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時代,人工智能及智能設備這一把雙刃劍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同樣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文章通過與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對話”,無疑為我們人類清醒理智的認識當下新時代新社會提供了一把萬能密匙,讓人們更加客觀從容的正視我們所處的時代與社會現實。文通過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洞穴比喻,以及當下社會網絡時代,人們依賴手機,依賴各種智能設備而喪失了人類特有的獨立思考和辨析能力的剖析,指引我們在歷史的視域下跳出人類創造的“智能陷阱”而不是被其控制。
關鍵詞:網絡、智能、陷阱、青少年
一 柏拉圖的洞穴理論
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公園前347)不僅是古希臘哲學,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英國哲學家懷海特甚至聲稱一部西方哲學史不過是為柏拉圖作注腳而已。而其“洞穴”比喻不僅集中提現了他本人的思想,也構成了西方哲學的基本思路,具有很強烈的現實針對性。
二 網絡時代下的“陷阱”
(一)網絡時代的“漏網之魚”
互聯網時代下,人工智能已是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學習與工作中,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實實在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打開手機有人臉識別,購物出示二維碼,銀行、收銀、服務系統只需一臺機器設備就可以完完全全取代這些從業人員,智能機器人分揀快遞,精準送餐,大規模智能化現代農業種植等,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思維以及生活方式,未來今日研究所發布的《2021年科技趨勢報告》分析了多個行業近500種科技發展趨勢,對未深度來將影響到商業、政治、教育、媒體、社會等各領域趨勢做出了深度分析。正如這份報告所描述的,未來世界深受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技術影響。人們在享受著智能化現代化的“蜜果”的同時,逐漸被糖衣炮彈所麻痹,直至完全忘記了思考,不愿也不會再去深度思考。例如,一個使用了淘寶十幾年的用戶已完全沉浸于有自己的特點、愛好、個人特色形成的一個虛擬化購物世界中而不能自拔,只要曾買過某件服飾或產品,應用的整個頁面80%都是與此類產品相關的鏈接,互聯網利用大數據對人類精準分析,投其所好,刺激人類不斷消費,麻痹思想,忘卻真實的本質。打開某新聞平臺,只要曾點開過某負面新聞如:已婚人士出軌、殺妻騙保、虐待兒童等新聞,此后一旦打開這款新聞軟件,便鋪天蓋地,頁面至少60%都會將此類型新聞彈出到你所瀏覽的主頁面,這樣人們就會片面的以為自己身處的世界充滿了這些負面新聞,它便是真實的發生在身邊的事件,逐漸使你產生沮喪、懷疑、焦慮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到你所生活的真實環境,人際關系等。
(二)互聯網的“真面目”
“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種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們看到,機器具有減少人類勞動和使勞動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卻引起了饑餓和過度疲勞。財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種奇怪的、不可思議的魔力而變成貧困的源泉。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隨著人類愈意控制自然,個人卻愈意成為別人的奴隸,或自身的卑劣行為的奴隸。甚至科學的純潔光輝仿佛也只能在愚昧無知的黑暗背景上閃耀。我們的一切發明和進步,似乎結果是使物質力量成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則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1我們掌握了人工智能,使它成為了有智慧的生命,而人們的思維卻變得更加愚鈍了。
在2020年最具實力紀錄片《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中,導演采訪了大批曾就職于Google、pinterest、twitter、Instagram等技術產業的專家們,他們將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的用戶稱之為“人類期貨”,而這些社交平臺便是人類期貨的市場。資本主義利用大型的技術公司,對每個人去的每一個地方進行無線追蹤并獲利,人們刷微博,朋友圈等收到的廣告,都是這些廣告商花錢后幾乎填滿了每個社交平臺,技術公司會根據人們不同喜好推送給每個人不同的廣告,讓每個個體沉浸在自己獨立的世界里,而忽視他人,忽視周邊真實的世界。這些社交軟件的構建機制在于以“人類這種商品”為目的而產生的“預判能力”,活生生一個人類預言家,具體到人們停留在哪一張圖片看了,看了多久,通過“人類期貨”不經意間不斷流出的大數據,產生的精準的,越來越好的預判,在心理學上弄清楚怎樣以最快的速度操縱你、引誘你、想方設法從你身上獲利,從而影響現實生活中的行為和感情,假以時日,技術環境的改變使得他們可以通過搞基因工程,甚至開發新的人類物種。而人們忽略的是,人工智能,如今已經在運營著當今世界。西方哲學中康德認為:“既然當年哥白尼可以把地球與太陽之間的關系顛倒過來,設想不是太陽圍繞著地球轉,而是地球圍繞這太陽轉,從而提出了‘日心說假說。”
