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偉


摘要: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作為核心的“雙基”層、以解決問題過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方法作為核心的問題解決層、以學科中的世界觀與方法論作為核心的學科思維層,共同構建成學科核心素養內涵與發展的結構化模型。在該結構化模型的指導下,通過從單一到多維的教學目標設計、從非結構化到結構化的教學過程設計、從解構到重構的實踐方法設計,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關鍵詞:“三層架構”模式;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實踐方法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1)10B-0074-04
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由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作為核心的“雙基”層、以解決問題過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方法作為核心的問題解決層、以學科中的世界觀與方法論作為核心的學科思維層,共同構建成學科核心素養內涵與發展的結構化模型。該結構化模型是一種“三層架構”模式,“雙基”層作為最基礎的底層,其次是作為中間層的問題解決層,學科思維層作為最高層次[1]21。
針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改革,筆者作為一線教師,積極探索如何才能夠設計出一節好的信息技術課呢?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由“雙基”層、問題解決層、學科思維層共同組成的結構化模型來闡述好課的設計方法和過程。下面,筆者以“小車循跡”的教學設計為例,談一談“三層架構”模式下的好課設計。
一、從單一到多維的教學目標設計
在傳統的“雙基”教學目標的課堂中,教師主要圍繞教材上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開展課堂教學。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課堂教學目標發展為“三維目標”教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實現“三維目標”教學成為很多教師理想課堂的追求,但是往往難以實現,很多人似乎覺得“三維目標”是割裂開的,它缺乏對人的發展內涵的詮釋,特別是沒有對關鍵的要求進行清晰的描述和科學的界定。核心素養的提出,徹底打破了這一尷尬的現狀。課堂教學改革從“三維目標”走向“核心素養”,實現了教育對人的全面回歸。
實踐經驗告訴我們,“三維目標”是核心素養形成的基本要素和路徑,只有真正把握學科本質屬性,才能夠實現教學目標的新生長。“三層架構”模式能夠為核心素養指導下的教學提供可行的操作指導[1]21。下面,筆者以小學信息技術“小車循跡”一課教學目標設計(見表1)為例,在學科核心素養指導下通過“三層架構”模式對教學目標進行不同的維度分析,凸顯結構化模型分類的獨特優勢。
(一)劃分清晰的目標層次
一節好的信息技術課,要能夠具有清晰的教學目標層次。筆者從“三層架構”的視角來展示“小車循跡”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對比。
在基于Scratch模擬小車的教學目標設計中,最基礎的教學目標即“雙基”層,主要包括了本節課學生必備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本節課中它有三個目標且目標指向的是三個不同方面。在問題解決層,設置了兩個目標,這兩個目標是學生利用“雙基”層所必備的知識與技能來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即學生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方法的提煉。在學科思維層則有三種不同的學科思維,指向不同的方面。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屬于同一層次的教學目標之間既是分層的又是相融合的,同時也能夠對同一層次的教學目標實現迭代。例如,“雙基”層中的顏色偵測的使用是需要通過條件判斷語句來實現的,并不是相互割裂開的。通過對教學目標層次的清晰劃分,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二)構建有效的遞進目標
一節好的信息技術課,在教學目標的實現方面是需要有層次的,要能夠實現有效的逐步遞進。Scratch模擬小車作為“小車循跡”的一種實現方案,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顏色偵測控件的掌握水平,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偵測類游戲設計的能力。在此基礎之上,可以嘗試設計以開源硬件小車為載體的“小車循跡”教學目標。如表1所示,從模擬小車到實物小車的轉變,雖然有很大的變化,但是在教學目標上并不會有多少改變,只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發生了改變,但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涉及的學科思維還是相似的。例如,對比Scratch模擬小車和開源硬件小車在“小車循跡”中的教學目標設計的定位和劃分,我們可以發現從畫小車到組裝小車的轉變,從使用顏色偵測到利用灰度傳感器獲取灰度值的轉變,實質上這都是對問題的順向遷移與迭代。同屬于“雙基”層的教學目標,通過不同教學目標設計載體,能夠更好地實現同一層級的教學目標,在不同教學方案實施過程中所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它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科思維的發展水平。因此,借助于不同的教學載體實現教學目標分層遞進,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科學思維方法。此外,在兩種不同實現方案中,雖然教學方案設計的載體不同,但是學科思維層所涉及的學科思維目標卻是相一致的,這也充分體現了學科思維在學科教學中的價值所在。同時,學科思維層中的三種學科思維也是存在遞進的關系,即問題解決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三個階段。
(三)素養目標的不斷迭代
一節好的信息技術課,除了要能夠對教學目標做到清晰的層次劃分,完成科學遞進的過程,還要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素養目標的不斷迭代。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作為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表現,對學科核心素養指導下的“三層架構”教學目標達成具有十分重要驅動作用[1]21。通過對比我們發現,雖然在實現“小車循跡”教學過程中,采用了不同教學載體的設計方案,但是所包含的學科思維是相似的。如表1所示,從學科思維的視角我們可以清晰發現,盡管使用不同的方法設計教學方案,但是學生所需要具備的素養是相通的。因此,一節好的信息技術課,需要讓學生的素養目標不斷迭代,切實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轉化、同化,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框架。這也是走向科學思維教育的重要路徑,更是核心素養時代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