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葉林
摘要:幼兒園教育中,離不開師幼互動活動,實際上,幼兒在幼兒園中開展任何活動都需要教師的引導,但基于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應如何掌握好互動方向呢?本文對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展開了全面的分析,并基于師幼互動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幾點可行性的師幼互動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大班;師幼互動;問題;策略
引言:
隨著幼兒教育者思想的進步,逐漸認識到師幼互動的重要性,發現師幼互動中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解決師幼互動問題應得到幼師們的重視。
1.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
1.1幼兒主體地位缺失
如今,教育主體理念受到了很大的關注,但是,一些教師在互動中卻忽視了對新理念的落實,幼兒缺乏主動權,在實際活動中,教師總是左右著幼兒的行為和發展。幼兒在師幼互動的過程中常常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依賴和順從于教師。教師作為大多數情況下教學活動的領導者,控制著全部的活動過程,幼兒在其中必須是安靜的狀態,服從教師的組織與管理,不能隨意打斷教師精心準備的教學活動,幼兒的活動區域和活動時間被嚴格限制,而且幼兒的大部分行為都是為了配合教師的安排。例如,在玩游戲時,幼兒選擇什么樣的玩具都需要征得教師的同意,由此可見,幼兒的自主選擇權也受到了限制。
1.2教師區別對待幼兒
師幼互動中,多多少少存在著一些不平等的現象。首先,交流方式不平等,在日常活動中,教師與聽話懂事的幼兒交流時總是輕聲細語、娓娓道來,并會給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勵;而與頑皮叛逆的幼兒交流,教師的交流方式有些不妥當,說話語氣比較生硬,沒有耐心對其進行指導。其次,座位安排不公平,部分教師會通過幼兒在課堂中的整體表現,將那些平時表現優異的幼兒安排在較靠前,或者與教師較近的位置;對于那些平時表現調皮,所謂不聽話的幼兒,為了不影響到其他幼兒,教師會將其安排在相對靠后的位置。這種座位安排方式,也體現了教師對幼兒們的區別對待[1]。
1.3師幼互動時空有限
由于各種原因,很多幼兒園的基礎游戲設施不能夠滿足所有幼兒的活動需求。例如一個班級有30位幼兒,而幼兒園卻只有一架滑梯,教師所能選擇的只能是將幼兒平均分配,讓一半的幼兒先去玩滑梯,等規定的時間過去,再讓另一半的幼兒玩滑梯。這樣,由于受到時間和場地的限制,無法滿足所有幼兒的探索需要,容易使得大部分的幼兒在實際活動中熱情下降,不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
1.4師幼互動模式單一
通過研究可知,很多教師忽視了尊重幼兒主體這一原則,用統一的要求對待每一個幼兒,沒有考慮幼兒特點,甚至不了解幼兒的基本情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缺乏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不能根據幼兒在性格、興趣、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對其因材施教,互動模式極為單一。師幼之間缺少平等交流交往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一種“強加于人”的傾向,使課堂容易發展成為一種單項的獨白或者是演講形式,缺乏互動環節。
2.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新策略
2.1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做到師幼平等
興趣是影響幼兒進行任何活動的重要推動力。在師幼互動過程中,由于教師主導性較強,在設計活動計劃時,很少考慮到幼兒的需求。因此,幼兒在與教師互動的過程中興致不高漲,甚至與教師沒有互動。分析這種情況,我們不難發現,這是因為教師沒有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直接就抹殺了幼兒們的興趣愛好,也沒有站到平等的位置與幼兒交流互動。為了消除這種情況,我建議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既要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也應該適當讓孩子有自己的發言權,提出他們的意見,比如他們自己本身想要玩什么樣的游戲、想要去做什么課后活動,在保證幼兒的人身安全前提下,盡量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做到教師與幼兒處于平等的地位,而不是主導支配的地位[2]。
2.2采用表揚鼓勵式的積極方法去教育
教師在于幼兒接觸時,應注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要多給予幼兒一些鼓勵和支持,促使幼兒自主探討。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們可以多采取讓幼兒自主爭取有獎答題的機會,比如教師提出自己的問題,鼓勵幼兒積極回答,如若幼兒答出來了,教師可以當眾表揚幼兒,并給予實質性地表揚;如若幼兒沒有答出來或者回答不夠準確,這時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幼兒,保持他們的自信心,不能受挫。在課后,教師可以多與幼兒溝通交流,了解一下他們的日常生活、興趣愛好,這樣既可以增加與幼兒的交流互動,還可以為之后改進教學方法做好鋪墊。
2.3教師應注意自己的言行
在幼兒園生活中,教師就是幼兒的最親近的人,肩負著培育幼兒的責任。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采用傳統的命令要求式的教育方法,這種教育方法在面對幼兒時是不可行的,這只會增加幼兒與教師之間的嫌隙。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應該站在幼兒的角度上去考慮,切不可采取命令要求式的語氣,支配幼兒做事,而是要采取溫柔的語言引導幼兒,只有這樣,幼兒才會愿意接近教師[3]。
2.4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修養
教師是幼兒在幼兒園期間的重要監護人以及引導者,因此,教師應注意自身的素質修養,以良好的言行及習慣,為幼兒做出良好榜樣。幼兒園的小朋友除了天生好動的特點,他們的模仿天賦也是極高的,所以教師在與幼兒相處的過程中,應起到帶頭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幼兒,讓他們耳濡目染,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教師可不能小覷耳濡目染的能力,歷史上的孟母為何三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為了讓孩子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應良好的教育方式去教導我們祖國的未來。另外,以自身的優秀品質,感染幼兒,利用豐富的知識涵養,拓寬幼兒的知識視野,提高幼兒對教師的敬仰之情,促進幼兒自主與教師交流。
結語:
幼兒年齡較小,在幼兒園生活中,需要得到教師的引導和和關懷,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和幼兒進行有效互動。為了提升師幼互動效果,為幼兒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教師應及時探索原有互動模式中的問題,并采用有效措施進行及時的改正,彌補傳統師幼互動中的缺陷。
參考文獻
[1]馬文華,劉永春.基于幼兒園健康教學活動視頻的師幼互動分析[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1,37(07):46-52.
[2]徐夢婷. 幼兒園生活活動中的師幼互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21.
[3]陳亞華.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及改善路徑[J].當代家庭教育,2021(1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