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萍
摘要: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不可缺少的內容,實驗與理論教學相結合可以更好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但是目前我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帶來一定阻礙。基于此就需要老師強化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所存問題的分析,制定針對性教學策略,提高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問題;解決策略
在高中化學教學體系中,實驗是最為重要的環節,是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直觀感受的最佳途徑,也是學生獲得化學知識、形成科學態度和思維的重要途徑。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學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化學教學改革后的教學核心目標。在這一核心素養背景下,要求教師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時,要緊緊圍繞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相互聯系,借助科學探究等多樣化的實驗學習模式,強化評價的診斷、激勵和發展功能。使學生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實現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一、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弱化實驗教學
教師對化學實驗的重視是開展化學實驗高效教學的基礎。雖然新課程標準中一再強調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但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依然被束縛在傳統教學理念中,將教學重點放到化學理論知識、習題的教學中,認為只要提升了學生的化學成績就萬事大吉了。另外,受高中化學課有限的客觀因素制約,部分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采用教師演示代替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借助口頭實驗代替演示實驗。這一實驗教學模式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實驗學習興趣,阻礙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根本無法滿足新課改后的教學要求。
(2)學生實驗能力不足
由于部分學生化學基礎知識比較差,在學習中難以適應高中階段新教學方法的變革,學習時出現一定的恐懼心理。另外,由于部分學生實驗能力不強,在實驗學習中缺乏積極性,致使其在化學實驗學習的過程中常袖手旁觀,并未真正參與化學實驗過程,無法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最后,部分學生受到傳統學習理念的制約,輕視化學實驗,不愿意將時間、精力應用到實驗學習中,最終無法在課堂上配合教師完成實驗學習。
二、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1)鼓勵自主設計,教師科學引導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已學理論與方法,自主對化學實驗進行設計,自主對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解決,使學生可以感受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進而有效調動學生學習欲望,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指引學生利用基本假設、條件限制、邏輯控制等手段,進行實驗探究,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態度。
例如,在講解“金屬化學性質”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利用金屬器皿裝水,利用鐵質、銅制、鋁制水壺進行掃水,對這三種金屬與熱水不反應進行講解和說明。緊接著,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鐵與冷水和熱水都不會發生反應,那么鐵與水蒸氣是否會發生反應?然后要求學生帶著疑問進行思考與猜想,并結合猜想內容進行實驗設計。在實驗設計中,學生們利用細的鐵絲代替了鐵粉,對實驗結果進行觀察,并且設計了水蒸氣裝置、檢驗氣體裝置、水蒸氣與鐵粉反應裝置。通過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自主進行思考和設計,提升學生實驗設計能力,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與操作能力。
(2)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實驗趣味
如今,很多教師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了興趣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促進作用。而對于實驗教學來說也是如此,若教師可以通過對實驗內容的調整達成趣味化的實驗設計,那么學生的實驗參與主動性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由于化學是一門與生活實際有著緊密連接的學科,在實際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實際的實驗內容,將生活因素融入到實驗之中,實現實驗設計的生活化,進而達成對教學實際的有效優化。
例如,在教學實際中,教師就可以開展實驗“測定飲料的酸堿性”。在此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發動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各種飲料進行搜集,然后借助相應的方法來進行飲料的pH。而通過此實驗的有效開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得到了有效的調動。
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借助生活中可以找到的物品,來對實驗室的儀器進行代替,如在“氨噴泉”實驗之中,教師就可以發動學生進行實驗器材的替代。在其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利用塑料瓶來替代圓底燒瓶,在學生明確了具體的策略之后,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相應物品的尋找。而這樣發動學生參與到實驗的過程中,就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興趣。
(3)拓展課內實驗,組織課外實踐
利用化學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活動內容可以是教材中提供的科學探究、研究與實踐活動,也可以是生活素材、環境健康、化學科普宣傳等內容,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了解生活中化學的奇妙,主動探索、體驗,增強實驗素養。
如在講解了《海水資源的綜合利用》這一節,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幫助學生了解了工業提碘的重要流程,課堂教學中設計了“如何驗證海帶中的碘元素”的學生實驗探究,學生學習興趣非常濃厚,課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不同食物中碘元素含量的調查和驗證實踐活動,要求學生撰寫調查報告,開展實驗驗證并上報相關資料、匯報實踐結果。以實踐活動的形式開展化學實驗,學生興趣濃厚,實驗能力要求較低,重點在于實踐和體驗,是幫助學生建立化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
三、結語
總而言之,目前,社會與企業對人才的衡量標準已然改變,學校與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自然也不能只局限在考試成績上。因此,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實驗探究的重要性,合理設計實驗教學,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進一步發揮最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尹.探析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2):69-70.
[2]夏睿.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6):129-130.
[3]李剛.基于“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教師,2021(0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