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明 ,高 飛 ,張寶泉 ,徐玉梅 ,張俊杰 ,李 慧 ,李 艷 ,趙擎擎
(1.濰坊護理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1041;2.濰坊市技師學院,山東 濰坊 261053)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成為新時代高職教育的重要使命。在我國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怎樣育人”以及“如何提升育人質量”成為高職教育急需回答的重大問題。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某護理高職院校“五育”現狀,以發現育人短板,提出育人建議[1],為提升育人質量提供參考。
選擇山東濰坊某護理高職院校助產系、健康管理系2019級、2020級高職生947名。其中男生192人,占20.27%;女生755人,占79.73%。助產系663人,占70.01%;健康管理系284人,占29.99%。2019級273人,占28.83%;2020級674人,占71.17%。
根據研究目的,調查問卷以“山東省高職院校育人現狀”為主題,從4個方面進行設置。(1)圍繞學生對“五育”及相關內容的知曉情況,從“五育”內容的知曉度、“五育”分類的知曉度、“五育”與學生職業核心素養等5個子方面進行調查;(2)圍繞“五育”育人主體,從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班主任和學生管理人員及其他教師4個方面進行調查;(3)圍繞“五育”育人形式,從課程授課方式、活動組織情況、“五育”相關社團等5個方面進行調查;(4)圍繞學生獲取“五育”相關知識和信息的主要途徑,從德育、智育、體美勞3個方面進行調查。
本調查問卷基于山東省高職院校育人現狀研究,針對以上4個方面進行設計,并請高職院校育人領域專家提出建議和意見,對具體內容進行修訂,并對問卷效度進行了評定。最終確定本調查問卷為20道題目,均為選擇題。通過問卷星隨機發放調查問卷947份,全部收回,有效回收率為100.00%。
從單一數據來看,該校學生對“五育”知曉率很高,對其各項內容理解較好;從關聯數據來看,學生對“五育”與學生職業核心素養的關系也較為了解(見表1)。

表1 學生對“五育”及相關內容的知曉情況
(1)教學育人方面,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相互涉獵對方領域知識且頻率較高,有43.82%的學生認為思政課教師會經常融入專業相關知識,有47.94%的學生認為專業課教師會經常提到思政內容。(2)管理育人方面,班主任及學生管理教師在日常管理中,提到專業相關知識及就業前景等的頻率較高,有45.62%的學生認為經常提及相關話題。班級管理主體范圍不廣,有33.90%的學生認為除班主任及學生管理教師外,沒有其他育人主體參與班級管理(見表2)。

表2 “五育”育人主體調查結果
(1)從課程育人來看,該校已經開設了有關勞動的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授課方式、“投影儀+電腦”多媒體授課方式是該校課程教學中的兩種主要方式,但“黑板+粉筆”傳統授課方式依然存在。(2)從校園育人來看,該校組織體育、德育、勞育等相關活動的頻率較高,分別有37.59%、41.39%、41.08%的學生選擇了“經常組織”或“經常舉辦”;有高達53.54%的學生“不清楚”學校“五育”相關社團或組織,說明該校社團建設還有待加強(見表3)。

表3 “五育”育人形式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在課下獲取德育、智育、體美勞相關知識和信息的主要途徑是手機,選擇學生分別占40.13%、45.20%、45.72%;其次是學習強國App,選擇學生分別占35.80%、30.83%、28.93%(見表 4)。

表4 學生獲取“五育”相關知識和信息的主要途徑調查結果
“三全”育人是指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但目前該高職院校育人仍是雙課教師(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挑大梁”、兩類人員(班主任、學生管理人員)在“獨唱”,“三全”育人大格局尚未形成,“全校一盤棋”育人思想尚未達成共識。因此,護理高職院校應結合專業特點改變傳統文化育人形式,由單一文化育人向文化合力育人轉變,讓兩類人員由“獨唱”變為“領唱”,其他人員由“觀眾”變為“合唱演員”,共挑育人“大梁”,“齊唱”育人高歌,形成“全院一盤棋、育人共同體”的育人格局,進而實現共擔“育人擔”、齊燴“育人味”、共育“接班人”的良好育人氛圍。
“課堂說教、課下活動”這種單一的育人形式,讓“有知”的文化變得“沒味”,讓有意義的活動變得沒意思,無形中降低了學生的獲得感。新時代的育人,應在“課上課下、校內校外”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實踐、線上線下、傳統未來”等育人形式的“擴容”,通過育人手段的創新、育人形式的豐富,給學生多方位、立體化的育人體驗,讓學生意識到育人就在身邊、育人源于生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使廣大高職教育工作者看到了科技在育人中的作用和力量,為未來育人指明了方向。不成熟的線上授課方式以及傳統“黑板+粉筆”的授課方式,無疑會降低學生的幸福感。因此,新時代育人需要借力智能手機、智慧平臺等,更新育人途徑,創新育人模式,由單一途徑育人向多途徑育人轉變。
綜上所述,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五育”是學校育人的核心。高職院校育人主體有待擴大,育人形式有待“擴容”,育人手段有待更新,“三全”育人大格局的形成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