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產興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陳村鎮初級中學 廣東佛山 528000)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和活的靈魂,是中華文明智慧的集中體現。中國文化的精髓可以概括為君子文化、尚賢文化、恥感文化、禮儀文化、忠孝文化、愛國主義以及人道主義精神等,它們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是中華文明智慧的集中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是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介入,承傳傳統文化受到一定的沖擊。為此,教育者要領悟傳統文化的精髓,深入鉆研教材。用版畫普及的形式深情投入、真抓實干,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真正熏陶和感染。點點滴滴的積累,潛移默化的滲透,使學生的精神得到貫注,思想隨之凈化,行為獲得矯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養才能提高。因此,我在長期的教學中,貫穿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堅持以中國精髓的傳統文化為切入點,利用學校的資源環境,研究方法,結合版畫普及課堂,在美術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在實踐中大膽嘗試,在美術課堂中滲透互幫共贏團隊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刻苦耐勞的品質,促進對傳統文化的承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當今,許多民族傳統美德及又有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受到了影響,甚至部分學生的愛國主義及人道主義精神淡薄,解決這個問題是當今教育的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發揮分組互動作用,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持久的穩定性。課堂上通過分組、合作、互幫等形式,可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重視并解決學生的需要,也是美術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內容。互動促進,主要是針對這兩種心理而設計和進行活動,巧妙利用45分鐘操作途徑設計課堂:
把每個班級分成4-6個自然組,每組設有組長、副組長,學習操作以組為單位進行綜合評定。項目有工具檢查、上課紀律、回答和搶答問題、超凡創新、合作獎勵、主題探討、作業完成的速度和效果、自我評論和辯論、教師評定等。每節上課時教師對這些項目的完成情況及學生的課堂實時表現進行評分;對不帶學習工具、上課違反課堂紀律、不按時交作業等行為進行累積扣分。在每周、每月、每期分別進行分數的統計,由科代表負責并帶動,組長負責落實和完善。在每一節課上課時教師都在黑板上掛(畫)出表格,用打正的方法對回答和搶答問題、超凡創新、合作、堂內作業完成數量、質量、自我評定能力、爭辯和教師的評定進行加分,由科代表跟蹤課堂分組的積分情況。
對每月的成績進行統計,對取得好成績的組進行每人加德育分獎勵;將每期成績統計以50%的比例和平時作業分相結合(綜合分)作為評定成績的依據。最低綜合分的組,對組員分段進行思想教育。如安排班干部進行幫帶,布置附加作業等,必要時找班主任和家長聯系。使學生意識到美術課堂的重要性,使他們重視美術,認真學習美術,形成自主、合作、拼搏、向上的良性循環和良好氛圍。如此,特色版畫教學自然會形成良性發展。
現階段,由于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不足,加上多半學生是獨生子女,表現出自私,缺少團隊意識,欠缺互幫合作精神,缺乏集體榮譽感甚至缺少民族意識。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深入研究國家課程標準,自編教材設計了針對性的主題:尊老愛幼傳統美德;傳統節日 城鄉喜慶;千年花鄉 萬里濃情;三字經傳 文化陳村;愛我中華,奮發圖強等16個主題。進行傳統文化主題性創作教學活動,通過活動促進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用版畫的形式表現這些主題。
出現了很多成功的課堂案例。如“尊老愛幼 傳統美德”一課中,我安排了初二(12)班為這個主題的實驗班。我設計了感恩組、愛幼組、尊老組、友情組,讓學生課前收集一些典型事例,并組織學生分組演講“尊老愛幼”典型事例,分組集體表演各自的節目,分組展示準備的圖片。設計了分組加分的環節,每組學生有組織、有計劃完成他們的表演和展示。讓學生感受經歷尊老愛幼、感恩教育,每個超凡表現都進行公開加分,所以他們表現積極,氣氛熱烈。有的學生講自己親眼所見或自己親身經歷的尊老愛幼事例,并用表演的方式展現出來。其中感恩組表演“媽媽的生日”這個主題,表演中,“媽媽”坐在凳子上,臺上放著他們組自制的紙蛋糕模型,一個扮演孩子的同學幫媽媽洗腳。表演完畢,我讓其他組進行互評,在互評比中,很多精彩建議出來了。有的說媽媽的生日時候,寫一首感恩詩朗誦給媽媽聽;有的說我拿著100分的試卷展示給媽媽看,讓她高興……我給感恩組加了最高分10分,學生們問我為什么。我說:“這是靈感的發現,是版畫創作的好主題。”后來在分組接力畫稿中,他們組畫得很生動,因為這時候點燃了笑聲創作的火花,燃起了創作欲望。果然他們組中有三個學生創作的作品,在2020年12月全國舉辦的“東西北中——第三屆版畫教育聯誼活動”展覽中有三個同學獲得優秀獎(最高獎)。
傳統文化傳承教學,學生不愿意學習,分組互動、累績跟蹤的課堂調動了學習氛圍,促進了分組互動版畫普及課堂教學。由于長期形成這種良好氛圍,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求學習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養。為學生創設了寬松、多樣、活潑的學習環境,學習方式多樣化,豐富化,從而產生新穎感,增強趣味感。在課堂教學中滲透順德傳統文化教育,增加藝術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通過尋找鄉土知識與藝術之間的最佳點,使藝術教學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并在這一過程中完成對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睦相處,互幫共濟等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藝術課堂中滲透團隊意識,培養刻苦耐勞的精神。課題同時順應了新課標側重于促進人的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的理念,它的實踐,有著在廣大中小學美術課堂中普及的重大意義。
陳村鎮初級中學積極推進各級版畫展覽活動,2019年以來,在省內舉辦版畫專場展7場。在區域內產生影響。2019年10月:在中國版畫博物館(深圳)舉辦“東西南北中——廣東少兒版畫特色暨陳村鎮初級中學學生版畫展”;7月在花鄉藝術館專場:“陳村鎮初級中學學生版畫專場展”;11月在花卉世界舉辦“三字經版畫專場展”;12月在順德區豐成藝術館舉辦“尚美新篇——陳村鎮初級中學學生版畫作品展”。2020年7月23日-8月18日,在容桂文化站鑒藏家協會展覽廳舉辦“版畫獅頭,比翼齊飛”學生版畫作品展;2021年1月7日-1月28日在順德花溪藝術館舉辦“版畫獅頭花溪迎春”學生版畫作品展覽。




第六屆全國中小學藝術展演5個佛山教育局評比一等獎(占順德一等獎50%),1個二等獎,一個省三等獎(順德區省級繪畫類的最高獎)。2020年12月,我校創美版畫通過廣東省第二批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學校。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幾千年積累的豐富的起來的智慧人生,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向全體代表講過:“中國人民的特質、稟賦不僅鑄就了綿延幾千年發展至今的中華文明,而且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講到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這種偉大精神是一代一代中華兒女創造和積淀出來的,也需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讓學生了解、認識、喜愛并將傳統文化深入日常生活中,用版畫形式普及課堂,教育者有責任保護好我們的文化遺產,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大力宣傳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吸取其精華,摒棄其糟粕,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促進民族認同感、凝聚人心、激發民族意志,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使其樹立奉獻精神,發揚互幫精神,增強學生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