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知鴻
摘要: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可以使新時期的國民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本文首先對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總結,并結合大數據技術推廣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互聯網金融創新監管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互聯網金融;監管
大數據技術的普及為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對相關監管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很多互聯網金融產業人員都對大數據背景下的業務創新具備較高水平的關注。
一、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互聯網金融的社會成本偏高
部分互聯網金融產業在探索發展路徑的過程中,雖然進行了大數據技術的引進和應用,但對于社會成本的構成情況關注程度較低,缺乏對金融產品應用主體相關情況的研究,未能實現批發價格的合理設定的,導致新型金融工作模式無法得到成熟的構建,也使得金融產品無法在優化用戶體驗的情況下,實現社會成本的有效控制。一些互聯網金融產業在應用大數據技術的過程中,對于批發購買方式的重視程度較低,缺乏對社會成本構成情況和變化趨勢的分析,導致個性化定制服務無法得到優化,難以充分開發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價值。一些互聯網金融社會成本的控制工作對于風險因素的管控需求關注存在不足,未能實現對約束監管舉措的改良,導致社會成本無法控制在合理區間,也使得金融產品客戶的多元化需求無法得到充分滿足。
(二)互聯網金融的信息安全保障機制不夠成熟
現有的一些互聯網金融產業在應用大數據技術的過程中,對于信息泄露的相關危害缺乏完整的總結,未能實現對大數據平臺信息收集能力的有效分析,導致涉及到用戶隱私的信息保障舉措無法得到調整優化,難以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充分滿足數據信息平臺構建的實際需要,也使得數據信息很可能在出現濫用現象的情況下,無法為信息安全提供充分保障。一些互聯網金融產業的構建對于電話營銷和垃圾短信等問題的關注程度較低,未能實現對個人網絡賬戶盜用問題的有效控制,導致信息的泄露現象無法得到有效控制,也使得互聯網金融機構無法在技術安全管控方案的改進方面積累足夠經驗。一些信息安全保障機制的構建缺乏對大數據技術應用過程中,金融產業管理體制建設情況的考察,未能對金融信息泄露風險的控制方法加以改良,導致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管控信息安全方面的手段無法得到調整創新,也使得信息泄露風險無法得到高質量的管控。
(三)互聯網金融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
現有的一些互聯網金融產業在探索發展路徑的過程中,對于大數據技術所具備的多方面應用價值缺乏有效的掌握,未能實現對當前互聯網金融平臺混亂現象的深入分析,導致信息不對稱的危害無法得到精準認知,難以在征信系統尚不完善的情況下,提高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發展規范性。一些互聯網金融產業在建設過程中,缺乏對權威征信機構工作特點的分析研究,未能實現對行業約束性舉措的深入考察,導致違法現象的懲處措施難以得到更加有效的構建,也使得互聯網金融產業可能出現的違法陷阱難以得到有效規避。部分互聯網金融產業的工作人員雖然進行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應對,但缺乏對消費者利益的有效維護,導致虛假宣傳等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難以為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提供精準支持。
(四)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防控能力較差
部分互聯網金融平臺在引進和應用大數據技術的過程中,對于風險因素的特征分析不夠細致,缺乏對互聯網金融平臺交易行為的有效掌握,導致數據信息的處理能力建設水平較差,無法在大數據平臺構建的過程中,實現對風險因素的全面有效控制,也使得互聯網金融平臺難以在風險管控措施的整合過程中,有效的滿足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穩定發展需要。
二、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金融創新監管策略
(一)有效控制互聯網金融的社會成本
互聯網金融產業在引進大數據技術的過程中,一定要對相關社會成本的構成情況進行有效分析,并將控制社會成本作為重點關注的問題,以便可以在用戶團體的主體需求得到明確的情況下,實現大數據技術的創新應用,為優化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用戶體驗提供支持。要加強對社會成本節約策略的關注,創新性使用批發手段制定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方案,并保證用戶的真實需求得到明確,以便可以在個性化定制服務的創新方面取得進展,為互聯網金融社會成本的有效控制提供精準支持。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特征的分析,并對各項約束監管措施進行調整,使社會成本控制的價值得到充分顯現,并保證在客戶多元化需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上,凸顯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優勢。
(二)提高互聯網金融信息安全保障機制成熟度
在應用大數據技術的過程中,一定要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數據信息收集應用情況具備足夠關注,尤其要對關系到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的各類信息資源加以總結,使大數據技術的使用能夠在用戶數據信息平臺得到成熟構建的情況下,充分滿足金融信息泄露問題的控制需要,為信息安全保障機制的改良提供幫助。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信息泄露危害的分析,尤其要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注冊和使用原理進行考察,使垃圾短信等危害性因素得到更加有效的規避,并保證個人網絡賬戶盜用等問題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機構技術性資源配置情況的調查,尤其要對客戶信息保護機制進行探索改良,使信息的泄露風險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為互聯網金融企業優化管理體制創造有利條件?;ヂ摼W金融信息安全保障策略在構建的過程中,還需要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監管舉措加以研究,并保證對大數據技術應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個人信息違規泄露問題具備足夠重視,以便可以在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各類軟件得到合理應用的基礎上,實現信息安全的有效維護。
(三)提高互聯網金融信息對稱性
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發展方案在構建的過程中,需要對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危害進行有效應對,尤其要對當前互聯網金融產業存在的混亂因素進行全面的總結,以便能夠提高互聯網金融信息的處置科學性。要加快完善互聯網金融產業的誠信保障機制,尤其要對傳統征信業務的局限性進行總結,使互聯網金融信息可以具備更高的對稱性,進而滿足信用等級評價管理措施的構建需要。一定要在進行違法問題管控的過程中,實現對信息對稱性優勢的分析,使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各類違法陷阱可以得到有效的規避,充分滿足消費者利益保護需要。
(四)提高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風險控制能力
互聯網金融平臺在引進大數據技術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技術復雜性提高情況下的風險特征具備足夠重視,充分結合長尾客戶的構成情況,制定互聯網金融平臺交易方案的構建策略,使互聯網金融平臺可以具備更強的風險控制能力。要加強對數據信息處理情況的研究,嚴格按照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特征,制定大數據平臺的應用方案,使風險因素控制措施可以具備更高的有效性。一定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公司關聯機構的重視,充分結合公司規模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人員儲備管理方案,使互聯網金融平臺可以在大數據技術的有效應用之下,實現風險因素的切實控制。互聯網金融平臺在建設的過程中,還必須實現對大數據技術應用特點的研究,尤其要對大數據技術的使用標準進行考察,使符合大數據技術規律的風險控制措施可以得到成熟的構建,為大規模資金交易過程中,風險因素的有效管控提供幫助。
三、結論
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發展如果可以得到大量信息資源的支持,則可以更加有效的順應新時期經濟高速發展要求。因此,對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加以研究,并制定相應的創新監管策略,對提高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總體發展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謝平,鄒傳偉,劉海二.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與核心原則[J].國際金融研究,2014(08):3-9.
[2]劉憲權.論互聯網金融刑法規制的“兩面性”[J].法學家,2014(05):77-91+178.
[3]沈悅,郭品.互聯網金融、技術溢出與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J].金融研究,2015(03):160-175.
[4]王馨.互聯網金融助解“長尾”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J].金融研究,2015(09):12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