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國棟
摘要:數學是小學階段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學科。數學應用意識是指人們在數學學習和應用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見解,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指導中,學生從知識學習到實踐應用還存在一定距離,為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強化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意識;應用;
引言
新課標明確指出,在現階段,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不斷地鍛煉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主要就是讓學生能夠借助數學的思維和眼光來對生活當中的數學信息和數據進行捕捉,并能夠加強對于知識的有效運用,達到理想當中的內化效果。至此,目前,教師一定要基于課程實踐不斷強調學以致用,讓學生對知識加大語用,帶動學生的數學方面的能力和素養得到持續的提升。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對于處在小學時期的學生而言,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十分關鍵。在當前的數學課程具體教育的時候,教師要強調培育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認知,指引他們參與到具體的課程活動中,這對他們的整體發展而言十分關鍵。
(二)實現學以致用
新課標指出,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在獲取知識時只是以簡單機械模仿的方式,學生的學習體驗是比較淺層次的,對于學生興趣和探究欲望的激發也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而對于數學知識來說,知識本身就源自生活、應用生活。至此,借助在課程當中加強對學生知識運用意識及能力的培養,在課程教學中就有助于學生本身的知識學習實現學以致用,讓學生可以走出課堂,加強對知識的掌握和夯實,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素養,達到理想當中的人才培養效果。
二、小學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培養的對策
(一)創設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的應用數學意識
華羅庚先生說過:“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脫離實際。”針對此,如果我們為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創設一個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背景,并結合日常生活需要加以運用,學生不僅能更加容易接受知識,更能體會數學應用價值,提升數學應用意識。在小學階段,學生主要依賴形象思維觀察分析問題,同時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也存在一定的疑問。因此,教師可以從小學生已經具備的數學經驗出發,創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逐漸理解數學概念和數學理論生成的來龍去脈,理解數學知識的應用方法和應用范圍,從而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二)鼓勵動手實踐,培養應用意識和能力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是比較強的,并且在探索新奇事物時有著較強的表現欲望。因此,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實際特點,積極引入操作,促使教學得以開展。譬如,在講授“統計”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在實踐課程當中就可以播放一段十字路口一分鐘之內車輛行駛的視頻,這樣的場景是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接著再引導學生對統計當中的圖表繪制及統計技巧進行掌握。在這之后,教師就應該注重環境及氛圍的構建,使得學生貼合實際選取統計主題,獲取數據、繪制圖表。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的數據分析以及數學應用能力都得到不斷的提高,為學生后續深刻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加強數學知識探索,培育學生的應用認知
數學知識內容主要來源于實際生活,其需要在現實當中形成和發展。然而,在具體授課的時候,某些教師沒有針對數學知識展開教學與講解,造成他們的理解并不全面與不深入。也就是,針對處在小學時期的學生而言,他們需要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需要他們理解數學知識的實際來源,并且把其運用在何處。因此,在當前的新課標背景下,要求教師使用合理高效的教學手段,指引小學生投入具體的課程知識學習活動中,實現小學生的全面升華,讓他們理解與掌握更多的知識點。例如,教師在“多邊形的面積”展開實際授課的時候,需要引導小學生深入探究與挖掘知識點,并且在課堂當中讓他們自己動手制作多邊形。通過此方法,讓他們深入探究與挖掘數學知識,并且學會自主歸納與探究,有效提升他們的應用認知和能力。
(四)優化作業設計,培養學生的應用數學意識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學生夯實知識,形成應用技巧,獲得深層次發展的重要學習活動。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改進學生的訓練方式,構建學生的訓練體系,豐富作業類型,設計多型交互的作業內容,促進學生多元發展。則成為教師的共識。數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之中,而數學在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廣泛應用。基于此,為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教師可以設計實踐運用型作業,帶領學生走出教室的局限,跳出課本的框架,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實踐,讓所學知識得到拓展和延伸。感悟數學價值的同時發展數學應用的意識,并為學生學習數學、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奠定基礎。例如在學習“圓”的相關知識時,教師設計了如下作業:“生活中的圓是怎樣畫出來的?生活中的哪些現象是在畫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回歸生活,并結合知識經驗發現用圓規畫的圓最方便,沒有圓規可以用圓形物體,例如杯子、瓶蓋等進行描邊。在生活中鐘面上的指針運動、噴水裝置往四周噴灑水、風車轉動等等都是在“畫圓”。這樣的作業形式更加靈活,內容更加開放,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探究。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而在實踐中,教師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加強應用題教學、優化作業設計、組織綜合實踐活動等方式,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應用的重要性,提高他們對數學應用價值的認可,進而培養其應用數學意識。
參考文獻
[1]劉紅悅.探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培養應用數學意識[J].家長,2021(21):26-27.
[2]張克斌.淺析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J].內蒙古教育,2020(09):78-79.
[3]馬新民.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學意識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2019(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