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麗
(湖北開放大學/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雙高”建設計劃的實施對高職教育全面深化產教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深化產教融合、解決行業企業用工需求與高職院校人才供給脫節問題的有效途徑,有利于針對性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進高職教育產教深度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復合型、創新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1]。如何精準識別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的產教深度融合內涵要求,結合各院校專業群建設基礎,探索專業群產教深度融合路徑是一個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研究課題。
本文以湖北科技職業學院郵輪旅游專業群為例,在總結國內學徒制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國家 “雙高計劃”建設關于產教深度融合的內涵要求,探索郵輪旅游專業群產教深度融合路徑,從而進一步推動學校郵輪旅游專業群的創新發展。
2019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發布和印發了《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和《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項目遴選管理辦法(試行)》。這兩個政策文件總結出“雙高計劃”背景下專業群建設產教深度融合的內涵要求,具體可總結為四點內容:第一,校企共同制定國際可借鑒的人才培養方案,將產業先進元素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建設開放共享的專業群課程教學資源和實踐教學基地[2]。第二,組建高水平、結構化合理的雙師型教學創新團隊,探索教師分工協作的項目化教學模式,聯合合作企業深化三教改革,推動課堂革命[3]。第三,推行校企雙主體育人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實施面向企業真實工作環境的任務式人才培養模式[4]。第四,與行業領先企業在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技術創新、課題研究等方面深度合作,組建校企命運共同體。
雙主體育人現代學徒制模式能夠順利而有效并且持之以恒地運作,需要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設計、課程標準制定、課程資源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度產教融合,發揮雙主體育人的合作優勢。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理念要求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注重校企雙方人才培養多領域的深度合作,將產教融合理念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現代學徒制強調的是校企深度溝通共同育人,校企雙方在多個領域深化產教融合是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成功的關鍵。
自2015年開始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以來,全國很多高職院校都開展了旅游類專業的學徒制試點工作。通過對CNKI數據庫中關鍵詞“現代學徒制”“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搜索發現,國內很多學者針對所在院系旅游類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進行了實踐研究。筆者篩選出國內試點比較成功的6家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2家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和2家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試點經驗進行了歸納總結(見表1),旨在探討其旅游類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的寶貴經驗,并對學校旅游專業群建設提供有效借鑒。

表1 2014~2020國內10所高職院校旅游類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總結
對比分析上述表格內容,歸納總結高職旅游類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可供借鑒的試點經驗主要有五點:第一,校企聯合開發專業核心課程,共同實施教學和進行人才質量評價,真實做到“工學交替”。第二,現代學徒制的核心精髓為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協調工作,重視學徒在崗情況的跟蹤與指導。第三,校企合力培養、補充、激活、調配“雙導師”教師教學隊伍是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成功的關鍵。第四,校企合力提高學生的現代旅游業職業認同感是旅游專業群產教深度融合的關鍵所在。第五,與現代旅游企業合作推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重在選擇行業知名度高、地域經濟引領性強的國際品牌企業,很多酒店管理專業學徒制試點不理想的原因就是學生對參與學徒培養的企業認可度低,不樂意畢業后留在實習單位。
