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6)
體表軟組織腫塊是指在皮膚、皮下組織等淺表處的脂肪、血管等發生病變。體表軟組織腫塊的分布較廣泛,種類較多[1],其中良性腫塊通常指脂肪瘤、纖維瘤等;而惡性腫塊主要為脂肪、滑膜等肉瘤。發病早期不會對骨骼等造成嚴重的損傷,但隨著腫塊的惡化或體積的增加,會對周圍的骨骼造成壓迫使其變形[2]。因此,早診斷、早治療對于提升預后效果及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重要作用。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高頻超聲與超聲彈性成像的結合已成為對體表組織腫塊診斷以及鑒別的新技術,可有效提高診斷的準確性[3]?;诖?,本研究旨在探究高頻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在體表組織腫塊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體表軟組織腫塊患者86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6 例,女40 例;年齡20~75 歲,平均年齡(40.16±1.68)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48±0.54)年;良性腫瘤64例(脂肪瘤21例,炎性包塊15 例,血管瘤12 例,平滑肌瘤5 例,坐骨結節腫囊7例,腘窩囊腫4例),惡性腫瘤22例(惡性淋巴瘤7例,脂肪肉瘤4 例,上皮樣血管肉瘤3 例,轉移性淋巴結1 例,惡性神經鞘瘤5例,橫紋肌肉瘤2例)。
納入標準:均確診為體表軟組織腫塊疾??;無高頻超聲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禁忌證;無并發癥或血管性疾病[4];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審核批準;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認知障礙、精神障礙等;依從性低;臨床資料不完整。
1.2 方法 采用多普勒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設定為5~12 MHz,對體表腫塊進行常規檢查。首先對體表腫塊的基本狀況進行觀察,具體包括腫塊的位置、大小、形態、腫塊的縱橫比等[5];運用多普勒超聲觀察腫塊內部以及周邊的血流信號。之后使用彈性成像功能,調整成像的位置,將腫塊調整至中心位置進行放大,將壓力指數控制在3~4,采用實施雙幅模式顯示灰階圖與彈性圖,并進行彈性評分。高頻超聲診斷標準:惡性腫塊,腫塊形態不規則,邊緣成像模糊且出現鈣化,腫塊后方回聲較弱,血流信號較強;良性腫塊,邊界成像清晰、腫塊有規則的形狀表現,各位置回聲均勻[6]。彈性成像診斷標準:良性腫塊,彈性評分為1~3分;惡性腫塊,彈性評分為4~5分;此外,彈性成像面積比≥4 cm2的可疑惡性腫塊為惡性腫塊,<4 cm2為良性腫塊[7]。
1.3 觀察指標 以病理檢驗結果為金標準,比較高頻超聲、超聲彈性成像單獨和聯合檢查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比較良性腫塊與惡性腫塊患者腫塊縱橫比(腫塊長徑/厚度)、血流分布情況及血流阻力指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高頻超聲與聯合診斷結果比較 高頻超聲+超聲彈性成像聯合診斷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均高于高頻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高頻超聲與聯合診斷結果比較(%)
2.2 超聲彈性成像與聯合診斷結果比較 高頻超聲+超聲彈性成像診斷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均高于超聲彈性成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超聲彈性成像與聯合診斷結果比較(%)
2.3 良性腫塊與惡性腫塊患者腫塊縱橫比、血流分布情況及血流阻力指數比較 高頻超聲+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結果顯示,良性腫塊縱橫比、無血流率、血流阻力指數均高于惡性腫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良性腫塊多血流率低于惡性腫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良性腫塊與惡性腫塊患者腫塊縱橫比、血流分布情況及血流阻力指數比較[n(%)]
體表軟組織腫塊是腫瘤中的一種,發病率較高,其表現為在皮膚表層出現可觸摸到的隆起,且顏色較深,當對其按壓時會有一定的疼痛感[8]。體表軟組織腫塊早期發病時,腫塊較小,且對于周圍其他組織的影響較小,是進行治療的最佳時期[9]。因此,盡早的對腫塊進行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案,對保障患者的身體健康具有積極的意義。
高頻超聲診斷對體表軟組織的特性有較強的分辨能力,能清楚的將腫塊的情況進行成像,通過對其狀況的分析,判斷腫塊的良惡性。但體表軟組織腫塊的種類較多,且具有一定的結構相似性,在對其進行判斷的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干擾因素,影響診斷準確性[10]。超聲彈性成像診斷是一種新成像技術,能反映檢測組織的硬度信息,并根據彈性系數的差異性對病變的性質進行判定,并能更清晰的展示腫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診斷的價值較高。但不同組織的彈性系數可能存在一定的重疊性[11-12],且隨著腫塊的鈣化、操作手法、力度等因素的影響,同樣會造成誤判[13-14]。本研究結果表明,以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單獨采用高頻超聲、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特異性、敏感性、準確性均低于聯合診斷(P<0.05);高頻超聲+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結果顯示,良性腫塊縱橫比、無血流率、血流阻力指數均高于惡性腫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良性腫塊多血流率低于惡性腫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高頻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診斷,能顯著提高對軟組織腫塊診斷的效率及質量,并能有效鑒別腫塊的良惡性,值得臨床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