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山,毛雯雯,李大偉,鄧炳耀,劉慶生
(江南大學 生態紡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 無錫 214122)
隨著工業體系的發展,合成纖維種類越來越豐富,但其主要原料來源于日益枯竭的石油資源,而且其衍生物不可降解等環境問題日趨嚴重[1]。聚乳酸(PLA)作為一種可生物降解、可再生的高分子材料,其原料來源于自然可再生資源,廢棄物可降解為水(H2O)和二氧化碳(CO2)[2],有望成為傳統合成纖維的綠色替代原料,因而受到眾多研究者的關注。
大直徑PLA單絲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吸收性,在醫療領域可作為紡織支架培養各種人體器官[3];同時具有一定的強度及可降解性,在農林領域可作為植物生長藤架和動物圈養防護繩來使用[4]。大直徑PLA單絲的直徑為0.08~5.00 mm,其紡絲成形工藝與常規纖維成形工藝相比具有水冷卻、聚合物熔體單孔擠出量大等特點。目前國內對熔紡大直徑PLA單絲的工藝研究較少。張軍[5]采用纖維級PLA為原料進行一級拉伸,研究了拉伸倍數(2~7)與PLA單絲拉伸強度的關系,發現隨著拉伸倍數的增加,拉伸強度增大,斷裂伸長率下降,并且在7倍拉伸時拉伸強度最大,達470.9 MPa;劉淑強[6]采用6202D型PLA切片為原料,探討了紡絲工藝對PLA單絲性能的影響,在3倍拉伸條件下,PLA單絲拉伸強度達 202.7 MPa;李琪等[7]采用左旋結構和右旋結構絡合的PLA為原料,通過中低速紡絲工藝,拉伸倍數分別為2.7,3.2,3.7,4.2,發現隨著拉伸倍數的提高,PLA長絲拉伸強度增大,斷裂伸長率下降,并在3.7倍拉伸時拉伸強度最大,達295.3 MPa,斷裂伸長率為12.8%。
目前PLA的牌號眾多,為了更好地了解PLA的結構與性能,加快大直徑PLA單絲在國內的推廣應用,作者采用牌號為LX175和2500HP的可生物降解的PLA為原料,通過熔融紡絲、2次拉伸和熱定型制備直徑為0.17~0.22 mm的大直徑PLA單絲,并探究拉伸工藝對大直徑PLA單絲的熱學性能、結晶性能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PLA:牌號LX175,右旋乳酸結構單元(D-LA)質量分數小于4.0 %,密度1.24 g/cm3,泰國道達爾科碧恩聚乳酸公司產;牌號2500HP,D-LA質量分數為0.25%[8],密度1.24 g/cm3,美國Nature Works公司產。
DZG-6050D型真空干燥箱:上海森信實驗儀器有限公司制;單絲拉伸設備:南通新帝克單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Q200型差示掃描量熱儀:美國TA公司制;D2 PHASER型X射線衍射儀:德國布魯克AXS有限公司制;XL-2型紗線強伸度儀:上海新纖儀器有限公司制。
采用真空干燥箱對LX175、2500HP PLA切片進行干燥,干燥條件為75 ℃、12 h;將干燥好的PLA切片經螺桿擠出機擠出成形,然后進入冷卻水槽中冷卻,最后收卷得到PLA初生絲;將PLA初生絲通過配套的拉伸設備,依次進行一級蒸汽拉伸、二級熱風拉伸及熱定型,得到直徑為0.17~0.22 mm的大直徑PLA單絲,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一級拉伸工藝參數:拉伸溫度90 ℃,拉伸倍數分別為5.40,6.25,6.90;二級拉伸工藝參數:拉伸溫度120 ℃,拉伸倍數均為1.2;總拉伸倍數分別為6.50,7.50,8.25;熱定型溫度為120 ℃。PLA初生絲分別標記為LX175-S和2500HP-S,經一級和二級拉伸的PLA單絲分別標記為LX175-a*b和2500HP-a*b(其中a和b分別表示一級和二級拉伸的拉伸倍數),熱定型后的PLA單絲分別標記為LX175-a*b-H和2500HP-a*b-H(a和b的含義同上)。