湖北科技職業學院郵輪旅游專業群由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國際郵輪乘務管理3個專業構成,3個專業各具特色,先后培養畢業生近3000人。
1.2013年旅游管理專業與湖北省海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共建實訓基地獲批“省級實訓基地”,2019年旅游管理專業獲批為國家級骨干專業。
2.2016年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申報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獲批,2018年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申報省級特色專業獲批建設,探索了符合國際郵輪行業特色的課程體系,建立了雙語特色的校企雙導師團隊,為國際郵輪行業培養了一定量的高素質高端技能人才。
3.2016年酒店管理專業建成為學校重點專業,探索形成了“三課堂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
4.郵輪旅游專業群為學生提供了三課堂互動的活動平臺,2009年旅游管理專業成立了 “夢之旅”旅游協會,是旅游管理專業“三課堂互動”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2019年酒店管理專業和國際郵輪管理專業聯合成立了酒店管理專業協會,是校企互動、師生互動的重要平臺。
5.郵輪旅游專業群近幾年取得一定專業建設成績,但相比國家高水平專業群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需要進一步推動深度的產教融合,豐富校企協同育人的方式,完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國際郵輪專業學徒制試點的不足之處在于學生對合作企業的認可度比較低,日常教學任務更多是進行了學校負責課程和企業負責課程的分工,缺少雙導師團隊共建核心專業核心課程,未能很好地培育出學生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
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是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深化產教融合是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中的重中之重。筆者結合“雙高計劃”關于高水平專業群的產教深度融合要求,在學習國內兄弟院校旅游類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依托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校郵輪旅游專業群的建設基礎,從以下3個方面論述郵輪旅游專業群產教深度融合對策。
1.郵輪旅游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旅游業兼具消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雙重屬性,主要為各類出門在外的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購、娛等各方面的有償旅游服務。旅行社、景區、酒店、郵輪等旅游企業都是以各種游客為服務對象,景區、酒店、郵輪都屬于旅行社這一旅游樞紐企業的供應商,企業業務相互關聯。
郵輪旅游專業群面向現代旅游業的旅行社、景區、酒店、餐飲、郵輪等各類旅游企業,側重培養從事現代旅游業的通用職業能力以及從事國際高端酒店、線上線下旅行社和國際郵輪工作的專項職業能力。
2.基于校企合作基礎和人才培養目標,創新郵輪旅游專業群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2016級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與武漢香海船務有限公司開展了學徒制訂單班培養,旅游管理專業與黃鶴樓、攜程、湖北省海外、武漢大學旅行社等旅游企業開展了認知實習與頂崗實習以及研學社團活動等領域的校企合作,酒店管理專業與萬豪、希爾頓、法國、紐賓凱、金盾等國內外知名酒店集團的武漢成員酒店開展了認知實習、頂崗實習、技能競賽指導、社團活動等領域的校企合作。
學習國內兄弟院校旅游類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總結學校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學徒制訂單班培養經驗,發現面向旅游類專業學生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取得好的人才培養效果,需要增強學生對現代旅游業的職業認同感和合作企業的企業文化認同感。
大一學年側重培養學生對現代旅游業的認知能力、重點合作企業的認同感和現代學徒制培養方式的認同感,以及從事現代旅游業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養;大二學年分就業方向組建多個企業的學徒制班級,培養學生各就業方向的專項職業能力;大三學年側重培養學生現代旅游業的職業崗位從業能力,三學年主要教學安排見圖1。另外,為了使學生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旅游職業發展方向和激活學徒制合作企業的人才培養競爭意識,第四學期頂崗實習結束后允許學生更換學徒班級。這樣的創新實踐,不僅幫助學生全面認知了大旅游行業,還培養了學生從事現代旅游行業的通用職業能力,同時專業群共同培養還拓寬了同學們的就業渠道。

