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婷婷 主雪梅 張娟
摘 要:本文以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工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闡釋跨領域合作的含義及意義,分析跨領域合作在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探討跨領域合作在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工作中的路徑與方法。
關鍵詞:跨領域合作;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開拓了人類的溝通渠道,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沖擊著傳統行業領域的壟斷壁壘,推動著各行業、各領域向交流與合作的方向發展。隨著“互聯網+”模式的不斷拓展,跨領域合作理念也開始日漸深入到圖書館行業,并成為其服務創新的外在驅動力。高校圖書館作為圖書館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服務對象與服務內容的特殊性,在跨領域合作中也會存在一些較之其他公共圖書館的共性與個性的問題。實現跨領域合作,轉變服務模式與理念,靈活、開放、合作,是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跨領域合作的含義
跨領域合作顧名思義就是沖破領域之間的藩籬,尋求各領域之間的共同之處,以交流合作的模式實現各自的利益。其出發點歸根結底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以一種創新的途徑謀求生存與發展。跨領域合作往往建立在兩個及兩個以上的領域,這些領域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工作模式看似毫不相干,但為了適應社會的不斷變革,謀求發展的契機,他們通過相互滲透與融合,找到兩者的利益共同點,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如房地產商與足球俱樂部的合作、生活購物與電視廣播媒體的合作、服裝設計美妝產品與動漫行業的合作等,在當今社會已屢見不鮮。特別是在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后,博客、播客、微信、短視頻等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購物、餐飲、旅游、健身、美容養生、醫療保健等行業紛紛借助新媒體平臺營銷推廣自身的商品與服務,得到了廣大民眾的追捧,民眾生活在變得便捷的同時,這些新媒體平臺也獲取了高額利益。高校圖書館的跨領域合作建立在以讀者的需求為導向的基礎上,通過與出版社、書商、數字資源商、政府、企業、社區等進行合作交流,將自身文獻資源與人力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充分實現其使用價值。在此過程中,高校圖書館能同時提升自身服務能力,轉變傳統的服務模式與理念,擴大服務范疇,引起良好的社會反響與關注。
二、高校圖書館跨領域合作的意義
1.自身發展需求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第一章第四條指出高校圖書館要“積極參與各種資源共建共享,發揮信息資源優勢和專業服務優勢,為社會服務”。高校圖書館除了要做好本校師生的文獻資源保障及服務工作以外,同時也要積極參與到社會服務工作之中,只有走出去才能參與到其他領域的資源共建共享中,從而發揮優勢,履行社會化服務的職能。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高校在保障教學質量的同時,積極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交流,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人才,在此合作過程中,高校獲得了企業的物力、財力等支持,彌補了自身經費與場地的不足,同時也為本校學生提供了實習與就業的渠道,企業則在其中為自己儲備了人才資源,獲得了智力支持,進一步推動了自身的創新與變革。加強高校與企業的合作交流是高校未來發展的必然需要,這也為高校圖書館跨領域合作提供了思路與契機。高校圖書館應充分利用自己的館藏資源與人才優勢,嵌入到校企合作工作中,對校企合作的內容進行跟蹤、調研,從而有針對性地為校企合作提供信息支持與智力支持。
2.社會發展需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認識到信息資源與人才儲備的重要性。只有擁有豐富多樣、及時有效的信息資源和具有創新能力的科研型人才,才能適應社會的不斷變革,從而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文獻信息中心,肩負著為教學與科研服務的雙重重任。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并能夠按照學校的辦學要求及人才培養方案及時調整文獻資源的配置。大部分高校每年都會有相對穩定的經費投入用來購買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高校圖書館在購置資源時,為滿足讀者的文獻需求,實現經費的合理使用,會在購置資源前做好充分的調研,聽取學校各專業學科帶頭人及科研團隊的意見,這樣就能很大程度地保障購置資源的前沿性與專業性。企業可以以校企合作為媒介與橋梁,展開與高校圖書館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將自己對文獻的需求提供給高校圖書館,由專業館員進行資源配置,這樣既豐富了館藏,同時也使資源得到了合理有效地運用。另一方面,高校學科館員隊伍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我國一部分的高校圖書館已經配備有較為專業的學科館員,這些學科館員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向讀者提供深層次的、個性化的信息獲取與利用服務。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學科館員的專業優勢,通過篩選整合信息、組織本企業職工信息素養培訓等方式,獲取智力支持與信息支持,這也為企業本身的人才隊伍建設打下了基礎。
三、高校圖書館在跨領域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1.合作的基礎薄弱
公共圖書館作為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的公共文化設施,是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圖書館在面向社會開放的同時也得到了政府、企業的廣泛支持,公共圖書館的跨領域合作已在多個領域、多個層次開展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獲得了較好的社會影響力。而高校圖書館較公共圖書館存在著一定的封閉性與相對獨立性,在跨領域合作的道路上,高校圖書館還處于小心翼翼地觀望與摸索階段。根據筆者調研,僅有一小部分的高校正在開展跨領域合作,且在合作的深度與廣度上并不理想,還有待進一步發掘。絕大多數高校圖書館由于受到服務理念不夠開放靈活、資金經費較少、資源配置不合理、人員技術相對短缺等因素的限制,僅能在本校范圍內開展最為基本的服務業務,無法真正實現對外開放與交流合作。自身合作基礎的不足影響到跨領域合作的實現,高校圖書館無法為合作企業帶來資源保障和智力支持,就不會吸引企業的加入,也無法帶來共贏。這也直接導致了高校圖書館跨領域合作研究基礎與實踐基礎的缺乏。高校圖書館想要在跨領域合作中獲得企業的支持,必須要完善自己的合作基礎,轉變陳舊的服務理念,提升交流、合作、開放的服務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