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昕昕
摘要:戲劇和舞蹈兩種藝術形式都是將“人物”的塑造、加工為主要的外在表現形式,實現藝術的展現和深化。但是兩者在人物塑造方面卻存在著不同的藝術特點。因此,在現階段,就應該對戲曲和舞蹈在“人物塑造”方面進行對比,對不同點和相同點進行明確,更好的品位兩種藝術形式對于“人”的塑造、加工和雕刻。
關鍵詞:舞蹈、戲曲、“人物塑造”、對比
前言:舞蹈與戲曲都是我國藝術形式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兩者之間具備著互相輔助、互相作用的內在復雜關系,是既存在特性也存在共性的。而在當前藝術分析的過程中,就可以站在“人物塑造”這一角度出發,對兩種藝術形式有效的進行對比。借此方式更好的掌握兩種藝術形式當中人物的塑造特點,展現出獨具魅力的藝術風格和價值。
一、舞蹈和戲曲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概念闡述
(一)舞蹈中的“人物塑造”
舞蹈是人們日常實際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方式,呈現的形式和種類是十分多樣的[1]。在舞蹈藝術當中,在對人物進行塑造的過程中,主要就是借助人的動作和肢體,具備優美的肢體線條和律動等,營造出相應的情緒和氛圍,使得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受到相應的感染和觸動,可以將情景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意識進行傳達。在舞蹈藝術當中,主要就是依賴于“人物塑造”,使得觀眾在實際欣賞的過程中產生相應的思考和聯想,能夠對人物身上的情感進行感受,引起觀眾的共鳴。在獲取到感染之后,觀眾往往會將自己的經歷和聯想放入到人物的身上,是具備欣賞性、藝術性的一種形式。
(二)戲曲中的“人物塑造”
最近幾年來,伴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精神文化的追求越來越高,使得戲曲藝術也深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2]。戲曲藝術和人們的實際生活是比較貼合的,具備著貼近生活、情節曲折、語言豐富的特點。能夠使得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受到觸動,深入人心......在戲曲當中,戲曲的內容大多數都是來源自一些文學作品,是對其中人物、作品的二次創作。在戲曲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者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將對最終戲曲中的“人物塑造”的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要想使得戲曲表演的效果變得更好,就應該使得人物在塑造的過程中做到真實、到位和逼真。表演者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地展現自己的理解、技術及經驗,借助外在的肢體、形象、形體,內在的心理活動和情緒調動等,使得人物的內外塑造效果變得更好。使得戲曲在表演的過程中感染力變得更強,深入的打動觀眾,使得戲曲的人物表演張力十足。
二、舞蹈和戲曲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對比
(一)共同點
1. 外部共同點
舞蹈和戲曲藝術在“人物塑造”上在外部具備著一定的共同點[3]。所謂的外部就是指“形”,是可以直接觀看到的人物的特點,具備著較強的直觀性,通常情況下就是指演員本身在表演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外形特點,如配飾、服裝、妝容、情緒、表情、肢體等,使得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快速對人物的特點進行掌握。如在淮海戲——《鄉村好人》以及獨舞《范進中舉》兩個作品對比的過程中,兩種藝術形式在呈現的過程中都是將人物塑造為主。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演員需要借助外部的塑造對“趙發財”和“范進”兩個人的特點進行塑造,和周邊情景進行融合,使得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快速地抓住人物形象——普通村民趙發財與受到科舉制度迫害的范進文人形象,便于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快速的進入到相應的情景中。
2. 內部共同點
對于舞蹈和戲曲來說,其內涵的藝術精神是更加值得人們進行探究的。而兩種藝術形式在內部的“人物塑造”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共同點。1.從背景上看,范進是受到封建科舉制度迫害的文人形象;趙發財則身處在當今社會的農村背景當中。在進行藝術呈現的過程中率先交代了背景,使得人物的生存環境得到呈現,使得觀眾對于整個環境呈現出明確的思路。2.從個性上看,范進熱衷于科舉,將一生的青春年華都放置在科舉上,被科舉這樣的鏈條牢牢鎖住......趙發財則是一名尖刁精明、視錢如命的農村老漢形象,個性刁鉆。兩種藝術形式在人物性格的呈現上具備著十分鮮明的特點,可以將人物的內心思想和活動呈現出來。3.從經歷上看,范進畢生將功名的求取作為目標,過于追求功名而“瘋”。趙發財是因為精打細算,為了讓自己做上“鄉村好人”而想出“買一還一”的銷售草莓的花招,最終在家人多方的勸導下,意識到什么是真實?什么是虛偽?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人?.......借助人物對情節的發展起到一個推動的作用。在作品方面的對比上,兩種藝術形式在人物塑造上都可以使得人物變得比較豐滿,使得人物在刻畫的過程中逐漸的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
(二)異同點
1. 音樂不同
對于戲曲和舞蹈來說,最大的異同點就是在音樂上有著較大的不同,可以對人物塑造起到不同的效果和作用。比如,在舞蹈藝術當中,往往是借助音樂來對人物的情緒進行渲染,或悲傷、或喜悅。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不會借助語言來進行思想的傳遞,更多的則是依賴音樂的節奏和旋律,在不同的情節中運用。而在戲曲當中,音樂則更多的起到一個對人物語言輔助的作用,使得人物的情感和情緒得到凸顯,音樂所展現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2. 臺詞不同
除了音樂之外,兩種藝術形式在臺詞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不同。在戲曲當中,舞臺人物形象的展示和實際生活之間往往是非常貼合的,能夠借助臺詞和動作對人物的形象更好的進行呈現。而在舞蹈這一藝術形式當中,更多的時候舞蹈表演者可能過多的糾正和規范動作而在內心情感和情緒的抒發上予以忽視,導致整體的情感表達是比較單一的,對人物刻畫非常不利。兩者在音樂和臺詞上的不同,使得兩種藝術形式在呈現的過程中各具特色,具備著不同的風格和特點,但是內涵的藝術價值都需要大眾更好的欣賞和挖掘。
結論:總之,針對于戲曲和舞蹈來說,兩種藝術形式在“人物塑造”方面是既存在共同點也存在不同點的。能夠借助不同的形式和風格使得人物在塑造的過程中更加豐滿,帶給觀眾更好的觀賞和感受。在其中,共同點主要可以體現在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異同點主要體現在音樂和臺詞兩個方面,對相關的藝術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及保障。
參考文獻:
[1]王譽曉. 融合與貫通——淺談中國古典舞與戲曲舞蹈[J]. 戲劇之家,2021,(23):113-114.
[2]朱湘. 撫州采茶戲中的戲曲舞蹈文化資源保護研究[J]. 戲劇之家,2021,(22):45-46.
[3]張港,紅濤. 中國古典舞學派中戲曲水袖舞蹈的變革與發展[J]. 藝術大觀,2021,(19):98-100.