圖1 郵輪旅游專業群三個學年的主要教學安排
3.校企聯合構建“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頂層互選”的郵輪旅游專業群課程體系
基于現代旅游業企業調研,我們分析了專業群學生就業崗位,包括橫向、縱向、遷移崗位群,針對崗位群進行職業能力分析,確定本專業群的底層共享課程、中層分立課程和頂層互選課程,基于學生的能力遞進,構建了學徒崗位基本素質課程、學徒專業技能基礎課程、學徒核心職業能力課程和學徒職業拓展能力課程四大模塊[10],詳見表2。該課程設置緊貼現代旅游業各崗位的實際工作過程,側重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職業能力。
4.依托學生社團平臺,雙導師團隊實現了“三課堂”融會貫通培養學徒
依托校企雙導師團隊指導的酒店協會與旅游協會兩個社團平臺實現了“三課堂”融會貫通。校內專業導師指導協會深入第三課堂開展學習調研和社會實踐活動,實現了第二課堂與第三課堂的融會貫通;在企業實踐的高年級學徒在校企雙導師的指導下總結對客服務案例并分享給校內低年級學徒的第一課堂,從而實現了第一課堂與第三課堂的融會貫通和各年級學徒之間的貫通。高年級學徒依托協會這個平臺向低年級學徒分享實習工作經驗和職業認知感受,從而在校企雙導師的指導下使得更多學徒更好地明確了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增強了行業認同感,進而幫助郵輪旅游專業群學生在校企雙導師團隊的聯合培養下實現高質量就業。
酒店接待和餐廳服務是和郵輪旅游專業群密切相關的兩個世界技能大賽賽項,培養世賽選手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工匠精神和職業認同感。同時,世賽選手需要具備國際高端酒店對客溝通技巧和嫻熟的英語溝通能力,只有將世賽技能標準融入課程教學內容,校企雙導師聯合指導,才能不斷培養出更有競爭力的世賽選手和國際化高端技能人才。
1.對接世賽賽項職業標準,校企雙導師團隊聯合開發課程資源
餐廳服務(西餐)世賽的技術標準對照餐飲行業實際工作需求、世界調酒師大賽和世界咖啡師大賽等專項競賽標準,側重培養國際水平的西餐高素質技能人才[11]。酒店接待賽項的競技水平代表了高星級酒店領域職業技能發展的世界先進水平,競賽標準強調貫徹行業技術標準,側重培養具備嫻熟英語溝通技巧的高星級酒店前臺接待技能人才。[12]
依據兩個賽項選手的技能標準要求,學校酒店接待賽項相關課程的雙導師團隊針對“前廳服務與管理”和“酒店情景英語”兩門核心課程開發了符合世賽酒店接待賽項職業標準的課程資源,包括酒店常用英語表達方式、酒店前臺接待標準、酒店后臺數據處理方式、酒店對客溝通案例等。世賽餐廳服務賽項相關課程的雙導師團隊針對“餐飲服務與管理”和“酒水知識與酒吧管理”兩門核心課程開發了符合世賽餐廳賽項職業標準的課程資源,包括各種西餐廳服務溝通技巧案例、常用餐廳服務英語表達方式、專業的咖啡調制與雞尾酒調制教學視頻等。這些教學資源的開發進一步創新了學校郵輪旅游專業群產教深度融合方式,培養出了具有世賽競技水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對接世賽賽項職業標準,雙導師團隊改革三課堂教學方式
酒店接待和餐廳服務(西餐)兩個賽項的選手技能要求都側重符合高星級酒店行業標準,都要求選手具有專業的職業英語溝通能力和嫻熟的英語思維能力。因此,校企雙導師團隊改革三課堂教學方式,側重培養學生符合世賽標準的溝通技巧和英語表達能力。

表2 郵輪旅游專業群課程體系
針對酒店接待賽項,學校導師指導學生領悟世賽職業標準和前廳接待相關的理論知識,企業導師提供酒店前臺接待常用的英語表達資料和酒店前臺接待各對客溝通環節的案例資料,雙導師線上線下三課堂互動聯合指導學生開展各環節英語情景對話訓練,這樣的產教融合方式更好地為學校選拔世賽選手奠定了基礎。
針對餐廳服務(西餐)賽項,學校導師指導學生領悟世賽職業標準和西餐廳服務相關的菜品知識和酒水知識,企業導師提供各種西餐服務方式的英語表達資料和西餐服務教學視頻資料,并深入第一課堂指導學生開展西餐廳服務英語情景對話訓練。校內導師還指導酒店協會帶領選手們深入合作酒店觀摩西餐服務流程。這樣的產教融合方式不僅培養出了具有世賽競爭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同時世賽倡導的工匠精神還更好地提升了學生的專業認同感。
“1+X”證書制度是國家完善高職教育和職業培訓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學校郵輪旅游專業群已開展郵輪運營服務技能證書的試點工作,將技能證書相關的培訓內容植入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內容,校企雙導師合力培養郵輪旅游專業群學徒在國際郵輪行業的就業本領。
對接郵輪運營服務職業等級證書的職業能力要求,“郵輪市場營銷”“郵輪前廳服務與管理”“郵輪餐飲服務與管理”“郵輪客艙服務與管理”四門課程的校企雙導師團隊調整了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了課堂教學方式改革。學校導師側重為同學們解讀郵輪運營服務三個級別的職業能力考核標準和理論知識考核的培訓指導,企業導師側重負責郵輪運營服務職業能級證書在行業的價值和技能考核的培訓指導,合作郵輪公司提供技能考核的場地支持。這樣的產教深度融合方式不僅提高了學校郵輪旅游專業群“1+X”證書的通過率,還使得合作企業參與了人才培養全過程,有針對性地提高了學生國際郵輪工作的職業能力。
綜上所述,郵輪旅游專業群的高水平建設要對接現代旅游業人才需求特點,側重培養學生從事現代旅游業的通用職業能力和旅游各行業的專項職業能力,充分借助產教深度融合的校企雙方資源優勢,將世界技能大賽酒店接待賽項和餐廳服務(西餐)兩個賽項的職業標準與“1+X”證書試點內容滲透到郵輪旅游專業群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全過程,將產教深度融合理念貫穿學徒培養全過程,最終促進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