圖1 熔紡大直徑PLA單絲的制備工藝流程Fig.1 Process flow chart of melt-spun large-diameter PLA monofilament1—螺桿擠出機;2—冷卻水槽;3,7—卷繞輥;4—一級蒸汽拉伸裝置;5—二級熱風拉伸裝置;6—熱定型裝置
熱性能:采用Q200型差示掃描量熱儀測試PLA單絲的差示掃描量熱(DSC)曲線。測試條件為氮氣流量50 mL/min,試樣量4~6 mg,試樣以10 ℃/min的升溫速率從0升溫至200 ℃。PLA初生絲的結晶度(Xc)按式(1)計算,成品PLA單絲的Xc按式(2)計算。
(1)
(2)
式中:?Hm為PLA單絲的熔融熱;?Hc為冷結晶熱;?H∞為完全結晶熔融熱,取93.7 J/g。
結晶性能:采用D2 PHASER型X射線衍射儀測試各試樣的X射線衍射(XRD)曲線。設定參數為電壓30 kV、電流10 mA、掃描角(2θ)5°~60°、步寬0.01°逐步掃描。PLA單絲的晶粒尺寸(D)按Scherrer公式計算,見式(3);PLA單絲的結晶度(Xc-XRD)按式(4)計算。
D=Kλ/Bcosθ
(3)
(4)
式中:K為Scherrer常數,取0.89;λ為X射線波長,為0.15 406 nm;B為半高寬;θ為入射X射線與相應晶面的夾角;ΣIc為結晶部分的總衍射積分強度;ΣIa為非晶部分的散射積分強度。
拉伸性能:采用XL-2型紗線強伸度儀在室溫下測試不同拉伸倍數下PLA單絲的力學性能。設定參數為夾持隔距500 mm、拉伸速度500 mm/min,每個試樣測試20次取平均值。
2.1.1 DSC分析
總拉伸倍數分別為6.50,7.50,8.25的PLA單絲的DSC曲線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因此選取拉伸倍數為6.50的LX175、2500HP PLA單絲的DSC曲線作為代表進行分析。從圖2可以看出:LX175 PLA單絲的熔點(Tm)在150~160 ℃,2500HP PLA單絲的Tm在165~172 ℃,顯然,2500HP PLA單絲的Tm高于LX175 PLA單絲,原因是2500HP PLA中D-LA的含量低于LX175 PLA;2種PLA初生絲在60 ℃附近有吸熱峰,可能與PLA物理老化有關,在物理老化過程中聚合物鏈的纏結密度的變化會影響其力學性能[9];PLA初生絲在100 ℃左右出現較大的冷結晶峰,說明PLA初生絲的Xc較低,初生絲中大分子主要以無定形的形式存在[10];一級拉伸后,PLA單絲LX175-5.40在玻璃化轉變附近仍存在吸熱峰和冷結晶峰,這說明該單絲的Xc相對較低,無定形區發生了物理老化,但當一級拉伸倍數增大到6.25和6.90時物理老化消失,說明增大一級拉伸倍數,單絲的非晶相和分子鏈段的運動能力有所下降[11],這是因為大的拉伸倍數使得單絲的Xc和取向度增加,抑制了其物理老化,相較于PLA單絲LX175-5.40,2500HP-5.40的吸熱峰和冷結晶峰并不明顯,而且在拉伸倍數為6.25和6.90時已經觀察不到明顯現象;二級拉伸后,PLA單絲LX175-5.40*1.2和2500HP-5.40*1.2的玻璃化轉變和冷結晶現象較弱,拉伸倍數增加至7.50和8.25時基本消失,這是因為進一步拉伸使得結晶完成,非晶區的特征變得不明顯,拉伸后單絲的結構穩定性更強;熱定型后,PLA單絲LX175-5.40*1.2-H和2500HP-5.40*1.2-H的玻璃化轉變和冷結晶已經消失,拉伸倍數為7.50和8.25時現象也一樣;與LX175 PLA單絲的單一熔融峰相比,2500HP PLA單絲出現多重熔融峰,這歸因于2500HP PLA單絲的兩種晶體形成路徑,一方面是2500HP PLA單絲在紡絲及拉伸過程中形成不完美的薄片晶體,另一方面是DSC加熱掃描過程提供了足夠的冷結晶時間,形成相對更完善的片晶,此類晶體的Tm較高,熔融焓變大,相較LX175 PLA單絲,2500HP PLA單絲的Tm高約10℃,這與片晶厚度不同相關[11]。

1—LX175-S; 2—LX175-5.40; 3—LX175-5.40*1.2; 4—LX175-5.40*1.2-H

1—2500HP-S; 2—2500HP-5.40;3—2500HP-5.40*1.2;4—2500HP-5.40*1.2-H圖2 總拉伸倍數為6.50的PLA單絲的DSC曲線Fig.2 DSC curves of PLA monofilament at a total draw ratio of 6.50
從表1和表2可知:PLA初生絲的冷結晶峰溫度(Tc)在100 ℃附近,相比高D-LA含量的LX175 PLA單絲,2500HP PLA單絲的?Hc較大;一級拉伸后,PLA單絲LX175-5.40和2500HP-5.40具有較低的Tc和?Hc;二級拉伸后PLA單絲的冷結晶峰基本消失;PLA初生絲2500HP-S的Xc為6.3%~8.9%,約為LX175-S的Xc的2倍;一級拉伸后,PLA單絲的Xc顯著提高,其中LX175 PLA單絲的Xc隨拉伸倍數(5.40,6.25,6.90)的增加而增大,而2500HP PLA單絲的Xc均達到55%左右;二級拉伸后,LX175 PLA單絲和2500HP PLA單絲的Xc進一步提高;經熱定型后,PLA單絲的Xc略有增大,這是因為在拉伸過程中PLA單絲的結晶已經基本完成,伴隨著非晶區解取向的產生,PLA單絲的結晶結構逐步完善[12]。

