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軼杰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微課以時間短、知識點生動直觀、不受時間和空間約束等特點,在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中占重要位置。教師通過錄微視頻的方式將知識點以簡短直接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輔以在線交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平臺,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緩解傳統課堂的認知疲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獨立自主地探究學習,啟發學生思維不斷深入。小學生正處于對新事物有好奇心的年齡,而語文是一門信息量綜合、以生澀難懂的文字居多的課程,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中,以背誦和抄寫為主,學生無法在枯燥的學習方式下進行思維拓展。因此,本文針對小學生特有的學習特點,對微課在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應用進行探究。
一、微課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1.微課
微課全稱微型視頻課程,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學科知識中的重難疑點開展的簡短、完整、有明確目標的教學活動。微課內容時長一般控制在5到10分鐘,因其時間短、知識點生動直觀、不受時間和空間約束、可隨時在線學習,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微課主要針對當前課堂上普遍存在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問題,它采取語言、視頻、圖片、音樂、動畫等多種方式,不僅能將學生很快帶入教學環境中,而且還把生澀、難懂的知識條理化、趣味化,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2.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革新的教學設計方法。傳統教學模式是以課上教師課堂講授知識為主,課后學生通過作業或實際操作進行內化為輔。翻轉課堂則顛覆了這種教學過程,它將過去的“講課”,也就是知識傳遞,通過授課視頻由學生在家里完成,而過去的“家庭作業”或“實際操作”放到課堂上由師生面對面交流或小組協作完成。但是對于成功的翻轉課堂來說,以上的定義僅僅表述的是學習場所的翻轉,屬于單一的流程要素,遠遠不能夠涵蓋翻轉課堂的內涵。一個成功完整的翻轉課堂需要三個要素:技術要素、流程要素和環境要素。技術要素是指教師制作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微視頻,流程要素是“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活動,環境要素包括智能診斷功能的學習分析系統,教師與學生在分析討論問題的角色扮演以及整個班級解決問題時創造的學習氛圍。翻轉課堂的這種教學過程的顛倒帶來了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環節和各個環節的關注點的改變。首先是課前的改變,由課前學生無方向的自主預習轉變為教師留下引導性內容并為學生創造教學視頻和提供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各種網絡資源。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網絡平臺可隨時和教師互動,對于較難的知識點,可以反復觀看教學視頻或搜索相關教學資源。接著是課上的改變,學生由被動地接收知識轉變為主動探究者,教師作為課堂的輔助者,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問題,采取只提供思路與方法的方式去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究問題。最后是課后,由教師批改作業學生完成作業轉變為教師通過課堂錄像二次觀察學生表現進行打分并進行教學反思,學生參與同班同學任務討論、評價并完成作業進行鞏固及提高練習。不難看出,翻轉課堂中的教師與學生的地位發生了本質的改變,從以往的教師學生單一的教與學的活動轉變為一套富含教師、學生、新媒體平臺的互聯網環境下的信息化系統,利用現有的信息化手段,達到課前、課內、課后的知識傳遞、知識內化、知識鞏固的顛倒安排。
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微課作為翻轉課堂的主體,是教師分析學生情況后根據教學目標選取一定的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在課前知識傳遞,如圖1所示。其本身又是幾個教學活動的集合,這里的教學活動是指教師作為活動主體與環境客體微課產生的相互作用,學生從這種相互作用中吸收有效的教學信息,達到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目的。微課包含兩部分,學習資源與在線交流。學習資源以微視頻為主,課件網站音頻等其他資源為輔。在線交流則是教師的在線答疑、在線布置任務,學生在線提問、在線討論、在線測試,如圖2所示。
微課內容是教師依據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選取與學科相關度高的信息素材,以此制作教學視頻,再收集網絡教學資源,綜合應用到課前、課中、課后,并達到一定的應用效果,即引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某類型解題方法等。
另外,在線作業練習與在線答疑則是教師與學生通過網絡交流平臺在課外產生的互動,也是當前信息時代提供的信息化學習環境,教師能夠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輔導。
三、小學語文翻轉課堂的微課探究
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智尚未成熟,對事物的理解與學習呈現表面、直觀,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自制力較成年人差,形象思維占據優勢,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等特點。因此,小學教師在翻轉課堂中的占比相較中學教師要大一些,新知識的重復要多一些,盡可能多地用視頻或形象的表達方式把一些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知識點表現出來,讓學生能夠更直觀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與翻轉課堂的特征及設計原則,在借鑒國內外微課應用在翻轉課堂的實際應用案例后,基于小學語文課程的特征,改進了微課應用的設計并對其進行了梳理歸類,形成如圖3所示的小學語文翻轉課堂的微課模式。
該模式通過教學應用目標,將微課的作用大致分成三個層面:
1.傳授新知
在課前階段,教師根據學情分析結果,確定教學內容,收集其他豐富的學習資源,制作引導任務,并將新知識制作成微視頻,一起在網絡平臺發布。學生獨立觀看微視頻并完成引導任務。與此同時,學生要參與協作學習,在線集體討論,教師要參與在線答疑。該過程對學生而言,微課不僅完成了獲取傳授新知識的作用,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對接下來學習內容的思考。對教師而言,在線答疑與在線討論的反饋信息是決定下一步課堂上教學內容的重要保障。
2.重點知識內化
翻轉課堂上的主人是學生,教師只負責組織課堂和提供指導。但是在小學中,教師控制課堂的比重會更大一些,小學生的精力集中時間也較短。因此,學生獨立或協作完成探究式或者自助式學習后,留給微課的時間多一些,此時,微課就可以以微視頻的形式出場了,其內容要突顯整個課堂的重點,強調典型的例子。該過程是知識的重復,幫助同學們回顧課前的知識,但是并不是所有,而是突出重點。由于是視頻方式,對一定的情景創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更加生動形象地表現課文中的內容。
3.難點處理和鞏固拓展
學生的學習程度是有差異的,學習能力也是不同的,課后的拓展屬于額外的學習內容,有些學生能夠憑借直覺很快理解難概念難例題,但部分學生可能要通過仔細琢磨才能理解,故該過程需因材施教,要進行難題講解微視頻制作,且課后時間較多,教師還可以根據課堂的反饋信息制作教學內容相關的拓展學習任務,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挑戰拓展任務,實現對知識的鞏固和拓展。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在小學教育領域嶄露頭角,其主體微課精煉簡潔、思路清晰,有“小、巧、精、活”的特色,能夠將語文課文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并能解決小學生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問題。但其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并不成熟和完善,教育工作者應通過教學實踐,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做出適當調整,才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得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