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珊珊


摘? 要:目的? 分析奧美拉唑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淄博市張店區中醫院收治的9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為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49例。試驗組患者予奧美拉唑治療,對照組患者予雷尼替丁治療,分析不同治療方案對治療療效、癥狀積分、臨床指標的影響。結果? 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癥狀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 奧美拉唑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較優,能顯著改善臨床癥狀,增強治療效果,促使胃黏膜恢復,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胃食管反流病;奧美拉唑;臨床癥狀;胃黏膜恢復
中圖分類號:R57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5-0193-02
胃食管反流病為消化內科常見疾病,多表現出反酸、燒心等不適癥狀,值得注意的是,因內容物反流還會引起口腔、咽喉、氣道等食管鄰近組織損害,患者同時伴有哮喘、慢性咳嗽、咽喉炎等臨床癥狀。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并發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狹窄等并發癥,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近幾年調查研究發現,隨著飲食結構與生活方式改變,該病發生率有所升高,我國胃食管反流病發病率已超10%,使患者生活質量降低[2]。分析發病原因發現,多與患者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有關。此外,還與抗反流屏障結構功能異常、食管清除作用、食管黏膜屏障及長期吸煙飲酒,食物刺激等因素相關,臨床需引起重視。目前,臨床治療多以控制癥狀、治愈食管炎、減少復發與預防并發癥為主,其中較常應用的藥物即為奧美拉唑,其為質子泵抑制劑,本次研究即對奧美拉唑在該病患者中的價值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淄博市張店區中醫院收治的9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為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組,試驗組49例,對照組48例。
試驗組患者中,男23例,女26例;年齡31~78歲,平均(54.54±3.55)歲;病程1個月~4年,平均(2.56±0.48)年。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23例;年齡31~79歲,平均(55.07±2.03)歲;病程2個月~4年,平均(2.59±0.43)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意識尚可;②均為胃食管反流病;③均表現出不同程度反流與燒心癥狀;④臨床資料完善。
排除標準:①抑郁癥等精神疾病者;②近期(1個月內)服用過本次研究所用藥物者;③認知功能障礙者;④合并心等臟器疾病者;⑤血液傳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雷尼替丁治療。選取雷尼替丁(生產企業:瑞陽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914)口服,150 mg/次,2次/d,持續治療1個月。
試驗組患者予奧美拉唑治療。選取奧美拉唑(生產企業: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30309)口服,20 mg/次,2次/d,持續治療1個月。
兩組治療時間依據患者實際病情決定,同時加強對患者飲食、用藥、健康宣教指導,保障治療療效。
1.4? 觀察指標
①觀察療效評估。顯效:反流、燒心等癥狀消失,癥狀積分降低70%以上,胃鏡檢查結果顯示潰瘍病灶完全吸收。有效:癥狀有所改善,癥狀積分降低50%以上,潰瘍面積縮小。無效:病情未改善。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觀察癥狀積分[3]。0分:無癥狀。1分:反流、燒心癥狀較輕,可忍受。2分:能感較為不適癥狀,對日常生活有一定影響,可忍受。3分:癥狀顯著,無法忍受,需用藥。分值高低與癥狀嚴重程度成正比。③觀察臨床指標。包括癥狀消失、胃黏膜恢復(胃鏡檢查)。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療效評估
治療有效率試驗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癥狀積分
治療后癥狀積分試驗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癥狀消失、胃黏膜恢復、治療時間試驗組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臨床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療多以減少反流,改善癥狀,減輕反流物質損傷胃黏膜,提升食管黏膜抗反流防御功能、胃動力為主[4]。其中較常使用的藥物為抑制胃酸分泌藥物,如奧美拉唑,組胺H2受體阻斷劑如雷尼替丁,均具有一定療效。此次研究中,試驗組應用奧美拉唑治療,對照組應用雷尼替丁治療,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有效率、治療后癥狀積分、癥狀消失時間等臨床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奧美拉唑在該病患者中較之雷尼替丁療效更為顯著。現對該類患者發病機制進行分析:于正常人體中,胃壁細胞管池與分泌小管細胞膜上附有較為豐富的氫-鉀三磷酸腺苷酶,其參與胃酸分泌的重要過程,能促使細胞外鉀離子進入細胞內,將氫離子泵出細胞外,使其與氯離子結合形成胃酸。而奧美拉唑為典型質子泵抑制劑藥物,其能有效阻斷氫、鉀、ATP酶,從源頭抑制胃酸的分泌,緩解胃酸過度分泌所導致的反酸、燒心、腹部燒灼性疼痛等癥狀,起到保護胃黏膜作用,為臨床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選藥物[5-6]。
此外,奧美拉唑與抗生素合用還可根除幽門螺桿菌,達到迅速緩解癥狀,快速修復胃黏膜功效,顯著減少胃腸道出血等并發癥,一定程度亦減少了長時間服藥需要,縮短療程。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應用該藥治療的試驗組治療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時間(P<0.05),即可證實上述說法確切。對對照組藥物進行分析,雷尼替丁為H2受體拮抗劑,因呋喃環取代了西咪替丁的咪唑環,對H2受體具有更高的選擇性,能顯著抑制正常人和潰瘍患者的基礎和夜間胃酸分泌,以及五肽胃泌素、組胺和進餐引起的胃酸分泌,同時還能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對胃黏膜損傷和急性潰瘍起到保護作用,在胃食管反流中效果較佳,但值得注意的為,患者服藥期間腹瀉、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較為常見,且若患者治療期間服藥依從性不高,突然停藥可引起消化性潰瘍、穿孔等并發癥發生,增添患者不適,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不宜作為最佳治療胃食管反流病藥物。
綜上,奧美拉唑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較優,能顯著改善臨床癥狀,增強治療效果,促使胃黏膜恢復,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湯浩,丁海蛟.胃食管反流病發病因素研究[J].臨床軍醫雜志,2020,48(6):134-135.
[2]魏從光,魏曉艷,郝潤春.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研究進展[J].武警醫學,2020,31(6):88-91.
[3]劉洪明.胃食管反流病的中醫內科治療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 2018,13(10):116-117.
[4]李麗,楊元素.黃芪建中湯聯合奧美拉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8,15(3):61-64.
[5]林婕.加味左金丸與艾司奧美拉唑治療肝胃郁熱型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療效對比觀察[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8,23(3):364-366.
[6]馬乾章,劉鵬,白光.疏肝和胃降逆湯對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證患者食管黏膜蛋白酶激活受體-2及環氧合酶-2蛋白表達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8,13(10):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