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巧妙地設置英語情境課堂,利用現有的學習條件,因地制宜地創造性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英語情境教學不應過分局限,應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英語教師必須在奇妙的情境中,突破原有的局限,尋找新的教學思路。初中英語情境教學能夠使學生在更加輕松的氛圍內達成自主學習的效果,受到英語教師的廣泛推崇。在《英語新課程標準》的深入推進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學改革也被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能夠適應現代英語教學的需要,必須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且能夠將情境教學作為正確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本文旨在探究初中英語教學中利用情境式教學方法所能達到的效果,并針對當下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到問題,逐個擊破,從而能促進現代初中英語情境教學高效率地開展,促進學習效果顯著提升,為英語教師提供參考。
一、巧設課堂疑問,創設英語問題情境
初中的英語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掌握更多單詞量和句型,對學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課堂上巧妙地設置疑問,是一種問題情境方式的構建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的特點,利用其教育教學的直觀性,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感受。通過巧妙地設置課堂疑問環節,教師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突出語言的交際功能,也能夠借助提問的直觀教學方法,加上語言的表述,結合問題的功能性探討,形成交際的模擬情境,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氛圍。通過課堂上的提問,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單詞,還能夠讓學生掌握一些特定的語法含義。對學生來說,教師的提問開通了自己的腦筋,開啟了一段新的英語學習歷程。
比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Unit 5 My favourite festival的時候,學習基礎知識之后,教師為了給學生提供自己喜歡的學習情境,這樣提問:Guess, what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 To tell you the truth,I like Childrens Day. Do you like it?教師也可以利用課外拓展環節,要求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節日和節慶活動,撰寫一篇簡單的英語作文,盡量多地使用常用的句型和語法。為了規避學生無話可說的困境,教師可以事先讓學生結合課件預習,查閱有關資料,把跟節日相關的固定說法和一些簡單的節日分類整理,讓學生在進行英語作文輸出的時候,很快地進入到角色之內,以生活場景展現學習情境,讓學生深入到社會文化生活之中。學生對英語學習越來越熟悉,就愿意主動開口講或者撰寫作文,教師鼓勵學生針對英語的作文輸出加以思考,自己的人物設定放在解題和捷徑之中,通過回憶和想象,借助英語情境教學方式,達到備課時計劃的效果。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你最喜歡的節日是哪個呢?”“中國新年和西方國家的新年之間有什么區別呢?”“西方的萬圣節有什么特殊的習俗呢?”通過這樣的疑問,給學生帶來啟示。
二、趣味角色扮演,創設英語體驗情境
英語情境教學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趣味性的角色扮演,也能夠給課堂帶來一片歡聲笑語。在教授初中生英語知識時應遵循從客觀到主觀、從具體到抽象的規律,因此,教師要借助初中生的好奇心,借助一些趣味角色扮演的內容,既可應用具體的實物教學,還可以結合詼諧幽默、生動傳神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注意力和關注的持久度有大幅度提高,學習能力迅速提升。趣味性的英語教學能夠產生情感遷移,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得以提高,激發學生對英語知識點持久地關注。《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一定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生搬硬套語法知識使用的方法,改進枯燥簡潔的傳統教育方式。
比如,在學習Unit 4“食物”知識點時,為了拓展基礎學習思路,學生需要掌握一些固定的說法,并開始實現基本使用和延伸使用之間的轉換。water、lemon、mango、tomato、beef、pork、cabbage等,這些單詞如果簡單記憶,就會非常困難,很多學生在記憶單詞的時候只靠死記硬背是難以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師為了能讓學生快速記憶單詞,將這些食物做成頭套,讓初中學生扮演角色食品,不僅要展示食物的特性,例如檸檬很酸,番茄是紅色的,可以和什么食物搭配使用,還可以讓其他同學主動提出各種單詞,做這些食物的“好朋友”,egg、sugar等都是“特邀嘉賓”,“申請出戰”,引發學生的關注。角色扮演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單詞的特性,加深其對所學知識的印象,而且也調動了其學習的積極性。這是一種比較具有深度的英語游戲方式。教師讓學生們自己剖析英語單詞的內涵,學生們集思廣益、小組討論,利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得出了結論,課堂上的氣氛活躍,使學生們的思維被激發到一個非常強化的程度,比教師不斷重復和講解單詞的效果要好上很多倍。
