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劉璐(1991-),女,漢族,陜西榆林人。主要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摘要:低碳經濟發展是當前國際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的重要方向,對于國內來講,發展低碳經濟也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關鍵所在,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響低碳經濟在國內的發展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因此采取綜合分析、文獻分析等方法,基于高質量發展理念,探索分析了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低碳經濟;發展
在聯合國呼吁下,全球上百個國家做出承諾布局綠色產業,共同推動未來數年內的低碳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30.60目標計劃,標志著我國產業綠色升級與轉型將全方位開啟。實際上在過去幾年,國際上已經達成了新的共識,即經濟增長和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可兼顧,低碳經濟轉型既是國際趨勢也是國內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低碳經濟發展的統一目標,需要為之不斷努力,才能促進中國經濟更快地向低碳、高質量方向發展。
低碳經濟與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
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高質量發展應當是經濟、社會、生態的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應當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應當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增加群眾獲得感。高質量的經濟發展應當是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實現高水平經濟循環,全要素生產率持續提升,供給側改革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并通過創新驅動來實現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科技創新水平提升,產業轉型升級。
高質量的社會發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城鄉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群眾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保障,法治國家、政府、社會基本形成,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高質量的生態發展,則是要實現資源能源的高效利用,生態環境質量好轉。結構合理,科學適用的國土規劃體系形成,也是要實現低碳經濟,向市場提供更多優質的生態產品。
(二)低碳經濟
1.低碳經濟的概念
低碳經濟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通過制度、技術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手段,盡可能降低資源消耗,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保證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2.低碳經濟的內涵
低碳經濟突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最終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按照國內的情況來講,目前發展低碳經濟就是要實現綠色發展,要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之下,進一步進行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等,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盡可能降低碳排放,達到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雙贏。根據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二五規劃綱要,國內低碳經濟發展走的是新能源的道路,但實際上低碳經濟并不意味著要拋棄傳統能源,而是要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等手段來實現傳統的能源生產環節的節能減排,降低傳統能源消耗的同時,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30.60目標,即2060碳中和目標和2030碳達峰目標,這兩個目標的提出正式拉開產業經濟全面綠色發展的大幕。在此背景之下,碳中和已經不再是實際經濟的產業革命,更是影響國際關系,構建國際關系新格局的重要影響因素。碳中和目標決定了節能減排、清潔能源、綠色建筑等綠色產業必定成為未來重點投入對象,高污染、高消耗的落后產業必定會被淘汰,新技術、新標準、新業態將帶來綠色低碳產業新格局,并且帶動產業經濟綠色循環發展。
對于國內來講,碳中和必定促使市場排擠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擁有先進綠色技術的行業企業,必定會不斷開發低碳產品,將沖擊市場。隨著市場被低碳產品占據,對應的標準、準入條件等就會被市場占有者制定,進而進一步壓縮市場空間,使得高碳產品必定會被排擠出去。為了生存下去,對應的行業企業就必須轉型升級以適應綠色發展。同時煤炭資源的地位會不斷下降,國內煤炭資源是很廉價的,但是其在電能供應上卻發揮著重要作用,火力發電在國內依然占據著非常大的份額。低碳經濟下,火力發電就必須轉型,優化煤炭資源的配置,降低煤炭資源消耗的同時,降低碳排放,提高發電能力。
3.國內低碳經濟發展的困境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速度迅猛,當然現在階段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發展速度放緩,但經濟總量世界第二。然而長久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碳排放上的,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如此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則對應的在生態方面,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批評。我國的經濟總量雖然超日趕美,但人均收入水平卻處在中等偏下位置,城市化率依然在提升,經濟結構轉型速度緩慢,國內龐大的需求對額能源和環境的壓力不斷加大,已經逐漸成為制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隨著國內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法修訂并執行,國內開始強制性的節能減排,然則這種強制性的節能減排,遭遇了很大的困難,主要在于企業參與度不高,運作機制不完善,標準制定困難等。我國中小微型企業眾多,且存在大量的制造業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雖然在參與節能減排,但是參與意愿不強,而且存在偷排等問題。政府在碳交易市場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碳交易總量核定方面,政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經濟發展和降低碳排放方面,政府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地方政府往往陷入兩難。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劇名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生活理念也發生了巨大轉變,生活方式向著綠色低碳靠攏,講究生活舒適性,消費水平也突飛猛進,理念的轉變和消費水平的提升,也在不經意間造成了對環境的破壞,因為基礎設施建設根部上生活理念和消費轉變的速度,進而造成矛盾現象。
高質量發展視角下的低碳經濟發展思考
在新發展理念下,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必須堅持系統思維,梳理長遠目標,保持戰略定理,高質量發展并不僅僅是經濟要求,也認識對經濟社會生態方方面面的總體要求。低碳經濟要發展,要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必然面對各種新問題、新情況和新挑戰,為此必須以攻堅戰、持久戰的態度,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向改革創新要動力,在深化改革當中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