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曉靜?裴維維
【摘要】目前,普遍的觀點認為,6歲以下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隨著全球化發展日益深入,英語學習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重視,英語也成了當代人才需要掌握的一門基本技能。學齡前兒童正處于英語學習的最佳年齡,如何把握這個最佳年齡成了眾多家長的關注焦點,本文將解釋為什么說學齡前是兒童學習英語的最佳時期,分析當前學前兒童英語學習的現狀和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索把握學前兒童學習英語最佳年齡的原則和方法。
【關鍵詞】學前兒童;英語;最佳年齡;方法
【作者簡介】刁曉靜(1986.03-),女,漢族,江蘇泰州人,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碩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出版、教學法等;裴維維(1984.10-),女,漢族,湖南常德人,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英語語言文學學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出版、英語教育出版等。
什么年齡才是學習英語的最佳年齡?0-6歲作為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必須好好把握。我們國家針對學前兒童的英語教學起步比較晚,對于這些孩子來說,他們的英語學習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尋找有效的方法來尋求突破,以確保有效把握學前兒童學習英語的最佳年齡,收獲理想的學習效果。
一、為什么說兒童學習英語最佳年齡在學齡前
1.這更符合語言學習規律。從語言學習規律而言,要最自然地完成學習,需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步驟依次進行學習。“聽”和“說”是必不可少的,而“讀”和“寫”緊隨其后,這是不爭的事實。當人們無法講話時,他們首先會聽周圍的人講話,然后用耳朵慢慢感知,通過聽的感染,慢慢地就能夠自己開口說了,然后才可以閱讀和書寫。這是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只有在擁有了聽、說能力的基礎上,閱讀和書寫的學習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那么,什么時候是“聽”和“說”的關鍵期呢?答案是:學齡前。
在德國教育家卡爾·比蒂(Carl Bitie)看來,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在8歲以后會逐漸下降,他們的思維越來越接近成年人。他們逐漸有了邏輯思維的能力,會選擇性地吸收,學習和吸收的過程也會變慢。學習外語也是如此,全世界的語言學習者都是一樣的。為什么初中才開始學習英語的人很容易對學習英語感到厭倦呢?根本原因就是它違反了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在還沒有掌握聽和說的時候,首先學習“讀”和“寫”,要記字母、記單詞、學習音標等,這是非常不科學的,效果也只會事倍功半。
2.學齡前兒童能夠同時學習多種語言。有部分觀點認為,學齡前兒童學習能力有限,同時學習漢語和英語會讓孩子產生語言障礙。然而,同時學習多種語言對于學齡前兒童而言并不是問題。中國地廣物博,區域差異也很大,各種方言之間都存在很大差異。但是對于大部分孩子而言,他們都能夠同時掌握普通話和家鄉方言,即使是粵語、閩南語等難度較大的方言地區的孩子也不例外。我們鮮少見到有孩子因為同時學習普通話和方言而產生語言障礙的情況。由此可見,對于學齡前兒童而言,只要從小有足夠的語言環境,同時學習多種語言并不是難題。
3.學齡前的兒童更愿意開口說英語。學齡前的孩子還沒有所謂的面子思想。對于語言學習來說,很多成年人敗在了面子思想上,他們會因為害羞或怕被嘲笑而不敢開口說英語。但如果不能開口說,英語的學習就會失去意義,學習效果也不會好。對于6歲以前的兒童而言,他們還沒有這么多復雜的想法,他們純真無邪,不會因為難為情而羞于開口,從這方面而言,他們學習英語就有了很大的優勢。
卡爾·比蒂認為,當成年人學習一門新語言時,他們會有潛在的害怕和緊張感,這會在潛意識中表現為心理障礙。這種恐懼感和緊張感,也會大大阻礙英語學習的進展。而這種恐懼感和緊張感在學前兒童身上是幾乎不存在的,他們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無畏,敢于嘗試也樂于嘗試,所以這個階段也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
4.學前兒童語言模仿能力更強。學齡前時期的孩子有一個開放的語言接受系統,可以自然地學習外語。因為這是兒童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尤其是言語發展的關鍵期,所以他們模仿語言的能力很強,尤其是在學習口語方面。這個階段,孩子對于言語的理解是最純正的,而兒童的語音學習不需要間接的思考和理解,他們利用當下的語言環境和說話者的行為來進行直接的理解。如果他們接受良好的語言教育并獲得豐富而適當的信息以激發他們的語言功能,他們將在語言學習方面得到充分發展,并且能夠在生活中得到利用;相反,如果他們錯過了語言發展萌芽和生長的關鍵時期,就很難達到這樣的學習效果了。
5.學前兒童更易掌握發音技巧。6歲以下的兒童右腦功能比較強大,可以更好地控制聲帶,對運動神經的調節(如聲帶、舌頭和嘴唇)也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在這一點上,練習說話更容易掌握發音技巧。6歲以后,人的語音識別能力、認知能力、語調和發音就普遍下降了。如果在最佳時期僅接受母語的學習,則母語之外的語言能力將逐漸退化。一旦孩子進入學齡期,母語就會形成一套固定的控制模式,這個控制模式將讓孩子很難接受外語。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在學齡前掌握對幼兒的二語教育,那么對孩子的潛力挖掘和未來發展都是大有益處的。
6.學齡前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有利于語言學習。學齡前兒童對世界充滿好奇,對知識有強烈的渴望。因為人類對外部世界的學習是他們自身發展的需求。學齡前兒童為了通過語言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這種語言學習是自然而沒有阻力的,會顯得更加輕松。當我們長大后,好奇心可能不會減少,甚至會增加。求知欲也可以變得更強大,但是因為我們的思想充滿了其他事物,好奇心過多,面子思維過重,這些都將使好奇心與求知行為之間的協調大不如前,語言學習因為有了更多限制因素而步履維艱。
二、當前學前兒童的英語學習現狀
