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凱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道路運輸體系逐步完善,道路橋梁建設的施工質量也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但是在生活中有許多因素都對施工建筑中的混凝土質量有著影響,如建筑工藝、環境、建筑材料等,都可能導致混凝土結構的損壞。因此,要大力發展混凝土技術的研究,讓我國的道路橋梁施工發展得越來越好。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施工;運用
引言
道路橋梁施工作為一項基本的工程施工內容,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社會科技進步與發展,相關技術應用在施工過程中的比重大大提高,技術使用程度成為判斷是否進入工程現代化的一項重要指標。混凝土作為道路橋梁施工中重要原材料,其技術發展也相應受到關注。在科技發展的推動下,混凝土施工技術運用不斷成熟,其發展趨勢也越來越好。目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行業發展中存在一些缺陷與不足,不利于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和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質量。因此,為了保障整體施工質量,需要不斷優化完善混凝土施工技術。
1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特點及優勢
所謂的混凝土施工技術,顧名思義,就是以混凝土材料為中心構建的一種技術體系,其涉及到混凝土施工的多個環節,包括配比、拌合、澆筑以及養護等等。目前,該項技術在我國道橋工程施工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其特點及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在凝固以前,混凝土通常會保持流體狀態,其可塑性以及流動性相對較好,因此,在道橋工程施工中對其進行有效的應用,不僅能夠對相關設計需求進行有效的滿足,還能有效減少路基沉降以及路面開裂等問題的產生概率。其次,混凝土材料是利用水泥、骨料、水以及各種添加劑按照特定比例調配而成的,而這些材料本身具有易于獲得和價格低廉的特點,因此,將其應用在道橋工程建設當中,能夠有效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投入,而且,混凝土在完成澆筑以后,其養護方法也相對簡單,可以實現工程養護成本的有效控制。再次,混凝土材料本身具有強度大、穩定性高、負載能力及抗壓能力強的特點,所以其能夠更好地滿足道橋工程的使用需求,如果能夠對其進行科學配比,在保證其質量的情況下,應用在道橋工程施工中,可以有效提高道橋工程的穩固性、安全性以及耐久性。最后,在我國,由于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較為廣泛,所以在市面當中已經衍生出了多種類型和功能的原材料,例如,添加劑,包含緩凝劑、減水劑、防凍劑以及早強劑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有效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道橋工程的功能性,使其具備防凍、防水等諸多功能,還能顯著提高工程設計方案的靈活性,使工程施工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2混凝土施工技術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運用
2.1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與優化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當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計算和配置可謂非常重要。它是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步。混凝土的配合比既要滿足工程設計強度的需要,還需要降低其水化熱,因此,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相關的設計與優化比我們想象中更加困難一些。在混凝土配合比相關的設計當中,我們要盡可能地避免使用水泥和水等物質,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水化熱量,讓混凝土在性質上會更加地符合要求。除此之外,礦渣水泥非常適合混凝土配合過程中的物料選擇,再添加一些粉煤灰就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可泵性,這樣既能減少使用水泥等資源,還能夠使表層的混凝土強度更加優質。混凝土配合比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它的水化熱要盡可能地降低,所以在整個配置過程中,我們既要選擇水化熱低的礦渣水泥,還需要聯合一定量的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是一個非常嚴謹而且數據要求非常精確的工作,我們在開展的過程中,必須先打好基礎,首先要保證設計的強度,只有保證結構的穩固性能,才能開展下一步減少水化熱。
2.2混凝土攪拌
混凝土是一種攪拌材料,必須有機地組合各種材料。混凝土攪拌部位應按設計要求確定,并選用合適的材料,應選擇設計中所需強度的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由施工人員用電子秤計量,混凝土攪拌技術的應用受到天氣、溫度、濕度的影響。當混凝土與雨水混合時,必須及時檢測混凝土的水含量,以避免造成濕度過量。混凝土材料必須進行坍落度試驗和取樣,以保證混凝土能滿足施工要求。
2.3混凝土運輸
由于運輸途中可能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如和運輸車內壁接觸、與工作人員接觸等現象,都會導致混凝土成分出現變化、缺失,或是材料粘合到內壁上,不利于保證混凝土質量。為防止發生這些現象,在運輸混凝土時可以蓋上一層保護膜,有效隔斷與空氣以及運輸車內壁的接觸。此外,還可以在運輸車內壁刷上一層防護劑,更好保持材料效果。為減少人員接觸,可以采用裝卸自動化和機械程度較高的運輸車輛裝卸和運輸材料,提高運輸的自動化技術水平。此外,選用性能較強的運輸車輛運輸材料,可以在保證材料質量前提下縮短運輸時間,將材料及時送到施工現場。當然,在不同環境下工程可以采用不同的原材料運輸設備,除了普通運輸車以外,還可以考慮起重機、泵送等運輸方式。
2.4混凝土澆筑技術
在混凝土施工澆筑階段,要根據現場施工環境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澆筑方式進行混凝土澆筑。在澆筑過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材料的水灰比以及混凝土初凝時間。對于時間的控制是極為關鍵的,在混凝土澆筑中,時間把控不好會提高混凝土裂縫產生概率,影響混凝土澆筑質量。因此,要計算好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及時進行混凝土的路面保護。澆筑階段,混凝土會產生大量熱量,溫度太高導致的內外溫差會影響混凝土強度,從而形成混凝土內部擠壓現象。因此,在澆筑階段,要及時對混凝土內部散熱,可以在澆筑前的混凝土材料中添加外加劑進行熱量調節,也可以增加澆筑時間,使產熱階段變長、最高溫度下降。另外,澆筑期間要控制混凝土的澆筑高度,需要結合實際施工情況確定高度。根據鋼筋之間的距離以及工程結構,在澆筑前準確計算出混凝土的澆筑高度,避免出現因高度過高導致混凝土發生離析、造成斷裂的現象。
2.5混凝土養護
對于混凝土施工技術而言,養護操作是一項非常關鍵的內容,能否對各項養護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直接影響著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因此,在道橋工程中的混凝土項目完成施工以后,還需要對養護工作進行有效地落實,具體需要根據所在區域的氣候條件落實養護操作,一方面要對混凝土表面進行定期的灑水,或者是噴涂養護劑,以此來控制其表面的溫濕度,從而避免干縮裂縫或者是溫度裂縫的出現。另一方面需要使用棉被、草墊以及塑料薄膜等材料覆蓋混凝土的表面,避免降雨、高溫以及光照等因素對混凝土的固結效果造成不利影響。養護操作至少應該持續7-14天左右,且養護過程中,嚴禁出現堆放重物或者是駛入車輛的情況。
結語
綜上所述,道橋工程施工中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項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這對于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相關單位一定要對該項施工技術保持高度的重視,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對相關技術手段進行合理的應用,不斷提高工程施工的規范性與科學性,從而為工程建設活動的有效開展以及后期綜合效用地發揮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莊步凱.混凝土施工技術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建材發展導向,2020,17(5):191-192.
[2]蘇放.混凝土施工技術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建材·裝飾,2021(11):58,78.
[3]劉瀚文,王寶慶.混凝土施工技術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1(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