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群
【摘要】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轉化后進生要與學生心心相通,給予后進生更多的溫暖、更多的愛,才能達到“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效果。教師在教育學生過程中要善于用愛喚醒后進生沉睡的心靈,進而挖掘其閃光點,為其鋪設成功之路,并對他們進行反復教育,以此來點亮他們心中的燈,引領他們奪取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關鍵詞】后進生;愛心;閃光點;成功感;反復教育
“后進生”是現代教育客觀存在的一個群體,他們在品行修養、心理成長、知識、能力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著偏離常規的結構性缺陷,需要通過愛的教育教學給以補償和矯正。唯有如此,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目的。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唯有用最溫暖的愛融化學生內心的冰山,用最誠摯的情點燃學生的自信和進取的火種。在轉化后進生過程中,如能培養他們的成就感,定能點亮蟄伏在他們心中的燈,引領他們向中等生或者優等生的行列靠近。
一、愛心潤澤,喚醒心靈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師愛是師德之魂,對學生的熱愛是教師道德的重要標志,也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多數后進生基礎知識差、學習方法不當,在心理上存在著自卑感、孤獨感,總自以為不如別人。這就需要教師耐心、細心地與學生交流談心,幫助他們排解負面情緒,用包容和愛心去感化他們,用愛喚醒后進生沉睡的心靈。
筆者班里的小鳴,性格十分內向,對什么都是不理不睬的,成績處于班級下游。通過家訪,筆者了解到該生為留守學生,父親長期外出務工,母親因病于2020年去世。作為班主任,筆者經常與小鳴談心,鼓勵他要更加堅強。端午節后第三天,小鳴突然肚子痛,臉色蒼白。看見此狀,筆者立刻送他去醫院就診。為了幫助小鳴,筆者還積極幫他申請助學金,同時,邀請科任教師一起為小鳴“開小灶”。一段時間后,小鳴性格開朗了,期末考試成績躍進了中等生的行列。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班主任轉化后進生要摸清他們后進的原因,用自己對學生真摯的、博大的愛,去培育他們健康成長。
二、真愛挖掘,揚起自信
教育是渡人的藝術,班主任要學會挖掘后進生的優點學生,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及時地表揚,讓后進生在表揚的“鞭策”下迅速成長。后進生有很多不足之處,但無論什么樣的學生也總有某方面的優勢,或是體育,或是美術,或是音樂……此時,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發掘其身上的潛能,充分肯定,別吝惜“好話”,教師不僅要發現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而且要學會欣賞他們每個閃光點,并不斷地給他們以表揚和鼓勵。這樣能使后進生找回自我,獲取戰勝困難的更大勇氣和信心。
筆者班中有一位名叫小峰的男孩,他字跡潦草,科任教師批評多次收效甚微。一節自習課上,筆者從小峰身邊走過,發現他在一張卡片上一筆一劃地寫著文字,筆者輕輕地對小峰說:“小峰,這幾個字寫得不錯,以后作業可以都照這個樣子來寫。”他滿臉驚喜,寫得更認真了。當筆者拿起他的卡片展示給全班學生看時,他滿臉的喜悅代替了從前的冷漠表情。也許這一次的認真,只是他一時的心血來潮,他并沒想到會受到教師的重視。此后,他所做的習題雖常有錯誤,但每次作業都非常認真,成績也有明顯的提高。一次簡單的表揚竟在學生心里產生了巨大的激勵作用。
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讓學生重拾信心;每一個微弱的閃光點,都要充分挖掘,照亮學生暗淡的內心。對于后進生,我們要及時放大他們的優點,幫助他們重拾自信。
三、愛心澆灌,鋪就成功
每位學生都希望成功,就像植物需要陽光、雨露一樣。對于后進生來說,成功便是最好的獎勵。運用“跳一跳,夠得著”的可行性目標,讓后進生天天享受小小成功的樂趣,點燃后進生上進的激情。
筆者班里有一個叫小蓮的后進生,因父母外出打工沒人管,紀律散漫,成績落后。開學第三周,學校舉辦了乒乓球比賽,筆者得知小蓮的乒乓球打得不錯。于是,筆者選派她參加比賽。比賽中,小蓮以頑強拼搏的精神贏得了冠軍。筆者及時在班里表揚了她,還讓她說說自己的感受。小蓮說完后,學生們都鼓掌祝賀。雖然這是一次小小的成功,可對她來說卻意義非凡,也許是第一次在全班同學面前受到表揚,言語中竟有掩飾不住的激動。聽到這掌聲,她臉上洋溢著甜甜的微笑。
后進生學習基礎差,學習成績比較落后,他們難以在學習方面取得自信。教師要幫助他們發揮自己的長處,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挖掘自己的潛能。當他們遇到困難時,要解除他們的畏懼心理,幫助他們越過障礙,允許學生嘗試錯誤,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做,學生一旦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便能獲取自信心。如,筆者在每天早讀課開始的5分鐘,會讓學生輪流上講臺帶讀詩詞,后進生雖然是“面紅耳赤”地走上講臺,也可能緊張得說不出話,但在教師和同學的多次鼓勵下,他們漸漸也能上講臺順暢地帶讀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空間,教師應組織學生多參加活動,在活動中不斷地創造機會讓缺乏自信的學生不知不覺地參與其中。
四、反復施愛,持續期待
等一朵花開,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轉化后進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不斷地反復教育。在轉化后進生之初,部分學生會因師愛的溫暖而感動,在一段時間內表現積極上進。但經過一段時間后,部分后進生會原形畢露。此時,我們要理解甚至允許其反復,這不是縱容,而是寬容,更是一種期待。
今年,筆者帶的班里有個叫小雄的學生,成績差,上課喜歡伏案睡覺。每次教育他后,他都會主動認錯,并保證以后不再犯錯,但沒隔幾天毛病又犯了。筆者接手班級之后,對小雄給予了特別的關心和照顧,而小雄似乎也有所好轉,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上課睡覺了。然而,有一天,值日生跑過來告訴筆者,小雄又在上課時睡覺了。筆者把小雄叫到辦公室聲色俱厲地批評了一頓。為此,與小雄的家長進行了電話溝通。得知小雄有一個哥哥在我校讀初三,也是班里的后進生。一天,筆者找小雄和他談心。筆者明知故問:“小雄,你是獨生子嗎?”“我有個哥。”“他在哪里讀書?成績好嗎?”筆者繼續問道。“他是搗蛋鬼。經常惹家人生氣。”小雄害羞地說。看到小雄的表情,筆者心頭掠過一絲驚喜。“小雄,你知道你哥不好,惹你家人生氣。你也想天天惹家人生氣,讓家人徹底失望嗎?”小雄沉默地思索著,臉上現出從未有過的希望。之后一個學年里,小雄再也沒有上課睡覺了,而且學習成績有了一定的提高。
后進生的最大特點就是“反復”,教師要理解甚至允許后進生的反復,寬容但不縱容,在平和中期待后進生慢慢成長。
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班主任的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我們要在教育中做有心人,付出全部的愛心、信心和恒心,靜待每一朵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