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東
摘?要:近年來WTO改革面臨三重危機,一是爭端解決機制名存實亡,二是有關國家濫用WTO安全例外條款增加關稅,三是有關國家采用單邊措施無視WTO多邊規則。中國方案立足于“公平”和“發展”問題,秉持開放包容的理念,站在維護多邊主義的高度審視WTO改革問題。建議首先從WTO現實危機開始,逐漸針對體制機制等深層次問題進行改革,增加不同發展階段成員的協作水平,緩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提升WTO創設新議題的能力。
關鍵詞:WTO改革?中國方案?多邊機制?爭端解決
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受到嚴重挑戰。中國是多邊貿易體制的積極參與者、堅定維護者和重要貢獻者,全面參與WTO各項工作。目前,WTO自身談判進展緩慢,機構運行效率亟待提高,貿易政策透明度也有待加強。在此背景下,中國有必要支持對WTO進行必要改革,幫助WTO解決當前危機,回應時代發展需要,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一、推動WTO等多邊機制改革的中國方案
由于美國民主黨一貫的主張和拜登本人的政治傾向,拜登上臺之后美國回歸了多邊主義,相對于特朗普,對WTO改革方向產生較為積極的影響。但是,此前拜登一直表態支持WTO總干事候選人韓國人俞明希,盡管上臺之后迫于國際壓力同意了尼日利亞籍候選人奧孔喬—伊韋阿拉出任WTO總干事,但是拜登政府對新出臺的終端解決機構人選依舊持有反對意見,公開表示“美國對其職能繼續存有系統性的疑慮”,明顯表現出將會繼續干涉WTO改革事務的態度。另外,拜登政府上臺之后并未撤銷特朗普實施的對華加征關稅措施,樂于順勢繼承特朗普這一“政治遺產”。未來美國仍將是影響WTO改革的重要因素。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方案要堅持依靠多邊,努力爭取共識,維護WTO宗旨和原則,體現開放和包容的特點。
(一)WTO等多邊機制改革的目標
近年來WTO改革面臨三重危機,一是爭端解決機制名存實亡,二是有關國家濫用WTO安全例外條款增加關稅,三是有關國家采用單邊措施無視WTO多邊規則。特別是2019年12月,由于美國阻撓上訴機制遴選,爭端解決機制停擺之后,推進WTO改革進程更加刻不容緩。
中國方案的基礎是堅持WTO的宗旨和原則。早在2018年11月,中國就提出了WTO改革的三個基本原則和五點主張,為WTO改革的中國方案奠定了基礎。中國方案的核心是堅持WTO基本原則和宗旨、支持多邊貿易規則、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改革方向。面對21世紀國際局勢的新情況以及出現的諸多新問題,WTO應當做出與時代相適應的回答,所以改革是完全必要的,但歷史形成的WTO重要原則以及一些基本遵循不可改變,WTO爭端解決機構、高標準經貿規則等問題需要在改革中強化,使其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形成更為行之有效的約束,而不是推倒重來、另起爐灶,WTO更不能成為某些國家推行排他性規則、搞小圈子的試驗田。
中國方案的核心是積極主動做大蛋糕。WTO作為二戰后世界經濟體系三大支柱之一,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從GATT到WTO,為與時俱進,WTO嘗試了多次大規模改革舉措,但是1999年西雅圖WTO部長會議的失利、2003年坎昆部長會議的無疾而終,都預示著WTO的根基已經受到多方面的巨大挑戰。而多哈回合談判歷時近20年,除2015年達成《貿易便利化協定》等少數幾項新協定之外,在反傾銷、反補貼、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邊境后規則”等核心領域沒有重大進展,這種僵局突顯了多邊貿易體制下國際權力格局的變化以及WTO的發展困境。近年來WTO改革經歷了更大的挑戰,以爭端解決機制停擺為標志,WTO改革已經刻不容緩。中國同樣認為WTO要想保持運行效率,需要與時俱進。但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反對借WTO改革之機,排斥和損害其他成員國利益的圖謀,更不接受動輒就威脅退出WTO的訛詐行為。作為WTO體系的重要參與者和捍衛者,中國主張帕累托改進型的改革,改革應考慮到絕大多數成員國的發展利益,而不是個別成員謀取私利的途徑,WTO改革的核心應是“做大蛋糕”和維護共同利益的過程。
中國方案的目標是爭取共識,維護多邊體制。目前國際上對WTO改革有三種不同路線,一是美國提出的“互惠”或“對等”貿易原則,美國政府認為WTO現行體制對美國不公平,導致美國在國際經貿交往中長期處于大規模入超狀態,而對于知識產權保護、國企補貼、勞工保護標準等問題,WTO規則不能給出必要限制,而且爭端解決機制超越權限對美國進行不公平裁決,包括爭端解決機制在內的WTO規則必須按照美國所謂對等原則進行根本改變。為此,美國不惜多次動用成員方權力阻止WTO上訴機構成員遴選程序,致使該機構運作幾近癱瘓。二是中國提出的“三原則五主張”,主張在WTO固有原則和框架內進行完善升級,結合新時代的特點,與時俱進地解決WTO改革問題。三是以歐洲、加拿大、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為代表的中間派。這些國家一方面反對美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做法,主張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另一方面在知識產權保護、國企補貼等方面與美國持有相似觀點,認為WTO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盡管這些國家不認同美國癱瘓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做法,但是認為改革進程中應該高度重視美國意見。觀察這三種路線我們可以發現,美歐日并不是鐵板一塊。美國認為WTO在爭端解決機制、推進貿易談判、發展中國家地位、規則透明度以及應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等方面均存在問題,需要進行顛覆性改革,必要時可以推倒重來。為此,特朗普政府推出了“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政策,拜登政府雖然不可能在理念上認同特朗普,但是目前并沒有推出成系統的新舉措。
而歐洲和日本雖然在國企補貼、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上與美國建立了高度共識,三方七次發表聯合聲明統一立場,但是從奧巴馬到特朗普,美國政府持續阻撓WTO爭端解決機構上訴法官任命,依據國內法加征關稅等做法使得WTO面臨實質性危機,這引發了歐盟的強烈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