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璇
摘要:英語作為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小學學生在這個階段大多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樂于表現。這需要教師合理的安排課程。英語教師要有良好的課堂組織與管理能力,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既要幫助學生獲取知識技能也要對學習策略進行分析。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多實踐多創新。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習習慣;養成策略
引言:
小學學生剛進入學校對于新知識有一定的好奇性,但隨著時間發展會感覺課程越來越枯燥。學生們自主管理弱,沒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對于事物沒有堅持的恒心,因此教師需要制定出相應方案培養其成長。本文將從英語課上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策略兩方面進行簡單的闡述。
1.英語課堂上學生習慣存在的問題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對學生來說需要掌握的難度更大,花費的時間更久。低年級學生們性格活潑,自主管理能力比較薄弱。很多學生對于英語重視程度也不夠,在課上注意力不集中,沒有真正消化好課堂知識。低年級學生們正是樂于表現的時候,他們愿意展示自我。當面對問題的時候教師以說教的形式學生會難以接受,強硬地向學生提出課堂要求學生更是難以做到。因此針對小學英語課堂的問題,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行為,讓學生熱愛英語、自主學習英語,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策略
在前期需要先培養學生對英語良好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老師的教學內容對于吸引學生也是至關重要的部分。英語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這需要老師結合融媒體創新課堂多進行實踐,結合具體的實踐吸引學生課堂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1培養學生的興趣
學生在學習初期會產生一定的好奇心,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和課程難度的提高,學生會感覺越來越枯燥。教師在初學階段可以多以互動的方式活躍課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外研版教學第一單元中,教師可以先在進教室時和同學們打招呼“hi,hello”等等,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I am ..”,然后可以讓學生們挨個進行自我介紹,這時候也可以總體認識學生,對班級的學生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課程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回顧今天說的幾個單詞,可以把單詞串起來組成一個句子讓孩子們記憶,最后讓學生說“bye”,增強學生的記憶。以后的每節課都可以設計打招呼的環節,提高學生在課堂的自信度,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一部分。讓學生更好的愛上英語,趣味地學習英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2創新課堂多實踐
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依然采用講述——授課——記憶這樣的枯燥三步驟。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很多學生從小已經開始接觸電子產品,甚至很多孩子對于英語的接觸時間更早可能在幼兒就已經對英語有了基礎的認識。教師需要創新課堂讓學生樂學愛學,覺得課堂生動有趣愿意跟隨老師學習。教師可以結合ppt、圖文、視頻等形式進行多方面結合。畫面對于學生來說是最直觀的感受,因此在上課之前可以先讓學生看幾幅圖畫[1]。比如在外研版第4單元unit1,可以在課堂之前先放幾張不同顏色的動物,詢問學生這是什么顏色,引出后面對于顏色單詞學習的課程。也可以就利用教室的桌椅提問顏色。在四單元unit2里面有小游戲。在課堂上可以進行多種小游戲結合教學,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更能激發積極性。教師可以自己準備兩個小紙箱,把一個箱子中放入“color”,另一個箱子中放入“dog/cat/fish”讓同學們進行抽簽游戲,在兩個箱子中分別選取一個紙條并讓同學們大聲朗讀,學生在課下也可以多進行朗讀。多結合新媒體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提高興趣,也可以進行游戲,運用多種方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2.3培養學生傾聽習慣
很多教師在課堂上會忽略學生對傾聽習慣的培養。傾聽在學生自身良好習慣的培養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良好的傾聽能夠讓同學對于知識謙虛對于同學禮貌。在班級中教師可以讓班級的同學分成幾個小組,分別在每周上課之前進行小組匯報,可以指出小組存在的問題也可以說出小組在這周學到了哪些知識,并且每周需要輪流換人進行匯報。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其他小組借鑒傾聽,對比自己組在本周有沒有進步或者說有沒有相同的問題。對于相同的問題教師可以進行解答疑惑,讓學生更好的了解知識點。在外研版第9單元,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對話抽取兩三組進行互動,提高其他小組的積極性。這樣的課堂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在學習中形成對英語的熱愛,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逐步自主學習英語知識。
2.4關注學生心理發展
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時常比較重視的是自己的教學授課內容,但其實學生的心理發展也是教師需要密切關注的重點。特別是剛步入新學校新課堂的低年級學生們,他們對于未知的東西更加恐懼,也更加迷茫。教師在初階段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習習慣無疑是最正確的學習方式。在處理低年級學生的英語教學中盡量采取“夸獎式”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更加愿意主動學習[2]。比如在第八單元中,在學習完十個數字之后可以稍微把順序打亂讓同學們猜測,并且給予第一個主動上臺的同學一定的獎勵,可以是一個筆,一個可愛的貼畫。讓同學在學習中感受到肯定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在課堂的主動性。在后期的學習難度可能會逐漸提升,這時候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簡單“授課”的方式,讓小老師講述第一單元的重點是什么。比如在第六單元可以讓小老師提出重點“where is a desk?”/“what is this?”讓同學更多的獲得一定的滿足感,這樣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
3.總結
總的來說,外語作為一門相對枯燥的語言文化需要教師創新課堂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首先需要建立的是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不同策略對學生進行培養,創新自己的課堂形式。通過各種課堂活動學習知識,通過學校的比賽了解英語的重要性。同時教師也需要多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給予一定的鼓勵,多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 魯子問.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06
[2] 彭興順. 新時代教師新能力叢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