三、帶動整體氛圍,創設英語化情境
教師為了能夠給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情境,常常會借助情境教學,利用圖片展示等方式,給學生提供更好的課堂背景,帶動了整體的文化情境氛圍。有的時候,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教師給學生創設令其身心愉悅的英語化情境,結合跨文化的英語學習情境,讓學生在結合中西方差異的基礎之上學習英語,既能夠將英語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同時也能夠期待自己的作品為課堂帶來不一樣的亮色。教師可以自行制作英語情境圖片,如用白色的硬紙畫上顏色,繪制特殊的英語化風景,也可以采用照片打印的形式,甚至利用電子屏展示電子照片,同時配合學生們的繪畫作品,在課堂上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環球旅游”,這樣的學習情境能帶動整體學習氛圍。在英語化情境的創設過程中,學生們分享了英語學習的快樂,也能夠將其他學科的知識與英語學習相結合,從而能夠借助不同的展示方式,讓學生和教師的互動變得更加具有文化意味,通過對比得出結論。
比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Unit 8 Grammar部分的現在進行時態時,教師結合Reading部分的時裝秀內容,提前讓學生們準備一些服裝道具,在教室進行T臺秀。模特走秀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對話練習,這種對話練習的過程能夠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這是一種通過對話練習,結合圖片展示,繼續詢問動詞時態的方法。這種方法最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而通過圖片的展示,學生們還學會了西方國家的體育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保持每日的健身習慣等等。教師可以在其中穿插一些對于藝術和審美習慣的教學內容,達成“交叉學習”的效果。又如,天氣在西方國家還可以作為日常交際的內容,而學生們通過繪畫的方式,模擬不同的天氣實景,教師制作出一幅圖畫,要求學生能夠就該圖畫的天氣進行英語描述,采用最基本的描述語言就能達到激發學生情感的目的,促成課堂活動積極性的提升。這些描述生動形象,而且也體現出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之處。學生只要產生了對課堂上學習過程的親和力,就能與教師配合,根據學習環境中的不同知識點要求,仔細分析和推敲,舉一反三。
四、展現多樣程序,創設英語真實情境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程序化的教學流程有助于創設真實的英語情境,這是因為采用不同的程序,能在英語教學中體現語言的功能性和結構性,并且帶給學生更多的英語話題。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課前備課很有幫助,其中對于英語課程的設計應更注重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時刻圍繞學生的視、聽、說、唱、畫、游、讀、寫等角度展開一系列有趣味性的活動,按照這樣的流程給學生進行原材料的輸入,使學生能夠逐步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使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更好的語調、語音、書寫、拼音等技能。創設英語真實的學習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學習動能,并能引起學生在課后參加一些英語類的實踐活動的興趣。初中英語情境教學應該有一定的章法,教師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同時又從練習方式的角度入手,充分利用英語教學的音像資源,有步驟地展開“導入—教學—合作—評價—延伸”的教學步驟,教師的情境教學還包含體態語言、手勢動作和表情,實現更好的情境示范教學作用,引發初中學生的關注,引爆興趣。
比如,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求學生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能夠有一定的標準,如教師要求學生“Stand up”,而回答問題之后,教師又會說“Sit down”,當學生回答對問題的時候,教師還應該給予一定的鼓勵:“You are great!”利用賞識教育的方式,給學生創造一個更加和諧又充滿良性競爭氛圍的課堂,通過鼓勵學生,給學生更多表現的機會,促使學生的口語表達達到一個更深的高度,鼓勵部分學生積極參加英語沙龍活動,開闊視野,并且學會英語學習的不同方法和步驟。
綜上所述,教師為學生構建更加貼合初中生心理狀態和學習狀態的英語情境,使學生能夠身心愉悅,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也愿意在學習的過程中與教師達成互動。這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一種方式,也是對初中英語教學進行改進的結果。初中英語教師平時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為了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發展需求,教師在課堂上創設輕松愉悅的英語學習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對初中英語教學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記憶力更為深刻,也達成了不同層面的交流效果,使得初中英語教學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