三 智能化時代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利用智能化這把雙刃劍
一種新的科技,新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人們往往只看到了該項科技與技術改變生產方式和生活好的一面,而往往忽略了,它所帶來的負面作用。更好的趨利避害,讓科技為人類所用,造福人類、開啟民智已是迫在眉睫。“人只須要了解自身,使自己成為衡量一切生活關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質去估價這些關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據自己本性的需要,來安排世界”2我們要理性的估價與這個世界的、國家的、科技的等一切的關系,去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
(一)國家加強網絡良好生態建設
① 對青少年產生嚴重的社會焦慮并引起心理問題
從問題本身看面很大,但我們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我們是要全面認識它,做到防患與未然,就像殺毒軟件一樣,大數據講起來很前沿,其實國外很早就開始出現,到我國也就是近幾年成為熱門前沿科技。大數據好像離我們很遠,其實很近。大家都在用的抖音、各種瀏覽器等,現在都會用到大數據,它通過我們每天的瀏覽習慣,定向的推送每個人的關注熱點一與喜好內容。從表面上看沒有什么問題,但我們深入分析,假如這個人思想偏執等心理問題,他瀏覽的內容很極端,通過大數據一直推送類似信息,他會認為社會就是這樣,心理問題會無限放大,這樣下去勢必會產生社會問題。“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3大量的網民稱自己為草根,而網絡就是當下的一個草野,而這個草野就是一個世界,人們真實的發表言論、公開辯論、這便形成了一個生態圈,如當下年輕人中間流行的飯圈文化、流量明星等極大的歪曲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② 規范金融行業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社會中每個主體的貢獻,但我們要規范好這些主體的行為,對于各經濟體與個人資金很重要,故國家對于金融行業的開放也最大限度的支持了各個經濟主體和個人的資金需求。但有的經濟體,他們沒有使這些資金真正用到實體中,不僅使他們失去了正確的金錢觀,更嚴重的讓他們有了錯誤的認知,感覺錢來的很容易,失去奮斗的動力,更深層次影響到社會的發展和我們未來的人才發展。
③ 加強大數據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
在針對信息的精準傳播上,在企業這一層面進行篩選,從而減少負面信息的傳遞。我們應建立一套完整的大數據企業管理辦法,用行政手段干預,從而約束企業的不法行為,讓大數據這以技術產業真正的用于社會治理上,給社會帶來正確的價值關,給廣大青少年帶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加強青少年的管理,讓廣大青少年正確認識“大數據”在最美好的年齡,把時間用到提高自身知識與技術上,不要讓“智能陷阱”吞噬。從源頭上減少有害信息傳播,針對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盡量減少負面信息在他們中傳播,多傳播社會中的正能量。大數據沒有錯,只是有些不法分子會利用它進行不良信息點對點的有效傳播,從而造成社會問題,影響青少年的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西方哲學十五講 第四講柏拉圖的‘洞穴
[2]恩格斯《自然辯證法》(1873-1882年)ME文9:2009,第408頁
[3]恩格斯《論權威》(1872年10月-1873年3月)ME文3:2009,第336頁
[4]馬克思《在〈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1856年4月14日)ME文2:2009,第580頁
[5]西方哲學十五講 第十三講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296頁
[6]恩格斯《英國狀況-評托馬斯·卡萊爾的“過去與現在”》(1844年1月)ME全:1956,第651頁
[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二卷
[8]易經六十四卦之家人卦
作者簡介:韓玲,(1990.3.21--), 女,漢族,蘭州財經大學,碩士,甘肅省蘭州市,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