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紅
摘要: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十分重要,學校教育中也非常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體育課程具有不同于其他課程的特點,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文探討了心理健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中職體育教學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體育教學;心理健康;教學質量;體育精神
引言:
學校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健康的培養,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僅指的是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方面的健康。體育課程是中職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質、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隨著時代的發展體育課程中越來越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中職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十分必要。將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中職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必要性
(一)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現階段中學生的壓力普遍較大,促進面臨來自于家庭的壓力,還有學業以及未來的壓力,這些因素相互疊加容易形成學生不健康的心理,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排解,將會對學生生活及學習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某些學生采取極端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些情況在新聞報道中屢見不鮮。面對中學生壓力較大而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情況,適當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通過教師和同學的共同努力,將保持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以此正常的開展學習和生活。
(二)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勢必會影響教學效果,學生的思想困于自己為自己設置的障礙中,一方面表現在與他人的交往上,而另一方面表現在學習中,將會產生注意力不集中、沒有方向目標等問題。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成績將進一步下滑,加上由此帶來的其他壓力,將使學生陷入一個死循環之中。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為學生排憂解難,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面對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更有效的解決其面臨的問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學,能充分利用體育課開放的特點展開教學,使學生不僅在體質和體能方面有所提高,還在心理上保持一種積極健康的狀態,為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奠定基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發展,而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人格是教學的基礎,中職教育中應該充分認識到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學的重要性,保障學生們進一步發展。
二、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缺陷及原因
之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學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與體育課開放、合作、互助的特點相結合。當前有很多學校設置了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也為學生開展心理健康的咨詢及服務,在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可以看出當前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另外為學生提供一對一的心理咨詢服務,通過與學生座談的方式試圖解決問題,而部分同學的心理問題不愿以這種看起來比較正式的方式表露,排斥與他人進行心理方面的交流,使問題積壓在內心中難以排解,自己也找不到排解心理煩惱的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另外部分心理健康教學并不專業,沒有掌握心理學的有關知識,不重視學生自尊心,反而在心里健康教育中受到學生排斥,收到適得其反的結果,甚至激化了師生矛盾。而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得以利用開放的環境和各種體育運動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并且引導學生以運動的方式緩解壓力,在合作與活動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中職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策略
(一)轉變教師觀念
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有意識的將心理健康教育體現在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或者其他因素影響,在進行簡單的教學后側重學生自由活動,將自身邊緣化而忽略了對學生們的引導,使體育教學分散化。教師應該改變體育課程一味強調體育的教學觀念,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在教學中多與其他教師溝通交流,將教學重點轉變為關注學生,因材施教,既對學生進行身體健康水平和體育相關知識的提高和培養,也關注學生尤其是個別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學,充分利用體育課程開放性,結合多種體育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激發學生興趣
體育課與其他課程不同,多數的體育課在戶外開展,不同于其他課程營造的一種緊張氣氛,體育課的課堂氣氛應該是活躍的、開放的。教師應該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合理利用體育器材開展各種體育活動、體育競賽等,打開學生內心,讓學生在運動和汗水中放飛自我,投入到體育運動中來。教師通過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愛好,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運動的方式緩解自身壓力。教師在體育課堂中應該充分與學生互動交流,通過對話的方式了解學生心理狀態,通過體育運動的載體擅長以一種朋友的身份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普及體育人物及其在體育活動中體現出來的體育精神,幫助學生以一種健康的心態面對學習和成長中的問題。
(三)開展合作課堂
在體育課中,教師可以利用現有的體育器材開展合作的體育課堂,例如將學生們分為小組進行教學。很多學生的心理問題在于與他人的交流較少,問題積壓在內心中,而開展合作活動能夠促進學生交流,培養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充分與他人交流對話,在合作中互相學習。例如在籃球教學中將學生們分為小組,講解關于投籃姿勢以及動作的規范性等,讓小組中擅長籃球的同學與其他同學互相指導和交流,對于基礎較差的同學教師對其表現出來的有點予以肯定,多鼓勵學生,關注學生的自尊心,樹立學生自信心,引導學生在合作中理解體育精神,從而培養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超越和勇于嘗試、堅韌不拔的精神,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三、結語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不僅能保持學生良好的心里狀態,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應該通過體育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彌補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轉變教師觀念,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愛好,并充分利用體育課堂的合作性突出體育精神,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洪梅.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分析[J].學周刊:下旬,2016(08):19
[2]楊洪.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分析[J].幸福生活指南,2019(21):237
[3]劉霞.中職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J].清風,20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