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義專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7)
固定資產是支撐單位組織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開展和實施的重要基礎,在單位組織的總資產中占比較大。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性的工作,大數據背景下,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需要有意識地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其中,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促使固定資產的管理和利用更清晰、規范、高效,以保障高校的良好運作。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積極地開展信息化建設,以期提高管理水平和質量效果。固定資產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大數據給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和挑戰。
一方面,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本身涉及的信息比較多,管理內容比較繁雜。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內容更加碎片化,需要對海量的數據信息、種類繁雜的數據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和管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固定資產管理的難度,降低了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
另一方面,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提高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水平、質量和效益提供了支撐和保障,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構建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優化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實現對固定資產的集中化、統一化管理,加強對資產購置、流轉、使用的監督和控制。科學合理地運用大數據技術,推動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改革和創新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部分高校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普遍存在“重購置,輕管理”的現象,對固定資產實施集中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的意識不強。在采購固定資產的時候,缺乏對實際情況的充分考慮,沒有嚴格依照采購計劃方案進行,在很多學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隨意購買、重復購買、過量采購、相關設備質量不達標的情況。固定資產重復利用率比較低,設備的報廢處理不及時,導致資產閑置、設備閑置問題比較嚴重。日常教學實踐中,在使用固定資產和設備設施的時候不能嚴格的依照相關規定和要求進行,損毀情況比較嚴重,極大地影響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
部分高校對于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在管理決策中無法全面、準確地了解學校現有固定資產的信息情況,對相關設備設施的使用壽命、運行性能、報廢回收價值等缺乏全面的了解,進而對學校未來的固定資產更新、購置等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很多高校在固定資產的核算、預算方面存在不足和問題,如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缺乏規范性,預算形式化等。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涉及的信息比較多,管理的內容比較繁雜,固定資產的種類繁多,很多會計人員在入賬的時候,對這些資產的歸屬把握不清晰,很容易導致賬實不符的情況。在核算的時候,確認條件不完整,一般情況下只關注固定資產的價值,缺乏對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和實際應用的全面考慮和分析,影響資產核算的準確性。日常管理工作的開展和實施,一般只詳細記錄學校一些數額大的支出和費用,對于小額支出記錄不詳細或者是忘記記錄,一定程度上對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準確性造成影響,容易出現賬實不符的情況,導致在固定資產管理和使用的時候資產模糊不清。
很多高校針對固定資產的管理缺乏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對固定資產的購置、流轉、使用和變化監督管控不到位,容易誘發資產管理中的一些問題。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固定資產的采購、驗收、核算工作不到位、不細致;相關責任制度不完善,在出問題的時候,無法及時、準確地追究責任;管理流程不完善,很多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入賬不及時,固定資產出售、毀損、報廢不及時的情況;動態化監管不到位,對于資產的變化和使用缺乏全面、動態化的追蹤管控,容易誘發賬實不一致、不規范利用的行為,誘發資產流失問題。
高校需要針對固定資產管理實施精細化、集中統一化的管理,以有效提高固定資產管理和利用效率。規范固定資產的購置,綜合考慮和分析學校現有的固定資產情況、各部門的需求和實際需要、各項固定資產的用途等,科學編制采購計劃方案,計算采購的數量、金額,并嚴格依照采購計劃方案進行購置,規避資產購置過程中的隨意購買、重復購買、過量采購等行為,降低學校內部的固定資產空置率,避免因資產閑置、設備閑置導致不必要的資產流失。對學校內部的固定資產進行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最大化地節省學校的資產占用,提高固定資產的重復利用率。強化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資產使用部門等相關部門機構的溝通交流,有效規避固定資產管理中的漏洞。財務人員需要對學校內部固定資產的外觀、用途、使用地點等有基本的了解,全面了解固定資產的具體情況,以便做到科學劃分資產;嚴格的檢驗和核查學校的逾齡資產、固定資產變更、固定資產報廢。
高校需要借助大數據技術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優勢,提高資產管理信息化水平,保障高校固定資產的完整性、安全性。構建完善的固定資產信息化、數字化管理平臺,確保固定資產的管理和利用更加透明;及時地收集、更新學校資產數據信息,準確地反映學校的固定資產狀況,為學校的資產預算編制、資產管理決策、固定資產更新和利用、固定資產配置提供準確的數據依據,盡可能地降低學校的閑置資產,提高資產利用率。借助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平臺,對學校內部的資產實施集中統一化的管理,對所有的資產進行統一調動,關于固定資產的管理、清產核資管理、相關信息數據管理都可以在該平臺內完成。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還為固定資產的實時化監管提供了支撐,有助于實現固定資產的動態化監管,方便高校對自身資產的識別、盤點一系列工作的開展和實施。
高校需要科學合理的借助大數據技術,增強固定資產核算的靈活性和準確性,為自身的資產管理、資產使用和業務活動開展實施服務。在學校內部構建統一資產管理中心,定期組織和開展固定資產核算,詳細記錄和分析固定資產購入、使用、維護管理等產生的各項費用支出,準確地反映高校的固定資產數量、價值,確保賬實相符。在核算工作中,對高校內部資產劇增、劇減現象及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有效規避存貨與固定資產記錄不符的情況。對高校的固定資產使用、轉移進行全面的評估,科學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高校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機制,創新和改革管理的模式,為規范化地做好固定資產購入、日常管理、更新改造、報廢、轉讓、調撥等提供支撐和保障。健全考核機制,對因管理不到位、人為因素造成的固定資產流失、毀損情況,及時追究相應責任;建立權、責、利統一的制度,強化固定資產管理意識。合理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完善的大數據平臺,對固定資產實施精細化、集中統一化管理和動態化監督控制,不斷優化固定資產管理流程,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