表1 不同拉伸倍數下LX175 PLA單絲的DSC數據Tab.1 DSC data of LX175 PLA monofilament at different draw ratios

表2 不同拉伸倍數下2500HP PLA單絲的DSC數據Tab.2 DSC data of 2500HP PLA monofilament at different draw ratios
2.1.2 XRD分析
總拉伸倍數為6.50的LX175、2500HP PLA單絲的XRD曲線見圖3。

1—LX175-S; 2—LX175-5.40; 3—LX175-5.40*1.2;4—LX175-5.40*1.2-H

1—2500HP-S; 2—2500HP-5.40;3—2500HP-5.40*1.2;4—2500HP-5.40*1.2-H圖3 總拉伸倍數為6.50的PLA單絲的XRD曲線Fig.3 XRD curves of PLA monofilament at a total draw ratio of 6.50
從圖3可以看出:PLA初生絲LX175-S和2500HP-S的XRD曲線呈扁平狀;一級拉伸后,PLA單絲LX175-5.40和2500HP-5.40能夠明顯觀察到2θ為16.7°處的PLA特征衍射峰,一級拉伸倍數增加到6.25和6.90時有相同的特征衍射峰,判斷此處PLA的晶型結構為α晶型,對應的晶面為(200/110)[13-14],說明經過一級拉伸后非晶態的初生絲已經轉變為結晶態;二級拉伸后,PLA單絲沒有出現新的衍射峰,并且在2θ為16.7°處的衍射峰更加尖銳,說明二級拉伸有助于晶體結構更加完善,并提高結晶度;熱定型后,不同總拉伸倍數(6.50,7.50,8.25)下的LX175 PLA單絲的衍射峰強度進一步增強,而2500HP PLA單絲衍射峰強度在拉伸6.50倍和7.50倍時提高,在拉伸8.25倍時卻有所降低,這是因為熱定型過程使得單絲結構進一步完善,單絲結晶取得了小幅度的增大。
根據LX175、2500HP PLA單絲的XRD曲線計算得到Xc-XRD和D見表3。從表3可以發現:隨著拉伸級數的增加,PLA單絲的Xc-XRD變化趨勢與DSC測試的Xc結果相似,但是其值差異較大,尤其是LX175 PLA單絲的Xc-XRD高出DSC計算的Xc約10%以上;利用Scherrer公式計算得到D,與Xc-XRD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PLA初生絲的D僅為0.20 nm左右,且隨著拉伸級數的增加而逐漸增大;熱定型后,LX175 PLA單絲的D進一步增大,并且隨著總拉伸倍數(6.50,7.50,8.25)的增加而增大,在拉伸8.25倍時D最大,為10.52 nm,而2500HP PLA單絲的D在拉伸7.5倍時達到最大值12.35 nm,說明通過拉伸和熱定型可以增大PLA單絲的D,進而提高Xc-XRD。

表3 不同拉伸倍數下PLA單絲的XRD數據Tab.3 XRD data of PLA monofilament at different draw ratios
總拉伸倍數為6.50的LX175、2500HP PLA單絲的應力-應變曲線見圖4。從圖4可知:一級拉伸后,PLA單絲LX175-5.40和2500HP-5.40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都相對較低,LX175 PLA單絲的斷裂伸長率高于2500HP PLA單絲;二級拉伸后,PLA單絲的拉伸強度均有所提高,斷裂伸長率整體表現為增大趨勢;熱定型后,PLA單絲的拉伸強度進一步增大,斷裂伸長率也有所提高。

