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琳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以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依賴于課程體系中通識教育模塊中的傳統思想政治理論類課程,學分不低,可學生吸收與能力轉化的程度卻有限。因此,在這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與手段必須做出改善與轉變。
2019 年3 月,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要按照“八個統一”要求扎實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和創新”。此外,對教師和學生也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教師要按照“六要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增強思政課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引導學生增強“四個自信”,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做實做優,要求學生樹立共產主義理想,認清時代的責任和歷史使命。

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為做好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根據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統一”要求,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和創新。通過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的融合,讓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構建起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這樣通過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不同角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課程思政”是指專業教師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元素,有意識地融入家國情懷、法治意識、社會責任、人文精神、仁愛之心等思政元素,在課上課下潤物無聲地引導學生將個人成長與祖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一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專業教育教學全過程,讓課程思政在專業課中的開展與思政課程保持共同方向共同目標,最終構建院校全員、全程、全課程的育人格局,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家國情懷、創新精神、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通過精心提煉“思政”元素,讓每一門專業課程都不同程度、不同側面蘊含著豐富的思政教育內容,再科學合理地結合專業課教學內容,整合專業教學的隱性“課程思政”手段是實施“課程思政”的關鍵。
要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特點和優勢,深入研究不同專業的育人目標,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例如在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挖掘專業課程中的誠信意識、職業道德等思政元素;護理類專業課教師可以挖掘課程資源中的“責任”、“道德”、“倫理”、“仁心”、“仁術”等思政元素;工科類課程引導學生感受工匠精神、創新精神;文化藝術類課程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協同合作、吃苦耐勞、陶冶情操、美化心靈。

而舞蹈專業課屬于文化藝術類課程,不僅有所有文化藝術類課程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共性,還有其隱性思政教育特性。比如日復一日艱苦的舞蹈專業基本功訓練,這是對學生耐心、細心、決心、恒心的考驗與培養;又比如要完成一個群舞作品,學生共同訓練的每分每秒可能都會出現問題與矛盾,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引導學生寬容、諒解、包涵,培養學生作為融入集體中的個體,要多一份耐心、關心、愛心與責任心。舞蹈專業課教學中的這些思想教育不是顯性的,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傳達的,而是隱藏在舞蹈專業訓練的每一個日夜中,隱藏在每一位舞蹈專業教師的身體力行中,隱藏在每一個舞蹈學生與舞蹈專業教師的思想共鳴中。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舞蹈專業課中的隱性體現。

受教的最好狀態,應是無聲勝有聲。課程思政與舞蹈專業課的融合也應是如鹽在水般無痕。
在課程思政與舞蹈專業課融合的實踐過程中,可以分“三步走”: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無痕融合。
第一步,從無到有,是要做到常態化。在舞蹈專業課教學中進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一個主要問題,那就是舞蹈專業課教師對思政教育的主體意識淡薄,課堂教學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教育教學優化,缺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發與引導。因此,在進行舞蹈專業課程思政的過程中,首先就是要強化舞蹈專業教師作為隱性思政教育的主體性,專業教師自身的育德意識與育德能力。
第二步,是在此基礎上進行舞蹈專業課程與課堂教學優化。強化舞蹈專業課程教學設計,體現隱性思政教育元素;強化專業課堂教學環節中的價值導向設計。
第三步,力求達到課程思政與舞蹈專業課教學的無痕融合,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的育人格局。最終,使舞蹈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力,使學生通過舞蹈專業學習,也能掌握事物的發展規律,豐富自身學識,增長見識,逐漸塑造良好品格的目的。

青年學生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在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進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對這些處于自我意識迅猛發展、認知旺盛、情感豐富又不穩定的青年學生來說,通過思想政治課進行直接的顯性思政教育,學生的接納與接受程度有限。
而舞蹈專業教師作為隱性思政教育的主體,在長期的專業教學中帶來的親和力、信任度、陪伴與溝通的時間、學生接納程度等方面,都具有思政課教師不可比擬的優勢。運用課程思政方式,將思政教育與學生的舞蹈專業課程相融合,在進行舞蹈專業教育的同時,融入隱性思政教育,使學生在進行日常專業訓練的同時,也逐漸獲得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誠實守信、自力更生、合作配合的基礎能力,培養了學生迎難而上、吃苦耐勞的堅韌精神,激發了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這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綜合素質培養是有著極為重要且深刻的積極意義的。
通過課程思政手段,落實思政教育與舞蹈專業課相互融合,做到潤物無聲的隱性思政教學,是真正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做實做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