1.教育觀念落后。學前教育中英語教學的觀念存在一些差異,這與教育目標的定義不明確有關。目前許多幼兒園都開授學前英語課程,但根本目的是提高幼兒園的入學率和經濟效益。另外,對于學齡前英語,許多幼兒園老師還沒有充分準備,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過于簡單,沒有考慮到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他們只強調兒童必須記住單詞和句子的事實,忽略了學前英語教學的科學性格,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2.英語教學師資不足。當前,學前教育階段能夠中英雙語教學的師資力量非常有限。很多學前雙語教師在英語發音和語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中式英語在學前教育的英語課堂中普遍存在。很多老師對于學前兒童的英語教學方式也缺乏科學性和創新性。教師教學水平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
3.教材體系不完善。目前,國內并無統一的學前英語教育課程標準,英語學前教育的教材體系還不完善。幼兒園之間的學前英語教學內容存在很大差異。缺乏適當的規范教材,就不可能真正地培養幼兒學習英語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最終使幼兒對學習英語失去興趣,從而不利于未來的長遠發展。
4.教育環境有所欠缺。語言發展是個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需要持續的交流,并在交流過程中使用所學到的語言技能。在當今的學前英語教學中,教育環境還有待改善,很多老師只專注于向兒童教授簡單的詞匯和句子,而沒有給他們提供使用這些詞匯和句子的實踐機會,這就讓孩子無法真正掌握和領會英語技能。
三、把握學前兒童學習英語最佳年齡的原則
1.把握母語這一首要任務。在中國,孩子們主要的語言應該是中文。就母語溝通的吐字技巧和準確性而言,3歲以下是孩子學習母語的關鍵時期。因此,父母應該為0-3歲的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中文環境,為以后學習第二語言打下夯實的母語基礎。因此,三歲之后的兒童都受到了良好的母語熏陶,并且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理解力,當此時開始正式學習第二語言時,無論是言語模仿還是理解力,一切都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2.重視情景刺激。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市場上很多英語教育機構的廣告都會大力宣傳“純美式發音”“全英語教學”和“外教”。母語國家的老師教授英文固然有益處,但是如果外國老師不熟悉中國孩子的特點,他的教學方法可能不科學,一開始可能會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但是長時間之后,孩子最終還是會對學習失去興趣。
因此,在教授學齡前兒童英語時需要從兒童的角度出發,創設多種情境,如有趣的故事、游戲和戲劇等,激發兒童用英語表達的欲望。
3.把握興趣這一關鍵因素。想要很好地學習英語必須基于兒童對英語的興趣。學習英語的基本目的是發展兒童對不同文化的理解,提高其他語言的輸入和對其他國家文化的認知。所以,我們在進行學齡前兒童英文教學的時候有必要充分利用學齡前兒童的好奇心,并采用更加科學、多樣和有趣的教學方法,以幫助他們樹立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把握學前兒童學習英語最佳年齡的方法
1.合理選擇教材,促進全面發展。要科學地選擇適合學齡前兒童的英語教材,教育管理部門要規范幼兒英語教材體系,加強對各種教材的研究和分析,幫助和引導學前兒童英語教師掌握各種教學的特點和范圍,選擇適合兒童學前英語教學的教材。每個幼兒園必須客觀地分析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條件,從實際出發,合理選擇教材。此外,還應考慮學前英語教材體系的完整性。選擇既能達到教育目標,又能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綜合教材,可以成功地實現教學目標,并培養兒童全面發展的綜合能力。
2.提升師資力量,培養高水平教師。英語學前教育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水平。在英語的學前教育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學齡前英語教師不僅需要足夠的英語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還需要學前教育方面的專業技能,掌握孩子的心理特征,設計相應的教學課程并調動孩子學習英語的熱情。
首先,對于從幼師專業畢業的教師,他們已經掌握了幼兒教育的專業技能,但是他們的英語水平需要提高。每個幼兒園都可以為這部分教師提供特殊的基礎英語語言培訓,鼓勵教師自己學習英語,并提高他們的英語素養,使其滿足學前英語教學的要求。
其次,加強對學齡前英語教師的評估,并建立有效的英語教學評估系統。學齡前英語教師應了解兒童英語教學的理論,并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該評估系統可以包括課程準備、課堂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等多個方面。
3.營造良好環境,推動學前英語教學。當孩子學習英語時,環境因素起著關鍵作用,需要幼兒園和父母的共同努力。幼兒園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為孩子們用英語進行交流創造良好的環境,使他們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對英語感興趣。例如,老師可以在上學或放學后用英語打招呼;在英語課上,讓孩子以游戲的方式開展活動,同時練習用英語交流,當孩子問問題時,教師應積極回應,使他們在不斷的實踐和練習中更好地學習英語。
結語
綜上所述,學齡前,特別是3-6歲,是孩子學習英語的最佳時期,在這個階段開始英語學習符合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我們需要針對當前學前兒童英語教學面臨的觀念落后、師資力量不足、教材匱乏等各種問題展開研究,探尋把握學前兒童學習英語最佳年齡的方式,在這個關鍵時期,以更加科學的英文教學幫助孩子提升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英文方面的語言能力,從而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俊如.《指南》中引導學齡前兒童學習的策略之我見[J].大觀,2017(5):168.
[2]林麗.學齡前兒童漢字學習方法與年齡階段特點的適切性[J].文教資料,2017(19):66-67.
[3]孫金鳳.基于教學實踐的多模態英語早教研究[D].煙臺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