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蘭
摘要:特殊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特殊教育的目的是讓身體有缺陷的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使其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如何運用更豐富、有效的教學方式,使先天有缺陷的學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及生活技能,是培智教育者目前面臨的挑戰。語文生活化教學對智力障礙學生的身心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對例談新課標下培智生活語文教學的幾點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下;培智學生;生活語文教學;例談幾點
引言
生活化教學,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中,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使學生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結合培智學生的實際情況,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為學生語文學習提供良好環境和便利條件,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和感知力。
一、必要性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指出,生活語文課程教學必須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盡可能接近學生的生活感悟和生存環境,緊緊圍繞生活這個中心,將語文知識緊密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要扮好傾聽的角色,注意課堂語言的組織,同時注意把說話藝術融入書面語言中。在生活實踐中要注重拓寬生活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課程的整合,既要注重現實生活的需要,又要注重社會發展的需求。教師必須用生活化語文課程擁有的人文內涵來有效地影響學生,充分利用語文的熏陶和感染功能,幫助學生正確地選擇科學的價值觀,選擇適合的課程內容。教師在安排生活化語文課時必須充分融入開放性內容,要考慮到跨地區、跨學校和不同學生個體的需要,更能脫離培智學校學生的特點和生活成長過程,盡可能利用好現有教育資源、社會資源和互聯網信息資源,打造出課程生活化、社會化和多元化體系。實踐證明,這種標準將對培智學校語文教學產生深刻的影響。智障學生記憶力差、理解能力弱,但是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有優勢,綜合考慮上述各種因素,要提升智障學生的語文能力,就要選擇生活化教學方法,將教材中安的內容更多地融入實際生活中,豐富教材的知識面。
二、生活語文知識常規化
對于培智學生而言,一堂課或是幾堂課教授同一個知識,培智學生也不一定能理解或掌握,所以在平日的教學中,老師將生活語文的知識生活化的同時還要做到常規化。例如:學生的名字,培智一年級將每個同學的頭像貼在他對應的座位、杯子,書本等位置,兩個學期下來學生可以通過認識頭像來對應人;到了二年級,老師在頭像下面加入名字,學期結束時部分同學可以進行頭像與名字對應;到三年級再將頭像去掉,只有名字,現在本班13名同學,全部可以人與名字對應。這是只是生活語文常規化的一部分內容,且這個過程有些漫長,但是這是作為特教老師最能看到成績的方法。
三、加強對教材的開發利用
要優化培智學校的語文教學策略,教師首先要加強對教材的開發利用,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能夠習得語文知識,獲得全方位的發展。教師可以根據所在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教學大綱,探索符合智力存在障礙的學生發展的教學策略。一方面,教師要讓智力存在障礙的學生將自身的思維融入課堂學習中,加深對生活與語文知識的理解,增強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對校本課程進行有效學習或者有效的感受,確保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讓所有學生都能夠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
四、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培智學生智力上都存在或輕或重的殘疾,要想把那些抽象難的知識變得直觀易懂,就必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利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創設熟悉的生活化場景,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基于這些理念,我始終把“生活化教學”貫穿在每一堂課、每一個環節中。比如,我在教學《好吃的水果》一課時,以學生品嘗美味的水果沙拉導入新課,在“真好吃、真甜”的贊嘆聲中進入歡快的學習。講授時,每個學生發一個蘋果,讓他們親自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觀察、觸摸、發現,通過各種感官,了解蘋果的顏色、形狀和味道等。培養口頭表達、互動交流的能力,從而引導他們說出“蘋果是圓的、蘋果是紅色的、蘋果甜甜的”等句子。再用同樣的方法認識香蕉,有的學生居然能自己說出“香蕉彎彎像小船”這樣的句子,真是令人欣喜,說明孩子們的潛力是無限的。新課標提出:在傾聽與說話的教學中,應以真實生活為基礎,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如游戲、表演等,為學生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游戲在我們的課堂是非常受歡迎的部分,這節課我設計的是“蒙上眼睛猜水果”的游戲。用手帕蒙上眼睛,根據老師的指令摸出水果,誰摸對就歸誰,摸不對的仔細觀察,說出兩種水果的區別。既放松了身心,又鞏固了新知。整節課所有環節的設計都緊緊圍繞“蘋果、香蕉”這兩個詞語和“蘋果圓,香蕉彎”這個句子來進行,學生聽、說、讀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鍛煉。一節課歡聲笑語,情緒高漲,意猶未盡,效果特別好。
結束語
面對智力障礙學生這一特殊人群,教師在教育方法上一定要別出心裁,一定要以學生的生活習慣和興趣為出發點,采用生活化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生活語文學習能力和應變能力,為他們未來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韓建宏.例談新課標下培智生活語文教學的幾點探究[J].新課程,2019(34):184.
[2]許小燕.培智學校生活語文教學中紅色文化的滲透[J].遼寧教育,2019(14):31-34.
[3]朱雨琪.新課標背景下培智班級識字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