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時代,在物質文化不斷豐富的背景之下,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文化館是人民群眾進行文化活動的中心點,對于群眾文化的發揚有著較為關鍵的作用。文化館不僅要起到群眾文化發揚的作用,還要重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結合自身優勢,打造積極向上的群眾文化,從而建設和諧民主的社會主義文化氛圍。
關鍵詞:文化館;黨政宣傳;職能;群眾文化
前言
文化館是人民群眾進行文化活動的中心所在,對人民群眾文化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價值意義,文化館通常來說,需要開展藝術水平較高的藝術活動,例如藝術節以及花會等活動,有著豐富人民大眾文化生活的作用,不僅如此,也是黨和政府進行有效文化宣傳的關鍵所在。本篇文章圍繞著文化館黨政宣傳職能特色群眾文化的打造進行論述,現闡述如下。
一、關于文化黨政宣傳職能發揮,打造特色群眾文化必要性分析
1.進一步鞏固政府作用,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營造良好的群眾文化,對于人民行為以及集體形象的塑造,有著良好的價值意義,通過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進行活動的開展,能夠使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獲取人民群眾的感知感和認同感。在群眾文化塑造和宣傳的過程當中,將與群眾密切相關聯的黨的最新政策進行宣傳和解讀,更能夠引起人民群眾學習黨政政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1]。另外,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始終堅持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作為群眾文化塑造和發揚的中心點,能夠使人民群眾形成文化館正面品牌形象的認知,真正切實的感受到來自于黨和政府的關愛,這對于發展干群關系來說,也有著巨大的作用,能夠進一步維持干群關系的和諧穩定發展。
2.有效完善文化事業,促進健康發展
在特色群眾文化的宣傳與發展過程中,有效地融入黨政宣傳意義,可促進地區文化事業快速發展,使其始終保持在穩定健康的發展道路上,這也為文化館未來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不管是文化館相關文化活動內容形式的創新,還是黨政宣傳工作的未來發展,都離不開群眾意識的凝聚。
3.提升人民群眾文化興趣,實現文化創新目的
在時代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黨的方針政策也會隨之而改變,因此,特色群眾文化的塑造,需要根據最新的黨政方針進行創新和演變,使文化館塑造的群眾文化能夠具有時代價值性以及創新性。群眾文化長久生命力的保持,始終離不開黨的方針政策的文化活動。
二、立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一步明確文化館進行群眾文化宣傳的具體職能
1.必須堅持文化館的宣傳核心地位
文化館工作人員必須深刻認識到,文化館是進行政府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宣傳和發揚的組織機構,應當把國家意志發揚作為宣傳的首要目的,而以市場意志為主的意識則是不正確的。文化館的主要職能是進行社會文化的倡導和宣傳,該職能必須不斷強化。另外,應當明白克服“非主體價值實現意識”才是促進文化館發展,發揮主體主導作用的基礎,在實踐的過程當中,對主體進行有效的優化,才能夠促進文化館的發展,進而在最大程度上發揮主體主導作用。充分認識到群眾文化服務和教育的中心是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通過文化的主體地位不斷深化,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得到了滿足[2]。使黨最新的方針政策成為群眾文化意識里的使命和責任,加強群眾的文化認同度和信服度。
2.始終堅持以四項基本原則作為文化館主導作用發揮的基礎
特色群眾文化的塑造,最根本的原則是四項基本原則,使其能夠有效的轉換成為文化館文化事業發展的新標向,做到改革建設兩手抓的目的,基于大局意識,對文化館建設過程當中所存在的各個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并不斷優化文化宣傳設施以及宣傳隊伍和文化宣傳內容形式,使群眾文化能夠滿足于各個年齡階段的群眾。推出多樣化的社區文化以及廣場文化。關注弱勢群體的需要,發揮公共文化中的人文關懷精神,進而保護弱勢群體的文化權益。
三、增強文化觀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作用
1.加強公共文化建設投資力度,促進文化宣傳的深度形成
當下,我國正處于,經濟、科技、文化全面發展的背景之下,群眾文化可充分利用這一良好的社會氛圍,促進本區域特色文化的生成和發展,不斷增強公共文化建設的人力以及資金投入,從而使群眾文化活動能夠更加豐富多樣,擴大群眾文化宣傳的廣度和深度,讓群眾文化能夠以更加合理的形式進行黨的方針政策的推動。文化館策劃出的文化作品,應當切實地反映出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以及日常生活實際,使人民群眾能夠在文化活動的宣傳過程感受到黨政意識的熏陶。例如在文化生成的過程當中,可利用音樂以及舞蹈等形式展現國家的繁榮富強,讓人民群眾感受祖國的發展。
2.凸顯地域文化特色,加強資源整合
不同的地區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內容不同,所以在進行黨政宣傳的過程當中,應當有效地結合區域的文化特征,使其具有地方特色。文化館應當不斷整合本地的特色文化資源,對特色文化的宣傳內容和形式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優化,有效的利用本地的特色文化項目推廣工作,促進文化館黨政宣傳職能的發揮,從而使地方特色和黨政意識能夠有效的結合并發揮作用,讓群眾認識到群眾文化的重要性[3]。
3.貼合人民群眾,實現人民群眾文化需求
文化館開展的文化活動,必須要與人民群眾緊密貼合,采取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方式,進行文化設計。不僅如此,在對滿足文化需求為目的的群眾文化活動進行設計的過程當中,應當首先做相關的調查分析,始終把群眾需求作為活動設計的根本,并在此基礎之上,以更加創新的形式實現黨的方針政策的宣傳,提升群眾的接受度。
四、小結
綜上所述,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是群眾文化服務和教育的核心,然而此過程必定是復雜而艱巨的。所以文化館應當明確自身的職能所在,不斷加強文化宣傳,以更加新穎的內容和形式發揮具有黨政特色的群眾文化。
參考文獻
[1]吳玲紅.高效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工作中的作用與策略[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9(2).
[2]孫全虎.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職能及有效發揮思考[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9,(04):215-215.
[3]李維忠.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實踐中的職能分析[J].山西青年,2020,(012):194-195.
作者簡介:
汪祥玉(1991.01—);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河南固始,職稱:助理館員,學歷:本科,單位:河南省固始縣文化館,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