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睿 張寧
摘要:在高校人才培養中,要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就要了解學生的專業技術和實際操作技能,基于此實施人才供給側 結構性改革,實現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提高畢業生 的創業能力。當前地方高校在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依然存在不 足,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改進,同時還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區 域經濟協同發展結合,實現教育與經濟的融合,使得學生創業 符合區域經濟發展并發揮帶動作用。本論文著重于研究地方高 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以及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關鍵詞:地方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能力培養
一、引言:
自 2014 年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后, 各地陸續掀起了雙創的新浪潮、新態勢,高校也積極響應,開 始重視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要想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 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實戰能力,除了傳統模式下創新創業知 識的理論教育,還需要融入相關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校企 合作模式的產生及應用,為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有效 路徑。
二、地方高校創業教育現狀
(一)沒有注重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 當前區域經濟運行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而面臨巨大的壓 力,一些中小企業運營狀況不是很好,加之中美貿易摩擦不斷 升級,使一些外貿企業與中小企業經營與運行的壓力增加,導 致就業形勢困難。當前的就業模式發生重大改變,地方高校開 通了線上平臺開展學生創業服務工作,僅僅局限于發布就業創 業信息,沒有注重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加之很多線上平臺工 作還不夠完善,導致學生創業能力不夠。 連年遞增的畢業生人數給學生就業帶來一定的壓力。要提 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就要提高其就業能力,并對學生進行創業 教育,以創業帶動就業。根據人社部就業信息的數據和 2020 屆 教育部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網絡會議數據,2019 年的大學 畢業生畢業人數大概是 840 萬人,到 2020 年六月份地方高校畢 業生人數預計將達到 874 萬人,畢業生就業求職的競爭形勢進 一步加劇,求職困難程度增加。
(二)基于個性定制視角的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服務有待完善
在沒有了解到大學生需求時,則有可能存在提供的創新創業服務與實際需求脫節、不相符合之情況,進而會導致服 務不及時、不到位。這既有服務硬件不完善,即大學生創新 創業所需的場地不夠、材料設備不足等,還包括服務軟件不 周全,主要是創新創業團隊人員更新滯后、項目亮點不明、 痛點不通等。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個性定制服務,個別高校 還處于探索建設階段,其中各項經驗有待摸索實踐,有待進 一步完善健全。
(三)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不夠完善
部分高職院校缺乏完善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沒有統一 的標準和計劃,甚至將創新創業教育歸為學生素質教育,課 程與專業聯系不緊密,學生單單通過課堂學習無法將創新創 業意識融入以后的職業發展。一些院校即便建立了很多校企 合作基地,但對于學生來說這些企業只是一個實習場所或是 一個就業機會,并沒有建立完善的合作機制及具有針對性的 培養課程,這樣難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實 踐能力。因此,即便學生學習了相關的理論知識、參加了相關 的創業培訓,但缺乏實踐經驗,一旦走出校門,創新成果難以 繼續生存發展。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有效策略
(一)樹立創新創業教育思想 地方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課堂是重要的陣地。將這個 陣地充分利用起來,做到專業教學與創業思想引導相結合,從 職業發展的角度出發講解專業課程內容,同時介紹與專業相關 的職業崗位以及用人情況,其中的內容要涉及到區域經濟方面 的內容,讓學生認識到創業與區域經濟之間存在的關聯性,基 于地方經濟發展對自己的未來創業產生認知。在課堂教學中融 入創業思想,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3]。 地方高校要重視創業教學,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 生了解區域經濟對創業的需求,可以請區域經濟發展專家到學 校做報告,講創業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分析以及當前 的區域經濟情況,要走創業道路需要人才具備的素質,幫助學 生對自己的創業發展有所認識。
(二)更新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強化人才培養目標意識
高職院校需要改變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傳統教學模式 忽略了對學生創新變通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普遍缺乏自主 學習及獨立思考的能力。現在需要將學生能力的培養作為主 要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前提發展多元化創新創業教育新模 式,以行業及崗位為導向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日常學習之 中,強化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并加以引導,讓學生在學習 的同時學會運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師需要具備豐富的實踐 經驗,學校應該從企業引入一批具有相關創業經歷且綜合能 力強的人才指導學生,協同對學生從創業啟蒙到團隊建立直 至最后的孵化過程進行全面指導,這也提高了高校教師的創 新創業指導能力。 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案,適當增 加符合職業發展的課程,讓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有 效地結合在一起,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及興趣,引導學生主 動學習,經濟參與培養過程,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 生的能力與社會需求接軌。
三、結語
信息飛速增長的時代,學生面對的信息越來越多,誘惑也 隨之而來,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成為整個社會需要考慮的問 題,中學生教育軟件的發展無疑是一個契機。面對競爭激烈的 教育市場,設計者不僅要注重軟件的內容設計,更要注重中學 生的心理以及行為特點、多變的使用場景、碎片化的學習方式。 從影響道德教育類 APP 交互設計三個因素入手,能夠讓使用者 獲得主動的、有效的、愉悅的學習體驗,既能有效地提高中學 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完善用戶體驗,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產品在 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長久的生存下去。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 .《CNNIC 第 44 次報告》.[EB/OL]. [2019-8]
[2]《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前瞻性分析報告》.[[EB/OL]]. [2019-6]
指導老師:邱喜陽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