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天寶
摘要:在現代農業生產中,農作物水灌溉是極其重要的環節,要保證農作物正常灌溉,就必須要完善水利工程建設,做好基礎保障。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工作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必須要對各個影響要素進行全面系統分析,把握規劃設計的相關原則,確保建設方案與當地農田種植相吻合,水利工程作用最大化發揮。對于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要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農田水利;規劃設計;問題;策略
1農田水利工程灌溉計劃和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1.1全面使用
水利工程應以滑坡為主,結合水利治理。山區或丘陵地區的灌溉渠道,應充分利用當地的水源,通過水電、水電和灌溉渠道的有機結合,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資源。同時,運河、池塘和水庫可以聯合,提取、排水和儲存可以結合起來考慮灌溉系統。如果你在平坦的土地上,將河水和井水灌溉結合起來,創建一個將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為一個整體使用的灌溉系統,這是非常重要的。
1.2動態原理
農田水質保護規劃作為一個生態綜合體和經濟綜合體,具有相對性。相對維護應根據發展情況不斷調整,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它處于優化狀態。總之,它在農田水資源管理項目的灌溉規劃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協調和保護,并結合了穩健性和靈活性。
1.3安全原則
安全是每個項目必須遵守的要求。在農田灌溉工程中,必須防止深基坑、高填方和危險區域的施工。在丘陵地區設計水道時,應避免河流和溪流被山間急流沖刷。在設計沿線干渠時,應確保良好的地質條件,避免出現節理發育的斷層帶、高滲透性土壤帶和風化巖石等地質現象。此外,必須沿運河布置合理的泄洪和排水設施,如閘門。
2農田水利工程規劃面臨的問題
2.1前期調研不細致
工程設計初期,規劃不全面、不深入,調研工作馬虎不細致,再加上各部門配合不到位,導致在工程建設初期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為工程實施埋下了隱患,進而影響工程中后期的建設效率和質量,導致工程建設中技術應用的準確度、開發合理性、社會經濟效益不能統籌兼顧,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2.2水利灌溉系統落后
結合當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情況來看,大部分地區的水利工程功能并沒有完全發揮出,農業灌溉還存在很多現實問題需要解決,其中灌溉系統老化所造成的農田灌溉問題愈加突出。農作物在長時間種植后,種植土地會出現土壤板結、肥力喪失等問題,導致農作物根部發育不良、保墑性能降低。此外,在灌溉系統老化情況下,農田水灌溉會出現滲漏現象,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導致灌溉渠道裂縫寬度增加,水源延伸范圍進一步擴大,水資源利用率低,而且還會增加土壤維護和種植管理工作量。在對水利工程進行規劃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內容較多,要對原有灌溉系統進行重新規劃,盡可能發揮原有價值。
2.3水利工程設施不配套
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很多地方忽視了工程設施的攔蓄能力,在規劃中沒有納入足夠多的水利工程設施,加上很多地方農田水利工程由鄉鎮或村組自主建設,屬于“三邊工程”,工程老化、退化、失修嚴重,導致生產效益日益衰減,再加上缺乏整體規劃,很難處理上下游、左右岸各種涉水利益關系,很容易引發各種矛盾。這樣的工程規劃,大局觀和效益觀明顯不足。
3農田水利項目的規劃設計
3.1規劃設計施工規模的預測性調查
首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水資源管理和灌溉區,在實現農民增收,保障糧食安全和制定區域農業發展計劃的前提下,全面確立了農田水保護在區域農業生產中的特殊地位。
其次,我們研究了灌溉規模下的灌溉水資源潛力,從水源角度證明了農田灌溉規模的發展潛力,然后按地區負荷了實際的水資源承載能力。根據水源計劃中設定的總用水量和管理標準,對農業生產的特定需水量進行深入分析研究,進一步確定小農田規劃區的供需平衡。
再次,它著重于根據當地土地資源對灌溉區的質量和潛力進行研究,并分析和研究基于當地土地資源的農田灌溉的規模和潛力。
最后,對農田水利灌溉規模的發展進行了預測,并分析了小規模農田水利改造的規模和供需平衡,確定了農田水利灌溉規模和實際灌溉面積。
3.2統一規劃重點
工程規劃要始終堅持“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的原則,實行“興利除害結合,開源節流并重,防洪抗旱并舉”。規劃中要把抓好灌區續建配套放到突出地位,樹立整體觀、系統觀,科學開展節水改造項目。同時,規劃中要把農業節約用水放到重要地位,整體推行實施,全力推廣渠道的防滲技術,對水資源實行有償使用,切實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供水抗災能力。
3.3輸送渠道的科學設計
渠道的科學設計可以提高水資源輸送的快速性和充足性,減少滲漏和浪費。不同季節農作物的需水量各有差異,水灌溉系統要以滿足農作物正常生長為目的,對渠道進行科學設計,盡量減少彎曲,根據地區農田分布情況,合理規劃,確定最終施工的精準性,保證灌溉水源均勻輸送到農田。灌溉渠道從規模大小可以分為入支渠、斗渠、農渠等,水量控制可通過分水閘實現。
3.4合理運用節水灌溉技術
當前較常用的節水灌溉形式有滴灌、噴灌等,具體選擇要以地區實際為主。滴灌對于灌溉水源的確定較為關鍵,要根據工程項目的選址,合理布設管網,盡量不占用耕地,灌溉水源通過輸水管網輸送到支管、輔助管中,再用灌水器將水源導入到農作物根部;噴灌形式包括單元式和管道式兩種,它的適用范圍較廣,而且還可以和肥料施加同時進行,實現水肥一體化施加。
3.5加大投資力度
水利工程利國利民,地方政府要形成重視,在國家發展現代化農業政策指引下,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農村地區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還要對本地區農業種植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增加水利工程建設量,將水利工程輻射范圍不斷延伸,擴大可灌溉農田面積,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3.6統一規劃內容
農田水利工程規劃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高效節水灌溉。具體來說,是指對一些高效的農業產業基地的微灌、噴灌和管灌等進行相應的改造和新建,以降低滲漏。
二是雨水集蓄利用。具體來說,主要是通過塘壩、引水渠、蓄水池、堰等方式來蓄積雨水,然后加以合理利用。
三是農田水利建設。主要是規劃建設排水站、的灌溉渠系等設施,還包括對相關的排水溝渠進行續建和整改治理。
結論
綜上所述,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是工程建設的必要前提,是開展農田科學灌溉的重要基礎,也是影響農作物生長和生產產量的重要環節。在農田水利工程規劃中,存在前期調研不細致、水文勘測不到位、水利工程設施不配套、規劃管理不到位等問題。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工程規劃設計,高效合理地利用水資源,切實提高農業生產量,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為此,在工程規劃前期,要統一部署,科學管理,堅持科學觀、系統觀、整體觀的原則,堅持“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的原則,實行高效節水灌溉和雨水集蓄利用相結合,切實提高灌溉面積,促進農作物增產,實現旱澇保收。
參考文獻:
[1]姜訓宇,段生梅.農田水利工程規劃問題芻議[J].水利技術監督,2011(06):23-24.
[2]李爽.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的實例探討[J].工程設計,2018(08).
[3]潘強,曹秀清,許滸.農田水利工程規劃問題研究[J].江淮水利科技,2006(02):67-69.
[4]楊衛霞,汪寒.探討農田水利工程規劃、建設與管理[J].北京農業,2012(12):33-34.
[5]鄭琴.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存在的問題及注意事項[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0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