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艷茹,黃 宇,張 霞
(寧夏醫科大學藥學院/寧夏特色中醫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回醫藥現代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寧夏 銀川 750004)
中藥分析學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研究中藥質量評價與控制的一門學科,是中藥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藥類專業的專業課程和核心課程[1]。中藥分析學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中藥及其制劑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和全面控制中藥質量的一般規律,在此基礎上建立有效的、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的中藥質量控制方法和標準,保證中藥的質量及藥品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注重夯實學生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而忽視了素質教育,更缺乏對思政元素的系統性融入,這些都無形中削弱了專業課程的育人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號)[3],進一步明確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性,明確指出針對不同類型的專業課程,要結合課程特點挖掘教學內容自身所蘊含的思政元素,使之與教學內容融為一體,實現專業課程思政潤物細無聲的育人功能。
在將課程思政融入中藥分析學教學的探索中,既要充分尊重中藥分析學自身特點及規律,保證專業課程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的達成,又要以素質目標為關鍵,整理與課程內容緊密貼合的思政教育內容,通過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組織教學,實現本課程育人目標。在具體教學改革中,我們進行了初步探索和實踐,從以下3方面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中藥分析學教學中。
為保障課程思政的有效融入,需要在教學活動的源頭——教學目標設計中體現課程思政育人目標,結合中藥分析學課程特征,以課程思政為價值引領,制定價值導向明確的教學大綱和教學指南[4]。課程教學由以往只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轉變為不僅重視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培養,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對中醫藥事業的熱愛之情、高尚的職業道德、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牢固樹立全面藥品質量控制的觀念。為此,我們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要由原來的知識目標及能力目標拓展為現在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并將素質目標單獨列出,以考量在教學設計及教學實施過程中是否能夠實現本節課的素質目標。每節課的教學設計中,結合教學內容挖掘思政素材,找準思政映射點與融入點,明確思政教育方向,設置恰當的素質教育目標。
中藥分析學教學及研究內容極其豐富,蘊含著大量的思政元素。教師可在講授專業知識及相關案例過程中,以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塑造學生的價值觀,培養法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等,在學生不知不覺中達到思政教育目的。
(1)緒論中重點介紹中藥分析學的性質、意義以及任務,強調中藥分析學對保障人民用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學生學習掌握中藥質量的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樹立中藥全面質量控制觀念。課堂上選取近年來與中藥質量控制密切相關的事件或新聞,通過問題設置引發學生思考,探討案例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教師總結評價,升華學生的思想,實現本次課的素質目標。講到藥品標準相關內容時要滲透藥品管理法及藥品法定檢驗內容與規定,此時教師的語氣應是嚴肅而認真的,注重培養學生的法規意識和責任感,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這是一門關乎法律的嚴謹學科,從而明確中藥分析學課程的學習目標和奮斗方向。
(2)在各章節教學中,緊密結合具體內容,尋找合適的思政素材及思政映射和融入點,將思政內容有機嵌入專業知識教學中,實現育人目標。
(3)中藥分析學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配套有32學時的實驗教學,以往的實驗教學只注重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忽視了思政教育。筆者以“牛黃解毒片中黃芩苷的含量測定”為例,深入挖掘實驗教學中的思政元素,并與基礎知識有機融合,達到教學目標。
為實現課程育人目標,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中藥分析學教學中,我們在重點教學章節及適宜開展課程思政的章節,深入挖掘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思政素材,采用CBL和TBL教學法[5],設計導入型思考題,激發學生對案例包含的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繼而啟發其對案例中所蘊含的思政內容進行思考(見表1),做到“章章有融入”,于潤物細無聲中實現課程育人目標。3將思政融入教學評價體系,保證教學目標和考核標準的統一性
表1 思政素材在中藥分析學各章節及實驗中的融入
將思政融入教學評價體系,是保證中藥分析學課程思政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保證教學目標和考核標準的統一性,在考核標準中體現教學目標。上海中醫藥大學在改革教學評價體系方面的工作值得我們學習借鑒[6-8]。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并且形成性評價的占比逐年上升。對專業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價包括期末考試、隨堂測試、思維導圖作業及文獻檢索等;對能力提升情況的評價包括小組討論活動中的成果展示、過程記錄、學生自評與互評等,用于評價學生的團隊協作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在素質養成方面的評價包括教師研討反思、組織調查問卷等,用于評價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同時,鼓勵學生將學習感悟以筆記、微博、微信朋友圈、照片、感言等方式表達出來,為后續教學的改進提供參考。我們將教學評價體系由原來僅注重專業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核調整為以培養目標為導向,注重知識、能力和素質3個層次的全方位考核。
中藥分析學教學內容本身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因此本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將思政教育貫穿中藥分析學教學全過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政治素質、道德修養,培養創新精神和責任感,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