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琰
摘要: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快速進步,推動了化學檢測技術的不斷提升,使得化學檢測技術的適用范圍逐步擴大,在我國食品安全檢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化學檢測是當前食品安全領域內的一項重要檢測手段,因此,有必要通過對食品安全檢測中的化學檢測技術進行梳理,以便加深對化學檢測技術的了解,并通過積極引入新型的化學檢測手段,促進食品檢測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食品安全檢測;化學檢測技術;應用
引言
最近幾年我國關于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積極推廣了綠色農業生產技術,食品生產過程中各種化學殘留呈現出現下降趨勢,但是農藥殘留添加劑過量使用、微生物污染仍然是引起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因素。化學污染物檢測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舉措,目前檢測方法日趨豐富,技術水平也顯著提升。再具體檢測過程中,要求實驗操作人員具備專業能力,要仔細分析在食品化學檢測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諸多問題。檢驗部門也需要提高重視程度,選取科學合理的儀器設備,應用最佳的檢測方法,保證檢測結果的精確性和合理性。
1食品安全檢測的重要性
1.1確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性直接關系到人們健康,為了保障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一定要確保流入市場的食品的安全均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這就需要食品在流入市場之前,通過科學有效的食品檢測技術對食品進行檢測,以此保障食品的安全性。目前,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種類較多,不同的食品檢測技術涉及的食品范圍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為了保障食品檢測技術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應根據食品性質,選擇合理的食品檢測技術,從而保障食品的安全性[1]。
1.2剖析食品成分
很多食品檢測技術應用過程中,食品檢測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種食品成分的檢測,而是能夠深入剖析某一種食品中的多種組成成分,并就不同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研究,了解不同成分之間可能存在的化學、物理反應,實現食品成分的研究。食品檢測技術的應用,可以防止食品有害成分的加入,使成分之間的關系屬性更為清晰,為食品生產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1.3提升食品經營規范化
食品安全生產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例如,生產者的安全意識,如果生產者的安全意識不足,就會使劣質食品大量流入市場,進而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過期食品或假冒偽劣食品對人們的身體造成巨大傷害,因此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不容忽視。人員自身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和食品經營流程的規范化能更有效地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1.4提升檢測技術水平
食品檢測工作的開展不僅與食品行業的發展具有緊密關系,而且與科學技術進步息息相關,從某一個角度來說,科學技術的進步能真正推動食品安全檢測水平的提升,使威脅到食品安全的潛在因素得以有效檢測,防止有食品安全問題的食品流入到人們的生活中。食品檢測工作的開展從某一側面推動技術的進步,尤其在新時代環境下越來越多人致力于食品檢測技術的研究,讓相關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提升食品的檢測精準度[2]。
2食品安全檢測中化學檢測技術的應用
2.1光譜檢測技術
光譜分析檢測技術是指基于拉曼效應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光譜分析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相關人員在短時間內,對食品原材料的分子結構進行標準化的分析,獲得與檢測物質相關的化學信息。這種技術應用于食品安全檢驗和檢測過程中,可減少食品安全檢驗和檢測的難度,有效地控制外部因素對食品安全檢查檢測的干擾,并確保食品安全檢驗和檢測的順利開展。
2.2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技術的應用
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同樣有著廣泛的應用范圍。
(1)防腐劑檢測
防腐劑的作用是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一旦防腐劑含量超標,便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可以對食品內防腐劑的含量進行快速檢測,以此保障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2)獸藥殘留檢測
高效液相色譜技術可以對獸藥殘留進行檢測和分析,用鹽酸調節水樣pH后,采用HLB型色譜柱進行富集、凈化處理,以此明確肉類食品中藥物的殘留量。
(3)有害物質檢測
有些商家為了降低經濟損失,將含有霉菌毒素的食品流入市場,消費者食用這些霉變的食品之后,會發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的癥狀,甚至引發癌變,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脅。高效液相色譜技術可以對食品樣品進行提純,然后添加適量碘衍生劑,對食品中的霉菌毒素進行色譜分析,以此準確檢測其相關成分。
2.3氣相色譜法
在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氣相色譜法是一個較為成熟的檢測方法且較為靈敏,優勢明顯,操作簡單,是現階段應用相對較廣的一種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其主要包括氣相—紅外聯用技術、氣質聯用技術和頂空氣相色譜法3種檢測方法。通過這3種方法對早期的農藥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分析農藥的降解物和代謝物,進而得出農藥的殘留水平。氣相色譜分析法可以通過一種較為簡單的手段并且消耗成本相對較低的方法對食品進行有效檢測。由于氣相色譜法的顯著優勢,使氣相色譜法在食品檢測過程中被廣泛應用,且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
2.4固相萃取檢測技術
該項技術主要是主要從液相色譜分析中衍生出來的檢測技術,其原理是使用固體吸附劑吸附液體樣品中所含的目標產物,并將其與樣品的基質和干擾化合物分離,通過脫液或熱處理達到分離和濃縮目標化合物的目的。固相萃取檢測技術主要應用于某些液體食品的檢測,它能夠利用固體的吸附作用對被檢測物的化合物進行針對性的檢測吸附,然后利用洗脫液完成化學試劑的洗脫工作。在各種化合物有效分離負極目標完成的基礎上,對食品當中的各種化學殘留藥物進行針對性的檢驗,檢測精確度較高,不容易受到干擾性化學物的影響[3]。
2.5微生物污染檢測技術
在食品安全檢測過程中,加強對食品中微生物的檢測非常重要。食源性病原生物檢測技術是現階段使用率最高的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通過這種方法進行食品安全檢測時,主要是基于免疫學檢測設備進行,這種檢測設備不僅操作十分便捷,同時生產成本不高,還具有非常高的實用性,能夠精準地檢測出各種主流的病原細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微生物檢測技術,即PCR技術,通過對該技術的運用,有效提高了我國在食品致病菌檢測方面的水平,進一步保障了我國食品的安全性。
2.6化學非顯色分析
該項技術是食品檢測中常用的檢測技術之一,主要的檢測依據是化學反應,根據相應的化學反應情況和結果來驗證食品中的含量,相關檢測人員可以通過化學反應來確保檢測食品的安全性。化學非顯色分析主要的分析依據有2個方面:食物的樣品,化學反應的情況和試劑反應的顏色,如果測試的樣品存在成分上的問題,那么就能夠通過顏色和反映的情況顯現出來。即使在現階段,化學非顯色分析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應用的也相當普遍,很多企業和國家也對此進行了創新性的研究。
結束語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檢測可以采用的手段多種多樣,其中化學檢測技術就是應用較為常見的一類檢測手段。尤其是最近幾年色譜檢測、光譜檢測和固相萃取等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應用,大大提升了食品安全檢測質量和檢測效率,可以滿足多樣化的檢測需求。
參考文獻
[1]萬崢,閔慧靈.淺析食品安全檢測中化學檢測技術的應用[J].現代食品,2019(21):112-114.
[2]趙文莉.影響食品化學檢驗準確性的因素及對策探究[J].現代食品,2017,2(20):23-25.
[3]楊爽.分析化學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檢驗檢疫學刊,2019(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