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曹媛(1979-),女,漢族,山東青島人。主要研究方向:財會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各個行業領域的企業均面臨著不同的機遇與挑戰,企業會計本身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凸顯。財會監督作為會計重要職能之一,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開展與財會監督工作息息相關,做好新時代背景下的企業財會監督工作,可有效激發企業人員的工作自覺性,強化企業管理人員的競爭意識,幫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樹立良好的企業管理,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為此,本文對于財會監督以及企業財會監督水平提升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同時對于提升企業財會監督水平的路徑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企業;財會監督;監督水平;提升
一、引言
新經濟時代背景下,企業發展需要面對并解決全新的經濟發展趨勢。我國所開展的經濟體制改革,可幫助企業有效面對不斷變化的而經濟環境,全面提升企業的市場經濟效益,推動企業資產配置的科學合理化設置。企業財會內控管理工作開展可有效控制企業資金流向,而財會監督企業管理中的財會監督工作是強化企業治理水平的重要保證,財會監督活動開展可幫助企業實現企業資金的合理化分配,幫助企業實現資金安全的有效保障。加強對于企業財會監督內涵的把握程度,可幫助企業管理人員明確財會監督的定位與具體職能,為此需進一步提升企業財會監督水平,加強對企業經濟活動開展監督力度。
二、財會監督
現如今財會監督已被首次納入黨與國家的監督體系之中,財會監督的監督范圍也從以往的財務、會計為主體的經濟行為監督逐步擴展國家政策監督之中。企業財會監督主要是指以企業內財務部門、專業財會人員作為管理主體,企業內的內控部門以及法務部門作為補充,根據會計制度、財經法規等開展相應的部署活動。通過構建行之有效的財會監督體系,可對企業的生產活動以及預算執行過程開展系統化的監督管理活動。
三、企業財會監督實施必要性
自經濟改革工作不斷開展的背景下,整體市場經濟競爭程度不斷增加,新穩態已成為當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財務管理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命脈,財會監督活動的開展能夠強化企業經濟效益,調整企業的整體經營模式。
首先,企業各項經濟業務活動開展過程及活動結果最終都會以財務數據形式進行呈現。財會監督工作開展能夠對于企業全部經濟業務活動各個階段所反映出的財務數據信息進行審查分析。現如今企業內部的不法分子所應用的財務造假手段不斷增加,造假方式也越發復雜,但所有經濟業務活動呈現至財務數據上均會留下蛛絲馬跡,財會監督分析工作的有效開展,能夠對企業經營業務活動實施的真實性、合法性以及合理性作出正確性的判斷。
其次,近幾年來我國財務環境逐步變化,企業的價值創造方法逐步呈現出復雜性、靈活性以及隱蔽性的特征,但企業現階段價值創造的直接表現方法仍舊是現金流。財會監督活動的開展可對企業的現金流來源、去向以及籌劃等情況進行控制與監督,對于企業內每一筆經濟業務活動涉及到的現金流的流入、支出開展分析控制管理工作,開展針對經濟業務活動直接有效、高質量的財會監督。
最后,傳統會計監督活動的開展主要是對財務收支、財務報告以及款項實物等開展相應的監督活動,因此更加重視對于經濟業務活動發生結果的審查監督。隨著業財融合模式的推廣與重視,財務職能也由以往的事后監督逐步擴大至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過程中。財會監督實現對于經濟業務活動的全過程監督管理,能夠幫助企業管理人員全面掌握企業的業務發展情況,通過專業的分析與判斷及時發現相關問題,有效避免不合法、不合規經營管理行為的發生,幫助企業決策人員能夠制定出正確的管理決定,為企業經營業務的有序進行提供保障。
四、企業財會監督提升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完善的財會內控機制
現如今絕大部分企業內部缺乏完善的財會內容體系,對于企業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帶來負面影響。對于企業而言不完善的財會內控機制將會導致原本具備財會監督職能的崗位,無法充分發揮財會監督的價值作用。企業內部在并未構建相關的管理體系的前提下,無法實現財會內控監督的全方位覆蓋,對于財會監督職能作用價值也無法充分發揮。
(二)缺乏法律保障
企業內財會監督工作的有效實施,是需要企業財會人員站在為公司負責、為投資者負責的角度開展財會監督工作。但財會人員在具體實施監督活動中,受到缺乏法律保護的影響,導致財會監督的權利與義務出現不對等情況,財會人員處于自我保護的心理,在面對上級壓力以及個人利益時,無法有效堅持財會監督工作實施原則,在進行財會監督活動時常常出現視而不見、監督工作執行不力的情況,最終影響財會監督執行成效。
五、解決影響企業財會監督提升問題的對策
(一)構建完善的財會監督體系
為了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實現對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各項風險的有效識別,需要推動內控體系的建設進程,構建完善的全過程財會監督機制,實現財會監督與經濟業務各項環節的充分結合。通過制定以風險防范為導向的全過程財會監督機制,繼而全面提升企業的財會監督水平,在財會監督機制結合審計監督體系的前提下,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此外為了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開展全方位的財會監督活動,需要對于財務管理內控流程進行規范,尋找企業財務管理中的薄弱所在,實現對企業財務管理流程的持續性優化與調整,逐步加強企業的財會監督基礎。同時需要對企業財會人員的核算行為進行規范,嚴格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實現日常財務管理與財會監督工作的充分結合。
(二)強化財會監督法律保障
為了有效避免企業發生財務造假案件,充分發揮企業財會監督的職能作用,企業不僅需要構建完善的財會監督體系,同時也要為財會監督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為此需要加快財會監督體系法律法規的建設進程,讓財會人員在財會監督職能執行過程中敢于發聲、愿意發聲,實現對于財會監督職能的有效履行。修訂完善的相關配套規章制度需要加強對于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實施嚴懲重罰原則,提升違法懲處罰款的上限,大大增加企業內不法分子做假賬的成本。此外需要將企業的財會違法行為納入國家誠信體系建設之中,通過實施“黑名單制度”,對于已經認定成為黑名單的人員信息進行發布,實施多部門的聯合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