1—LX175-5.40;2—X175-5.40*1.2; 3—LX175-5.40*1.2-H

1—2500HP-5.40;2—2500HP-5.40*1.2;3—2500HP-5.40*1.2-H圖4 總拉伸倍數為6.50的PLA單絲的應力-應變曲線Fig.4 Stress-strain curves of PLA monofilament at a total draw ratio of 6.50
從表4和表5可知:一級拉伸后,LX175 PLA單絲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均高于2500HP PLA單絲,并且2500HP PLA單絲的斷裂伸長率隨著一級拉伸倍數(5.40,6.25,6.90)的增加而降低,在一級拉伸倍數為6.90時斷裂伸長率最小,為11%,這是由于在外力作用下,單絲內的大分子沿軸向排列更規則,取向度提高,同時誘導大分子結晶;二級拉伸后,2種PLA單絲的拉伸強度進一步增大,LX175 PLA單絲的斷裂伸長率沒有明顯變化,而2500HP PLA單絲的斷裂伸長率有所提高,這是因為二級拉伸條件下,隨著拉伸倍數的增加,大分子鏈沿纖維軸向的取向程度增加,在承受外力拉伸時大分子鏈伸展程度增大,使得PLA單絲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均增大[15];經熱定型后,LX175 PLA單絲的拉伸強度繼續增大,而2500HP PLA單絲僅在總拉伸倍數為6.50時有所提高,在總拉伸倍數為7.50和8.25時有所降低,可能是非晶區的分子鏈段發生解取向,取向程度降低,導致單絲拉伸強度降低,在總拉伸倍數為6.50時,LX175 PLA單絲和2500HP PLA單絲均有最大的拉伸強度,分別為454 MPa和372 MPa,PLA單絲斷裂伸長率隨拉伸倍數的增加而減小,說明拉伸后的單絲延展度降低,結晶增大。聚合物在紡絲過程中分子鏈有兩種變化趨勢:一是流動作用誘導分子鏈沿有序方向排列;二是運動能力強的分子鏈更容易發生解取向而降低有序性[11]。PLA初生絲性能較差,經過拉伸會使其結構和性能發生變化,提高拉伸倍數使分子鏈有序排列,提高非晶區的取向并發生結晶,單絲的延展度降低,從而提高斷裂強度和初始模量,斷裂伸長率下降;但拉伸倍數過大會導致大分子鏈滑移斷裂,單絲強力下降[16]。

表4 不同拉伸倍數LX175 PLA單絲的力學性能Tab.4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X175 PLA monofilament at different draw ratios

表5 不同拉伸倍數2500HP PLA單絲的力學性能Tab.5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2500HP PLA monofilament at different draw ratios
從表4和表5還可以看出:PLA初生絲經過一級拉伸后,整體來看,隨著一級拉伸倍數的增加,PLA單絲的初始模量、屈服應力和屈服伸長率呈增大趨勢,而斷裂功和斷裂比功則表現出和斷裂伸長率相似的變化趨勢;經二級拉伸后,PLA單絲的初始模量提高,其中LX175 PLA單絲以LX175-6.25*1.2的初始模量最高,為8 013 MPa,2500HP PLA單絲以2500HP-6.90*1.2的初始模量最高,為9 287 MPa,并且PLA單絲的斷裂功、斷裂比功及屈服應力較一級拉伸時明顯增大,2500HP PLA單絲在拉伸6.50倍時斷裂功最大達1 066 J,在拉伸8.25倍時屈服應力最高達227 MPa,LX175 PLA單絲在拉伸7.50倍時屈服應力最高達200 MPa;經熱定型后,PLA單絲的初始模量與二級拉伸時相比變化較小,屈服應力和屈服伸長率較二級拉伸時降低,LX175 PLA單絲的斷裂功較二級拉伸時有所增加,LX175-5.40*1.2-H有最大的斷裂功為922 J,斷裂比功為78 MJ/m3,而2500HP PLA單絲在總拉伸倍數為6.50和7.50時斷裂功有所下降。
a.LX175、2500HP PLA初生絲為無定形態,一級拉伸后,PLA單絲的Xc顯著增大,其中LX175 PLA單絲的Xc隨一級拉伸倍數(5.40,6.25,6.90)的增加而增大,而2500HP PLA單絲的Xc均為55%左右;二級拉伸后,LX175 PLA單絲和2500HP PLA單絲的Xc繼續提高;熱定型后,2種PLA單絲的Xc與二級拉伸時相比變化不明顯,LX175 PLA單絲和2500HP PLA單絲最大Xc分別為48.0%和62.0%。
b.隨著拉伸級數的增加,PLA單絲的Xc-XRD變化趨勢與DSC測試的Xc變化趨勢相似,但是其值差異較大,尤其是LX175 PLA單絲的Xc-XRD高出DSC計算的Xc約10%以上;隨著拉伸級數的增加,D逐漸增大,熱定型后D進一步增大;通過拉伸和熱定型可以增大PLA單絲的D,進而提高Xc-XRD。
c.LX175、2500HP PLA初生絲經一級拉伸后力學性能明顯提升,二級拉伸后效果更好,單絲的拉伸強度較高,合理控制拉伸倍數可以有效提高單絲的力學性能;熱定型后,PLA單絲的力學性能進一步完善,在總拉伸倍數為6.50時,LX175 PLA單絲和2500HP PLA單絲均有最大的拉伸強度,分別為454 MPa和372 MPa,此時LX175 PLA單絲斷裂伸長率28%、斷裂功922 J、斷裂比功78 MJ/m3,2500HP PLA單絲斷裂伸長率36%、斷裂功1 021 J、斷裂比功80 MJ/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