互聯互通,資源的多維共享成為促進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的動力。人防戰備數據工程建設對全面融合人防力量體系,支撐指揮體系,決定行動優勢具有重大意義。
2.2人防數據工程的建設
為更好的發揮人防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的作用,對大量的數據信息采集、分類、整理等變得尤為關鍵。由于軍地之間、部門之間、業務口間的差異,往往易造成數據不兼容且利用率低的情況出現,這就對人防戰備數據采集的過程、采集的內容以及采集后的數據管理提出較高要求。數據采集過程中要標準統一、上下兼容,最大化的共享信息資源;數據采集內容要豐富,數據資源越豐富,數據工程運用的效益就越高;采集后的數據管理要通過明確責任人,保證數據及時更新、準確和容災備份的方式來保證數據長期有效、安全可靠。
3、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為信息化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目前,人防系統信息技術的人才緊缺成為人防信息化建設的瓶頸。無論是應急裝備研發與使用還是數據的獲取,都需要人才作支撐。人才培養方面,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人才的基本規律,統籌協調,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結束語
新時代對人防事業作出新要求,帶來新挑戰。不服歷史使命,堅定改革信心,加快人防信息化建設,推動人防工作新發展。將人防工程切實打造成新時代的護民之盾。
參考文獻
[1]張華.人防戰備數據工程建設淺議[J].中國人民防空,2018(327):28-29.
[2]孟憲軍.淺談人防應急通信裝備的使用及管理[J].中國人民防空,2018(327):30-31.
[3]鄧薇.軍民融合助力衛星海洋應用——第四期衛星產業沙龍成功召開[J].衛星應用,2016,(5):74-76.
作者簡介
姓名:袁俊杰,出生年份:1987-03-26,性別:男,籍貫:吉林省通化市,民族:漢,學歷:本科,單位通化市人民防空辦公室,單位郵編:134000單位所在省市:吉林省通化市,研究方向: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