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錚龍
摘要:近年來,新課改如火如荼地進行,語文教學也在不斷地改革,但無論怎樣變化,作業對老師來說難教難批,成為一部分師生心頭陰影,讓很多人談作業色變。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素養。”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由此也深深體會到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重要性。只有講究方法,才能有好的寫作業習慣,才能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質量。從科學合理適當地控制作業,給予學生多感官體驗作業設計,注重語文作業批改三個方面闡述了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質量;多感官體驗
語文學科對學生的人際交往以及未來個人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小學階段的教學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然而繁重的語文作業讓孩子們怨聲載道,于是很多小學生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這些不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將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合理科學的語文作業設置是十分重要關鍵的,由于過往部分教師在具體學習教學開展過程中并未有效發揮作業的實際功效反而給學生徒增壓力。單一死板地習慣了按部就班的布置作業模式,繁重的作業阻礙了孩子們的興趣培養以及欲望的激發。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采取具體策略措施,合理布置作業,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化及鞏固,不斷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對整個小學語文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
1.始終以教學知識為主要目標,嚴重忽視了學生的內心感受。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任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了讓學生在課下通過寫作業來鞏固今天所學的知識,加深學生的印象。因此,作業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下提倡:學生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和學習的主題。因此,在作業的布置方面:除了反映學到的困難和困難外,學生還應該考慮自己的學習能力。當教師在作業布置過程中超出學生能力的內容時,學生將對整個作業感到厭倦。甚至會對作業產生畏懼的態度,作業的作用就不會有效的發揮出來,這也會影響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業布置的設計過程重要注重這些方面,最后讓作業發揮出他本有應該有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滿足教學要求。
2.教師往往以自己的主觀意愿,形式特別單一、乏味。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出現最嚴重的問題是:忽略學生是整個教學的主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引領者,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領導者。但是在傳統的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成為了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參與任何環節,這就導致教師會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來進行作業的布置,導致作業形式過于單調。
二、對小學語文作業進行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1.轉變傳統的教學意識,將學生作教學的主題。
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受到傳統的教學影響,保持教師為整個教學的“主角”;以此教師要轉這樣思想,把學生作為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最后實現對整個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成為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領導者,為學生建立出及其強烈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享受整個作業的樂趣,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發揮整個語文作業中的作用。所以,教師要確保作業質量和作業的設計,布置出輔助學生學習的內容,讓學生通過對語文的學習得到良好的應用;還可以有效的讓學生對整個課堂教學內容作出良好的影響,發揮出作業中應該發揮出鞏固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和學習效果。
2.創新作業形式
千篇一律的抄抄寫寫是學生對語文作業的理解,長此以往,學生會喪失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學生像機器一樣機械地抄寫,作業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教師布置作業的種類要常換常新,充分考慮到學生喜歡完成什么種類的作業。常換常新的語文作業會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之感,如:在布置《尋隱者不遇》這一課的課后作業時,用自己的語言和手中的畫筆將這首古詩描繪的畫面畫出來。將語文學科與美術學科聯系起來,孩子們會樂于完成作業,效果十分明顯。
3.探索趣味教學方法
枯燥乏味的傳統學習模式導致許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被動心理。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教學水平也要與時代特征相符合。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運用聲情并茂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篇課文時,教師可先為同學們播放這首音樂,以此為引線,逐步帶領學生融入課堂中,讓學生通過對歌曲的聆聽闡述個人的看法,由此開展課程的教學。這種做法不僅會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注意力,更有助于高效課堂的實現。
4.注重語文作業批改
現代社會發展腳步極快,各種社會思潮泛濫,導致了現代的學生自由思想意識極強。在這個前提下,很多學生不珍惜教師批改作業的心血。實際上,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很多都是在作業批注時體現的,對于學生來說,這種經歷只有學生時代才有。
首先是作業批改要準確,要引導學生在作業批改中汲取經驗。這是學生在作業方面成長的捷徑,其重要性不需多言。批閱作業要精讀細研,每一句話都要言之有物,都要意有所指,盡最大努力讓學生知道其作業中的缺點是什么,今后改正的方向是什么。
其次是作業批改要及時。小學語文教學正是學生正式接觸讀寫的關鍵期,要按時批閱作業,確保學生在最短時間內理解、掌握正確的寫法,這也為今后的作業打下了基礎。
最后要與學生通過作業批改增強交流。學生的作業,很多時候承載著學生家長的心理期待,一句誠懇的批注,會增強學生寫作業的信心,一句鼓勵的話語,會讓他們由弱變強。
總之,語文是百科之母,是智慧之泉,陶冶我們的性情,洗滌我們的心靈。優化小學語文作業,不斷激發創新思維,需要運用技藝,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逐漸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丞琳,張紹成.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現狀與思考[J].教育信息化,2015(11).
[2]楊祖兵.淺談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效果的幾點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4(10).
[3]黃芳,李太平.美國中小學課外教育質量保障機制與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