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軍鋒
摘要:近年來,在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大環境下,煤礦智慧化為大勢所趨,通過智慧化建設,達到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一線生產人員、減少勞動強度。文章以張家峁礦業公司智慧礦山建設生產運行模式為研究對象,找出目前建設過程中政策、硬件建設和從業人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分別從中找出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通過對智慧礦山建設生產運行模式不斷的優化,從而達到減員增效的目的。
關鍵詞:煤炭企業;智慧礦山; 解決對策;優化
在煤炭企業廣泛進行智慧礦山建設的浪潮中,一些煤炭企業利用自身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建立起初步的智慧礦山模型。
根據國家煤礦安監局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煤炭行業在智慧礦山建設上取得跨越式發展,一些大型煤炭企業率先實現了智能化綜采、掘錨一體快速掘進系統、智能化輔助管理系統、智能化監測系統、無人化值守系統,擴展范圍涉及采、掘、機、運、通、洗煤及銷售專業;一些煤礦還廣泛使用了巡檢機器人,進行巷道安全巡回檢查;更有一些大型煤業集團在致力于無人綜采工作面項目探索與實施,把我國的智慧礦山技術建設不斷推向深入。本文就張家峁礦業公司智慧礦山建設生產運行模式進行研究和探索,通過研究找出對策,真正起到減員增效的目的。
一、張家峁礦業公司智能化礦山建設現狀
張家峁礦業公司位于陜西神木市北郊26公里處。年產量1000萬噸。礦井井田面積51.98km2,地質儲量8.65億噸,可采儲量5.43億噸。礦井可采煤層7層,各煤層賦存開采條件優越,擁有得天獨厚的“三高三低”( 高揮發分、高發熱量、高化學活性、低硫、低灰、低磷)特性,是優質的動力用煤和低溫干餾、工業氣化及建材工業用煤,“張家峁牌混煤”榮獲陜西省名牌產品。
(一)智慧礦山硬件建設現狀
1.開采煤層及開采運輸方式
張家峁礦業公司全井田采用前進式開采方式,開采煤層為5-2、4-2、3-1、2-2共四個煤層,具體開采方式為兩兩煤層搭配開采,原煤運輸方式為不同煤層分時段運輸,采用膠帶運輸機轉載、連續運輸至地面。
2.設備機械化率及智能化普及率
張家峁礦業公司綜采配置有美國久益7LS7 LWS697采煤機、JOY7LS3A LWS757型采煤機各2套、高性能ZYDC10300/27/47D及ZY15000/29.5/63D等型號液壓支架696臺及其他輔助系統組件四套。掘進采用EML-340型連采機一臺、12CM15-10D型連續采煤機一臺,CMM2-30型煤礦用液壓錨桿鉆車三臺;陸續建設成智能化洗煤廠及智能化銷售系統和無人值守型井下變電所,在建薄煤層無人化智能綜采工作面一個;機械化達到100%,智能化達到30%。
(二)智慧礦山建設管理及人員現狀
1.人員及組織機構現狀
張家峁礦業公司現機構設置區隊11個、機關部室11個,現有勞動用工人員1985人,其中生產一線711人;輔助二線789人;地面三線及機關部室485人,由以下部門組成。
通過工作人員分布看出,大多從業人員需要從事智慧化相關工作。尤其一線和二線生產人員,必須掌握智慧化技術。才能達到減員增效的目的。
2.人員結構現狀
張家峁礦業公司現有勞動用工總數中,高中及以下學歷人員還有不小占比,大中專學歷中自動化專業和計算機專業占比偏低。
通過對現有人員的文化程度和專業的分析,智慧化建設過程中人員素質急需提高,才能適應相關工作。
二、張家峁礦業公司智能化礦山建設存在的問題
從張家峁礦業公司智能化建設現有發展程度來看,該公司洗煤廠、銷售系統實施了智能化、地質測量實現了一張圖可視化智能管理,4-3煤薄煤層智能化無人綜采工作面系統也正在建設中,但其他生產輔助系統及生產輔助設備僅僅達到了機械化和基本信息化,實際智能化發展水平進展較為緩慢。分析該公司智能化礦山建設緩慢的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政策支持力度不夠
1.政策支持力度不夠
從集團到公司,沒有對智慧礦山建設形成一個明確而有執行力的文件。能夠快速落地和實施。
2.領導對智慧化礦山重視程度不夠
在實際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企業領導往往對安全、原煤產量、利潤、成本、上級檢查及上級安排的重點工作關注過多,普遍認為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最為重要,而對智慧化礦山建設重視程度不足,影響了智慧化礦山的發展速度。
(二)智慧礦山硬件建設滯后
1.智慧化礦山資金投入不足
從張家峁礦業公司近幾年資金投入來看,在近三年年度專項資金發生統計中,用于生產接續、機械化替換,設備更新等投入占比過高,而用于智慧化礦山投入的費用占比偏低。
2.智慧建設沒形成系統化
公司目前智慧化建設,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態,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系統。目前智能化建設相對成熟的只有洗煤廠和銷售中心,其他生產區隊智慧化建設還沒有形成系統。僅僅部分實現了智能化,局部減少了人員。
(三)公司人員能力落后
1.智慧化礦山信息人才缺乏
從張家峁礦業公司近四年在冊員工學歷來看,學自動化和計算機專業等智慧化信息人才占比過低。
2.對智慧化礦山認識不足
通過對張家峁礦業公司員工下發智慧化礦山調查,問卷統計結果來看,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聽過“智慧化礦山”概念的占67.5%,深刻認識不到5%;普通員工聽過“智慧化礦山”概念的0.6%,對“智慧化礦山”有正確、深刻認識的不到0.5%,認為機械化就是智慧化的高達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