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莉
摘要:文章從頂層設計、就業理念、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建設四個方面論述了目前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給予對策建議,以期為醫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創新創業,醫學生,實踐
創新創業教育是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創新是造就大國工匠的“發力點”,是醫學事業不斷發展的前進動力,是醫護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醫學類院校要創辦高水平的專業,就必須具備培養專業技能高、創新思維強的優質人才的能力,強化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增強醫學生職業核心競爭力。
一、醫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狀與面臨問題
(一)缺少創新創業頂層設計
醫學是相對比較嚴謹的學科,管理者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熱情,創新創業行動步伐相對滯后,創新創業氛圍并不濃厚。雖然很多醫學類院校設置了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機構,但是并未實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限于講座、就業課程等形式,并未達到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歸為學生工作部或者學校團委管理,沒有從從學校頂層設計上進行統籌,導致制度支持不足。
(二)醫學生創新創業興趣高,創新創業實踐少
醫學生具有嚴謹、刻苦、專研等優秀品質,但是知識結構單一,缺乏管理學、營銷學、財務管理等知識。雖然很多學生對創新創業有較高的熱情,但付諸實踐的非常少。大多數醫學生的就業觀念比較傳統,,傳統的就業觀念也是導致醫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完善
醫學院校本身所涉及的課程就較多,醫學生普遍面臨著較大的學業壓力,醫學類已有課程體系未能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就業課程,但針對性不夠,實踐性不強,課時較少,醫學生無法從接受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基礎醫學、藥學、臨床醫學等學科對未驗證的知識或理論抱有過分懷疑態度,給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改革帶來了較大挑戰。
(四)創新創業導師欠缺
醫學高校創新創業課程缺少專業的理論教師,授課質量良莠不齊。某些高校設置了校內創業導師,普遍由非專業人員兼任,缺乏創新創業的實踐經驗,無法實際開展工作。醫學院校的教師普遍面臨著繁重的科研考核壓力,對創新創業缺乏熱情和精力;高校對創新創業沒有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衡量工作量仍然偏向于科研成果,不注重科研成果轉化率,導致教師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動力。
二、醫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路徑
(一)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多維度的考核評價機制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學校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頂層設計,理順各行政管理部門和教學部門在人才培養中的角色和地位,明確責任和義務,構建多元化全方位的人才和成果評價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融入到科研和教學的各個環節。適應健康中國和醫療體制改革的需求,學校要多方協同,加強校企、院校合作,整合校內外多種資源。在績效考核和職稱晉升方面有所改變,打破以往注重科研和專利考核的魔咒,科研成果考核要更加注重成果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引導科研向解決實際問題轉變,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在職教師以自身專長進行創業,考慮將科研成果產出和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納入績效考核的一部分,在職稱晉升、評獎評優方面向創新創業教育傾斜,調動教師投身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二)促進學生就業創業觀念的轉變
目前我國的醫療體系正在面臨深刻變革,在健康中國的時代背景下,醫學生的就業觀念要轉變。首先,學校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認清就業形勢,鼓勵他們積極學習跨領域的知識,拓展醫學生的視野,打破以往醫學生只能醫療系統就業的認識。第二,建立學生創新創業激勵制度,鼓勵醫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競賽,通過學分認證,或將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的作品納入畢業考核等方式,積極鼓勵學生,從學校制度上給與充分保障,使學生廣泛涉獵各領域。最后,引導學生對“大健康產業”形成正確認識,充分認識到健康管理、慢性病護理、供應鏈金融等領域的發展潛力,使學生樹立起投身健康產業的意愿。
(三)構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課程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僅停留在思想認識層面,而要完善醫學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設置包括必修課與選修課在內的系列化創新創業課程,根據不同專業性質、年級、學制等,開設不同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最終形成有科學性、先進性、針對性的課程標準和課程體系。要把學生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充分結合起來,開展系列化創新創業培養課程講座,邀請校內外創新創業教育專家及有代表性的醫學生創業成功人士定期或者不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將講座內容、學時融入到學生創新創業課程中,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
(四)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增強及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需要擁有較高水平的創新創業指導老師的帶領和感染。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方面要重視對創新創業導師的培訓和培養,可以通過講座或者外聘的方式,邀請擁有實戰經驗的企業老板或者成功創業者對學生進行定期講座或對學生已有項目進行跟蹤輔導,強化醫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形成、考核和測評。另一方面,作為創新創業教師,也要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學習、實踐、鍛煉,培養創新創業品質,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在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既能夠滿足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理論需求,也能夠解答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
三、結語
創新創業能力是醫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醫學院校必須通過多種途徑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積極發揮實踐教育的作用,加大創新力度,培養創新思維,以期提高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廣度,激勵學生自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醫學發展和大健康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徐櫻丹,姜金奎,周璇.大學生創業意識及創業準備探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10).140~141.
[2]王志強.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在素質培養方面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5).41~42.
[3]徐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6).74~75.
[4]趙一欣.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研究文獻綜述[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7).100-101.
[5]呂倜然.醫學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4).98-99.
[6]夏爽.醫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40-42.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