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
摘要:如今,生態環境保護被社會各界所重視,林業生態保護系統是環境保護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而在新時代旗幟下,必須要科學地規劃林業發展的方方面面,注重林業生態保護的創新及其結構優化,使林業生態綜合治理保護與林業發展創新同步進行。本文就林業生態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為課題進行探討,分析當下我國林業生態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期望達到林業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為我國林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林業;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
1.林業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林業資源對于全人類而言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在當代社會大背景下,林業資源有著兩大作用,一是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二是美化居民生活環境。首先,林業資源不僅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而且,大片的森林還可以固定水土、凈化空氣、吸除噪音等等。對于林業資源的保護,可以確保上述效益得以實現,在綠色環保的前提下,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其次,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質量不斷進步,大眾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對于生態化、環保化的需求在不斷上升。而林業生態保護的進一步落實,從大角度講,優化了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從小角度看,使得家家戶戶都可以享受家門前的一片綠蔭,更好地促進了人們生活環境質量的提升,貫徹落實了綠色、共享、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保證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2.林業生態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林業生態保護的相關法律不夠完善
在綠色生態環境的建設過程中,林業生態保護方面的相關法律依舊不夠完善,甚至在有些細節方面存在著缺失,一些法律條例規范不明確,給林業保護的相關執法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當下社會,林業生態工程與社會經濟發展環環相扣、息息相關,要確保林業資源能夠得到良好的保護,必須要做到公眾配合與法律體系完善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完善。
2.2林業生態保護的相關政策扶持力度不到位
有關政策的扶持對于林業資源保護工作來講是至關重要的。相關管理部門要著重關注下屬保護組織在工作中對于人力、物力與資源的配置,以達到更好地管理作用。在當下社會實踐中,部分部門應盡職責不到位,相關政策缺失或者難以推動施行,并沒有給林業資源保護工作作出良好的工作導向,使其無法向更高的水平邁進,達到資源保護、環境優化的作用。只有在有關政策的扶持之下,大部分的林業資源保護工作才會順利進行,實現應有的資源效益。
2.3林業生態保護的相關科技手段與人員技術不到位
林業資源保護的相關科技手段以及專業人員技術的支持對于實際的保護工作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而當下,我國對于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人才及科技投入方面比較匱乏,導致了林業資源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保護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對林業資源做好相關的治理撫育工作,也要運用合理的科技手段對其進行生產管控,技術處理。在保護過程中,要對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對技術進行定期檢查創新,爭取采用高精尖的技術以及最可靠的人力資源,對林業環境進行良好的管理,促進林業生態環境優化,結構合理調整,促進林業生態系統更好地發展。
2.4林業生態資源保護難以達到可持續發展
當下林業資源保護的工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依舊是環境保護缺乏可持續性。在環境保護建設過程中,整個體系都缺乏立體化、可持續性。多數地區急于求成,導致了投入長效考慮較少,短期收益大,但長此以往,則會限制林業生態環境的發展,導致林業資源保護只重一時之利,不能長效發展。在當下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我們應該關心的重點應是如何使林業資源保護工作持續下去,不斷發展。
3.林業生態保護應采取的措施
3.1加強有關部門制度規劃
法律法規永遠是林業生態保護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立足于我國當下的林業發展現狀來看,我國林業保護制度規劃中不合理的地方有很多,有關部門必須要及時的修正、完善相關政策,促進下屬保護部門積極參與林業保護工作,增強社會大眾的林業保護意識。同時,應獎懲并進,鼓勵林業保護行為、嚴懲破壞森林、濫砍濫伐等行為,使得保護制度貫徹落實,從實際出發,保護林業生態資源。
3.2落實林業資源生態保護責任
在林業資源保護的過程中,有關部門必須要貫徹責任制的落實,使責任落實到人。由于生態保護工作的特殊性,導致因為個人問題產生的工作事故時常發生。因此,必須要落實好相關部門的責任,提高有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確定各個崗位人員的工作職能,確保所有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加強對人員的約束,保證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風險性與事故率不斷減少,相關工作更順利地進行,促進了林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發展。
3.3推進林業生態旅游項目
由于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精神享受需求也逐漸增加,這也直接地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在林業生態保護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結合當下情況,利用當下特有的林業資源,大力發展林業旅游產業,這不僅能夠推動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也能提高當地經濟效益。在發展林業旅游的同時,也有注意好對樹林的保護,不能有“旅游毀林”等有關現象的出現。而且,相關地區要結合當地特色,以特色為亮點來吸引游客,做到林業發展與旅游行業的有機結合,共同促進,共同進步。
3.4增強林業資源保護的宣傳力度
由于在當下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于林業資源保護的宣傳工作不到位,導致了多數地區群眾對于林業資源的保護意識不到位,各種破壞現象層出不窮,濫砍濫伐、非法破壞森林等等現象十分常見。這些現象導致了林業資源不夠充足,生產力資源不完善,林業規模縮減,大大影響了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部分群眾對于林業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夠了解,導致了其對林業資源的大肆破壞。在此基礎上,有關部門必須落實好林業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使社會大眾樹立起林業資源保護意識,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5促進林業資源多樣化、全方位發展
林業的發展是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發展的共同體,它可以有效地發揮出生態資源的重要作用。在發展林業資源的過程,要擴大林區面積,加大植樹造林力度,使森林綜合效益發揮到最大化,同時推動其他資源共同發展,是林業資源的發展得到長效保證。相關林業建設部門應根據季節、地形地貌、水文特征、土質土壤及當地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選擇與當地發展相符合的樹種進行栽培。同時在栽培過程中,注意不能樹種單一化,要豐富樹木種類,完善當地生態系統。要對樹木的種植面積、栽培計劃、種植方案等等進行科學合理地安排,提高樹木品質,達到樹木資源效益的最大化。在退耕還林之后,要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保證資源效益的最大化,以林業資源推動經濟發展,既滿足市場需求,又保證了林業資源的合理保護,一舉兩得,促進當地多方面發展。
小結
綜上所述,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社會各界對林業生態資源保護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由于我國對林業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加大,我們必須協調好林業生產與保護之間的關系,找出相關問題進行處理更正,制定出針對性的保護計劃,并加以監督管理,不斷創新優化,從根源上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確保林業生態保護工作能夠取得巨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易新初,許承輝.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探究[J].現代園藝,2019,380(8):151-152.
[2]林智全.林業采伐作業的環境保護技術及對策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8,(14):90-91.
[3]田曉紅.林業生態保護長效機制建設的路徑——以山西省為例[J].中國林業經濟. 2019,(05).
[4]鄺光偉,周光平,陳白,尹瑞安.林業生態保護與天然林保護的具體措施探析[J].農民致富之友. 2019,(12).
[5]侯海潮.林業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策分析[J].中國林業經濟,2017,(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