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劍輝
摘要:新的社會背景下競爭越來越激烈,未來的社會人才不僅需要掌握先進的技術,還需要擁有綜合能力,且人格健全、身體健康、心理素質過硬。在農村的生活環境和教育背景下,在初中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學校不僅承擔者培養人才的重要任務,還要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的發展。因此,需要針對初中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以及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城鎮化建設速度的加快,農村多數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從而出現大量的留守學生,而留守學生是家長最不放心的,使得留守學生成為學校教育的重點,也是難點。想要解決好初中教育階段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保證學生健康成長,可以采取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一、初中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初中農村留守學生是社會一個相對龐大的群體,是社會生活中比較熟悉的群體,主要是由于家長雙方或者一方外出務工,導致學生長期與家長分離所形成的群體,這部分留守學生主要是由其他家庭成員或者委托其他家屬、朋友進行照顧。留守學生有家長教育長期缺失,缺少父母的陪伴,不僅在教育上存在特殊性,心理狀態上也比較特殊,與班級中其他學生相比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因此需要給予留守學生密切關注,掌握其心理健康情況。留守學生長期與家長分離,缺少父母的監督、關心和教育,比較容易出現厭學、煩惱等心理問題,加上學生很少將自己心理的想法與父母進行交流,甚至會出現不愿意與父母交流的情況,也很少向同學和教師傾訴自己的想法,長期將想法憋在心理,導致學生的心理出現問題,需要及時進行疏導,避免出現嚴重的不良后果[1]。
基于初中農村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現狀,需要對其進行詳細分析,在了解留守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原因的基礎上提出科學的對策,通過合適的路徑對留守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改善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初中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
農村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這是因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會對其學習、成長、人際交往等方面產生影響,甚至會影響其一生的成長,也是學校展開德育教育的關鍵因素。根據現階段農村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情況來看,初中階段的教育需要引起重視,以便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而這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對學生實施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身心健康的成長、成才。
(一)從學校角度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學生主要成長和活動場所是學校,因此需要學校為留守學生營造輕松、健康以及愉快的校園環境,使其能夠在學校體會到溫馨、快樂;同時,教師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尤其是班主任,是學生最為崇拜和信任的人,班主任以及各任課教師需要密切注意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使得學生能夠向教師傾訴自己的內心。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集體活動,溫暖學生的內心,尤其是積極鼓勵孤獨、性格內向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教師需要主動去關心留守學生,針對留守學生的情況建立信息卡,包括學生的家庭住址、家長的聯系方式,并且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同時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們展開集體討論,使得學生能夠抒發內心的想法[2]。此外,教師需要意識到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將自己當做是心理教師,時刻注意留守學生的情況,掌握好學生的心理情況,及時發現異常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心理輔導活動,邀請專業的心理教師對留守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并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方便家屬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二)從家庭角度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環境是影響留守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環境。農村家長為了增加經濟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水平、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普遍外出打工,難以做到打工和家庭兼顧,加上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對學生進行家庭教育時常常感到無力,尤其是初中階段學生的思想已經逐漸形成,學習的文化知識難度也越來越高,家長教育的難度隨之提升[3]。對此,需要家長采取其他分關心學生、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在其成長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農村由于工作環境和家長受教育程度的影響,容易出現錯誤的想法,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此,家長在外出務工時可以借鑒城市中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盡量為留守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料以及社會咨詢,使學生感受到家長的關心與在乎;同時,對學生采取的鼓勵和教育方法要適當、科學。此外,家長還可以通過手機增加與留守學生的交流,傾聽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使其敢于向祖輩或者教師傾訴等[4]。從家庭教育對留守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可采取的措施較多,但最主要的是家長能夠真正的傾聽學生的心聲、關注其內心感受。
初中農村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始終是學校和家長關注的重點,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為留守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并且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以便在學生出現心理異常時能夠及時進行疏導,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使得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瑜瑛.社會信息化背景下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新智慧,2020(15):117.
[2]令扶國.在核心素養下農村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課外語文,2020(09):141-142.
[3]石城.讓留守的心靈不再孤單——談農村初中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大眾心理學,2018(03):43-44.
[4]朱兵.如何確立積極的農村初中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0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